首頁 > 熱點 > 社會 > 豪車被曝用阻尼片降成本 或致癌

豪車被曝用阻尼片降成本 或致癌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豪車被曝用阻尼片降成本 或致癌

豪車被曝用阻尼片降成本 或致癌

中新網3月19日電 據央視質量報告節目曝光三大豪華車品牌使用瀝青阻尼片,導致車內空氣質量嚴重污染。車主頻繁投訴無果。據專家測算,2012年全年,北京奔馳、華晨寶馬和一汽奧迪三大品牌的轎車銷售總量約65萬輛,僅使用瀝青阻尼片一項,一年即可產生總計九千七百萬至一億三千萬元的利潤。

央視記者諮詢汽車材料研究專家得知,這種被稱爲阻尼片的東西,貼在車體鋼板壁上是爲了起到減震降噪的作用。所有小轎車裏都安裝有阻尼片,奔馳、寶馬也不例外。中國重汽技術中心材料工藝所高級工程師周光亞介紹,阻尼片就是在車身的內表面緊貼着車身的鋼板,它貼有一層一般是用粘彈性的材料,起到減少噪聲、減少震動,也就是說起到阻尼作用。

周光亞向記者介紹,奔馳、寶馬和奧迪車上的阻尼片如果有臭味,就很有可能像汽車配件商所說的那樣是瀝青做的。瀝青是指煤焦油或石油提煉後產生的殘渣,因含有多環芳烴及硫、酚等多種對有害物質,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早在1976年就將煤焦油瀝青列爲一類致癌物質。

北京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郭新彪告訴央視記者,第一類或者是有些叫A類,就是說第一類的一般都是,我們說明確的人類致癌物,那怎麼能用我們老百姓的話就是說,比較危險的最危險的那種致癌物。

專家指出,瀝青可以持續揮發刺鼻的臭味,那麼,奔馳、寶馬和奧迪車裏使用的阻尼片究竟是不是瀝青做的呢?記者在汽車專家的幫助下,分別隨機取樣,送到北京化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進行成分檢測。

6個阻尼板樣品分別取自北京奔馳C級車、E級車,華晨寶馬3系車、5系車以及一汽奧迪的A6、Q5。這6輛取樣車均爲近3年內生產的新車。

檢測結果顯示,六個隨機送檢的阻尼片樣品,奔馳C級、E級,寶馬3系、5系,奧迪A6、Q5果然和專家推斷的結果一致,均含有70號瀝青成分。

以一輛車爲例,需要貼這種阻尼片的部位有八到十二處,其中大多位於封閉的汽車駕駛室內,總面積約3平方米,瀝青的總用量大約爲十公斤。

中國重汽技術中心材料工藝所高級工程師周光亞介紹,由於太陽暴曬及發動機散熱,緊貼鋼板的瀝青阻尼片因受熱極易分解釋放有毒的多環芳烴氣體,而且這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釋放過程。

解放軍總醫院呼吸科主任劉長庭告訴央視記者,多環芳烴中間對人體影響最大的是苯並芘,是一種突變原,是一個致癌的物質,是一個脂溶性比較強的物質,這個呢吸入到體內,可以停留在肺的粘膜上,在這種情況下,可能發生細胞變異,那麼這種變異到最後產生一些陰影,或者腫瘤的變化,是一個漫長的時間。

而據汽車業內專家介紹,目前在歐美等汽車工業發達的國家,汽車阻尼片一般都使用高分子樹脂材料,或者橡膠材料。作爲原材料,這兩種原材料都不會揮發有毒有害氣體。專家指出,奔馳、寶馬、奧迪這些進口品牌車國產後,之所以採用瀝青而不採用樹脂、橡膠等環保材料,一方面是因爲目前我國沒有關於汽車零部件和輔助材料的相關國家標準,另一方面,使用瀝青可以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中國重汽技術中心材料工藝所高級工程師周光亞稱,以普通的三廂轎車爲例,它在車裏面的瀝青阻尼片,如果以兩毫米厚的話大概使用3個平方,它的價格,如果是瀝青阻尼片,大約在50元到70元左右,用環保材料的話可能在成本上,(每輛車)增加150塊錢到200塊錢左右。

據專家測算,2012年全年,北京奔馳、華晨寶馬和一汽奧迪三大品牌的轎車銷售總量約65萬輛,僅使用瀝青阻尼片一項,一年即可產生總計九千七百萬至一億三千萬元的利潤。

讓周光亞更爲擔心的是,在一輛由兩萬多個零部件組成的汽車上,阻尼片不過是一種連零配件都稱不上的汽車輔助材料。僅僅爲了降低100多元的成本,廠家就選用可能對車內空氣造成嚴重污染、危害人體健康的危險原材料。而對於車裏其他同樣可能造成空氣污染的材料,我們無法一一進行檢測,那麼,阻尼片的瀝青成分是不是車內有害氣體的唯一來源、車裏是否還存在其他污染源?這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瀝青是不是唯一的污染源?其實並不是,汽車裏還有十幾種各種的材料,例如內飾塑料件中的增塑劑、以及人造皮革中揉革劑等等,這些材料的助劑呢,都是對人體有害的,如果選用的是價格比較低廉的非環保材料,肯定也會對車內環境造成污染,像奔馳、寶馬、奧迪這三大高端品牌爲了省錢,在小小的阻尼片上都使用有污染的材料,那麼我們有理由懷疑,其他材料是否也用了有污染的材料呢?這三大公司應該如實地給中國的廣大車主一個負責任的說法。汽車不只是要追求駕駛的安全,車內空氣質量也同樣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健康安全,這同樣也是個事關公共安全的大問題。(中新網汽車頻道)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