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內科 >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或致死 患者注意不適症狀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或致死 患者注意不適症狀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或致死 患者注意不適症狀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於20世紀70年代問世,90年代開始廣泛應用於臨牀抗精神病治療,並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抗精神病藥物。主要用於治療急、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各種精神病性狀態的陽性症狀(如幻覺、妄想、思維紊亂、敵視、懷疑)和陰性症狀(如反應遲鈍、情緒淡漠、社交淡漠、少語),也可減輕與精神分裂症有關的情感症狀(如抑鬱、負罪感、焦慮)。

傳統抗精神病藥如氯丙嗪、氟哌啶醇都是通過阻斷多巴胺D2受體發揮治療作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作用機制可能與D2、5-HT2受體的聯合阻斷有關,對陰性症狀有明顯的療效。與傳統抗精神病藥相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具有較低的D2受體親和力,只作用於中腦邊緣系統而很少作用於基底節,具有很強的抗精神病作用,而產生的錐體外系反應較少。

權威發佈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日發佈第六十八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下稱《通報》),提示關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的嚴重不良反應。根據信息通報,已有患者因此類藥物的嚴重不良反應導致死亡。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治癡呆引起死亡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主要用於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各種精神病性狀態的陽性症狀和陰性症狀的治療。與傳統抗精神病藥相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具有更強的抗精神病作用和更少的錐體外系反應,因此更廣泛應用於臨牀。目前我國上市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包括:氯氮平、利培酮、奧氮平、喹硫平、齊拉西酮、阿立哌唑、哌羅匹隆、帕利哌酮、氨磺必利等。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爲中樞神經系統反應,如頭暈、嗜睡、失眠、癲癇、錐體外系反應、激越、狂躁、譫妄等。此外還有一些嚴重不良反應,如粒細胞缺乏症、糖脂代謝異常,使用時不注意可能帶來嚴重後果。

《通報》指出,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可引起白細胞減少,嚴重時可致粒細胞缺乏症,使機體對病原體的防禦能力降低,導致感染甚至危及生命。一名41歲女患者,因“精神分裂症”入院,給予氯氮平片、舒必利片治療,用藥40天起患者咽部不適,查血發現白細胞嚴重下降,10天后因敗血症死亡。

該類藥品還可引起血脂升高、體重增加,從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或引起血糖升高或糖尿病,嚴重可致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或死亡。

在國家藥品不良反應報告數據庫中,自2004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粒細胞缺乏症的報告數量4400餘例次,佔總體報告數量的5.9%。引起的糖脂代謝異常的報告數量2529例次,佔總體報告數量的3.5%。

此外,國外研究表明,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用於老年癡呆症患者精神行爲異常的治療時,此類患者的死亡率升高。《通報》說,在我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未被批准用於治療癡呆相關的精神病。但在國家藥品不良反應報告數據庫中,已收到老年癡呆症患者使用奧氮平片、富馬酸奎硫平片引起死亡的報告。

患者應密切注意不適症狀

根據國家藥品不良反應報告數據庫分析情況,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建議:對於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存在的嚴重不良反應及其風險因素,醫護人員應充分認識並予以關注。醫生在處方藥品時,應仔細詢問患者的既往病史,有骨髓抑制或白細胞減少者禁用或慎用此類藥品。使用期間應加強用藥監護,進行必要的監測。應與患者及其家屬或監護人員充分溝通藥品存在的風險,指導患者正確、合理用藥。藥品生產企業應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及分析評價工作,對於說明書中風險提示不足的,應及時修訂和完善。

對於患者來說,應遵循處方醫生的建議,按要求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應詳細閱讀藥品說明書,瞭解藥品的不良反應及預防措施。對於醫生提出的定期監測血糖、血脂、血細胞計數等要求應充分理解並積極配合。服用該類藥物的患者,應密切關注自身體重及高血糖症狀(如煩渴、多尿、多食、乏力等),出現發燒、虛弱、嗜睡、咽喉痛等不適症狀,應及時就診。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