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飲食營養 > 春季六節氣的三大飲食原則

春季六節氣的三大飲食原則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季六節氣的三大飲食原則
 

更多推薦:春季如何補充人體五大營養

立春

立春是春季的第一個節氣,也是進入春季的標誌,“立”原本就是開始的意思。從立春這天開始,就算是真正進入春天了。從這天開始,氣溫慢慢回升,人體內的陰寒之氣也逐漸融化消散,陽氣開始慢慢生髮起來。

但是此時春寒料峭,氣溫變化大,人體如果不能對這種變化做出快速調整,就容易被風寒邪氣入侵,因此,這個時候最容易感染流行性疾病;同時,隨着天氣轉暖,各種病毒、細菌會快速繁殖,肝炎病毒也會有機可乘,因此,春季養生宜養肝。

雨水

雨水節氣到來後,降雨量開始增多,天氣進一步轉暖,人體的肝陽、肝火、肝風也會隨着陽氣生髮而繼續上升,如果此時不能實時對肝氣進行疏泄條達,便會影響脾胃的健康。這也是爲何我們春天喜歡發脾氣的原因,也就可以理解憂鬱症爲什麼容易在春季發作。此時,養生要根據春季陽氣生髮的特點,注意扶助陽氣,同時還要保護脾胃健康。

驚蟄

所謂驚蟄,就是春雷一響,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下冬眠的小動物們。這一時節,人們身體中的肝陽之氣繼續上升,陰血開始略顯不足,此時養生最宜養陽補陰。

春分

春分這天白天和黑夜是一樣長的,因此有“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的說法。這時的養生要注意運用陰陽平衡規律,協調我們身體的各種功能,將身體保持在一種相對和諧平衡的狀態。另外,春分前後人們最容易出現“春困”的現象,爲了不影響工作和學習,睡眠可適當調整,也要多吃一些對抗“春困”的食物。

清明

對養生來說,清明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此時氣候變得潮溼,人體會出現疲倦嗜睡的感覺。天氣冷暖變化大,會使白喉、猩紅熱、麻疹、水痘、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呼吸道傳染病發作,也是高血壓的易發期。因此,此時養生宜調和陰陽,扶助正氣,採取綜合調養的方法養生。

穀雨

春季裏最後一個節氣,此時雨量增多,空氣溼度增大,如果不注意,會招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比如各種神經痛正是此時最容易發作,爲人們的工作和學習帶來不便。

此時養生應需順應時令氣候、陰陽變化的規律,飲食宜綜合調養,保持內外環境的平衡協調,維持身體正常的生理功能,進而預防疾病的侵擾。#p#副標題#e#

春季六節氣的三大飲食原則 第2張
 

更多推薦:如何預防蔬菜產生致癌物質

針對以上六個節氣的氣候特點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我們總結出春季飲食養生原則:

原則一:春季養陽,重在養肝


(1)春季養陽宜選擇辛甘發散之物,不宜食酸收之味。應儘量多食用一些像蔥、香菜、花生、大棗、豆豉等柔肝養肝、疏肝理氣的食物。

(2)春季多風乾燥,宜多喝水少飲酒。早春時天氣較爲寒冷,肝陽難以開發,少量飲酒具有通經、活血、化淤的作用,進而達到肝臟陽氣生髮的目的,但切忌不可貪杯,否則容易傷肝。

(3)要掌握好平衡的原則,注意營養均衡,不挑食不偏食。應儘量多食用新鮮蔬果和一些高維生素、高礦物質、低脂肪的食物,減少辛辣、油炸、煎烤食品。

(4)順應春升之氣,宜多食溫補陽氣的食物。早春時宜多食韭菜、蔥、姜、蒜、洋蔥、芥菜、香菜等性溫味辛的食物,有利於抑殺細菌;晚春時則應多食菠菜、薺菜、芹菜、蕎麥、菊花苗、萵筍、蘑菇等清解裏熱、滋養肝臟的食物;水果可食用甘蔗、梨、香蕉等。另外,春季易上火,可自制清火茶飲,如煮些綠豆湯、菊花茶、蓮子心茶等。

原則二:營養均衡,防病保健

春季陽氣生髮,萬物復甦,各種病菌和微生物開始大量繁殖,成爲疾病的易發期,若能均衡營養,人體體質得以增強,便能達到防病保健的效果。

早春時較爲寒冷,人體爲了禦寒需要消耗一定的熱量來保持體溫,此時的飲食就應以高熱量爲主,高蛋白食物就成了首選,如雞蛋、魚類、牛肉、雞肉以及豆製品等應多食。另外,一些乾果類食物如核桃、花生,還有乳製品也應多食。

氣候由寒轉暖後,應適當增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等的攝取,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維生素大量存在於新鮮蔬果中,像春季裏常見的山楂、橘子、檸檬、枇杷、櫻桃、柚子等,以及蔬菜中的西紅柿、韭菜、菠菜、胡蘿蔔、紅薯、菜花、小白菜等,都應多多食用。

原則三:春季宜養脾氣

唐代百歲醫家孫思邈提出的春季食養原則之一:“省酸增甘,以養脾氣”。中醫認爲,五行中肝屬木,味爲酸,脾屬土,味爲甘,木勝土,春天肝氣旺盛,容易傷及脾臟。根據“食甘健脾”原則,春季宜多食甘味食品,少食酸味食品。

所以,春季應注意儘量少食難以消化的食物,尤其是幼兒和老人,味酸、辛辣、冷涼以及肥膩之物應少吃,儘量多食白米、糯米、玉米、蜂蜜等食物。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