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輸血感染丙肝 15名白血病患者雪上加霜

輸血感染丙肝 15名白血病患者雪上加霜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輸血染丙肝 15名白血病患者打官司索賠

輸血感染丙肝 15名白血病患者雪上加霜

專家鑑定後發現醫院和血液中心均無過錯,丙肝病毒存在5%以下漏檢率

15名白血病患者在南京住院治療期間,因輸血先後感染上丙肝病毒。忍受着雙重病痛折磨的患者毅然向醫院和血液中心提出索賠。法院召集衛生部專家調查後驚奇地發現:由於現有血液檢驗技術存在侷限性,丙肝病毒在窗口期內無法檢測出來,存在5%以下的漏檢率,醫院和血液中心對此無法控制。

面對在雙重病痛中掙扎的患者,主審此案的鼓樓區法院知識產權庭庭長沈菁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儘管現有血液檢驗技術存在漏洞,但面對無辜的患者,醫院和血液中心也應勇敢承擔起“無過錯賠償責任”。

輸血感染丙肝,15名白血病患者雪上加霜

張先生等15名白血病患者及其親屬來到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這些幾乎被憤怒和焦慮擊垮的患者和家屬,反映的都是同一個問題:江蘇省某醫院在治療白血病的過程中,給患者輸注了不合格血液,使他們感染了無法治癒的丙型肝炎。患者爲治療白血病本已經傾家蕩產,輸血感染丙肝更使他們雪上加霜。

考慮到患者及其家庭早已因病致貧,法律援助中心當即指定律師依法免費爲他們提供法律援助。律師們當即前往相關單位調查取證、固定證據,向鼓樓區法院遞交15份狀告江蘇某醫院及南京某血液中心的訴狀。

法院隨後對此案展開深入調查,調查揭示出的案情令人觸目驚心:15名患者中,4人分別來自安徽、浙江、新疆,11人來自江蘇省南京市。他們中,有學生、幹部,也有農民、下崗工人,老、中、青、少一應俱全。最小的只有14歲,剛讀初一,是安徽省一名下崗工人的女兒。年齡最大的是70高齡的退休幹部。還有一名南京患者在一年前與世長辭。

所有這些患者,2001年-2002年間,都曾因白血病在南京某醫院血液科治療,並根據治療需要多次接受輸血。輸血後6個月內,他們被查出感染丙肝。爲了治療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庭已經付出了高昂的代價,醫藥費支出最多的達到37萬元,最少的也超過10萬元。感染丙肝,又將迫使他們付出鉅額“額外”醫療費用。

資料顯示:丙肝是現有醫療技術無法治癒的疾病,這就意味着患者必須進行終身治療,費用將是個“無底洞”。感染急性丙肝後,症狀一般不明顯,但如果感染後沒有及時發現並正確治療,就會在6個月後發展爲慢性丙肝。慢性丙肝不僅會導致肝功能異常,其中一部分病人還會發展成肝硬化,少數人更會進一步演變成肝癌。

法院組織調查,醫院和血液中心均無任何問題

患者和親屬將矛頭直指江蘇省某醫院和南京某血液中心。法院組織調查卻發現,血液中心在採血環節、醫院在用血環節都不存在任何問題。那麼,會不會是血站的血液來源出了問題?

法院經過調查發現,我國健康人羣中,有3.2%的丙肝病毒攜帶者。由於丙肝初期症狀不明顯,一些丙肝病毒攜帶者往往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出於愛心,獻了污染血。也就是說,丙肝病毒檢測存在“窗口期”和“漏檢率”,在“窗口期”內,即使採供血、用血等各個醫療環節工作人員都百分之百恪盡職守,傳染的風險也無法完全排除。

而所謂“窗口期”,即患者感染丙肝後,3-6個月內無法在其血液中檢測出丙肝病毒。而“漏檢率”,則是指使用現有試劑,無法100%地檢測出丙肝病毒,總有5%左右的“假陰性”、“假陽性”反應。

法院調解:被告給予患者適當經濟補償

一邊是病貧交加、亟待救助的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庭,一邊是殫精竭慮、救死扶傷卻無辜被告上法庭的醫院以及依法履行了自己職責的血站,法律該何去何從,道義又該何去何從?

面對這份衝突,主審此案的法官、鼓樓區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庭長沈菁表示,現有血液檢驗技術的限制,使得窗口期內病毒無法檢測出來,如果簡單地依據血液監測合格標準來判,醫院和血液中心並無過錯。但如果判決駁回15名患者的訴訟請求,對這些因輸血染上丙肝病的患者也很不公平,更有可能進一步激化醫患之間矛盾。

在這種情況下,沈菁說服醫療機構合理處理這起糾紛,勸導患者清楚認識疾病發生的原因。經過數十次的調解,最終醫患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江蘇省某醫院和南京市某血液中心根據各個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了適當的“無過錯”經濟補償。(阮有鳳 記者 冒羣)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