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歷史朝代 > 曾國藩曾有機會當皇帝爲何多次拒絕手下勸諫?

曾國藩曾有機會當皇帝爲何多次拒絕手下勸諫?

來源:歐巴風    閱讀: 4.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曾國藩在中國近代史上可謂是舉足輕重的大人物,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光聽聽這些名頭就足見其份量了。

曾國藩曾有機會當皇帝爲何多次拒絕手下勸諫?

網絡配圖

曾經太平天國運動浩浩蕩蕩,席捲而來,洪秀全定都南京,一時佔據大清半邊江山,勢力正盛,然而曾國藩帶領湘軍在1863年攻下南京,規模如此之大的太平天國迅速瓦解,此時的曾國藩可以說已經控制了全國最大的軍事力量,軍事實力遠超清政府了,而此時他的手底下的那些大將也按耐不住,曾國荃,彭玉麟等十餘名湘軍大將聯合上書希望曾國藩能振臂一呼,學習宋太祖趙匡胤也來個兵變,黃袍加身,然而曾國藩卻回了一句“倚天照海花很多,流水高山心自知”表面自己不想造反。

那麼曾國藩爲何有如此實力而不造反?心裏又到底在想些什麼呢?不懂覺得曾國藩不造反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曾國藩是我國傳統文化薰陶出來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典型知識分子,是從秀才,舉人,進士一步步走來的,有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而且曾國藩出身普通,父親只是一個教書匠,能走到如今地位,離不開皇家的恩惠,曾國藩也感念清廷的恩澤,曾國藩自身的追求只是做一箇中興之臣,封侯拜相,光宗耀祖。

曾國藩曾有機會當皇帝爲何多次拒絕手下勸諫? 第2張

網絡配圖

再次,其實朝廷看到曾國藩成長到如今地步,也極爲不放心,已經有了後手,例如曾國藩在咸豐四年八月打下武漢,朝廷首發一道指令,叫他代理湖北巡撫,結果有大臣密奏“匹夫一呼百諾,非朝廷之福”,結果,只要七天,朝廷就將曾國藩的湖北巡撫撤掉,湘軍攻陷天京後,清政府不允許曾國荃八百里紅旗報捷,繼而又賴掉咸豐帝“取江寧者封王”的承諾,並且在天京周圍佈下滿蒙重兵,科爾沁親王的馬隊佈置在華夏河南內地,這支部隊不同於八旗兵,戰鬥力極強,監督東南,可見朝廷也是有所防備的,這也使曾國藩不敢草率行事。

最重要的一點是曾國藩的湘軍攻陷天京後,士兵大肆搶掠,獲得了不少的財富,湘軍已經腐敗掉了,士兵們只想着回家好好過日子,而曾國藩的弟子李鴻章手上的淮軍此時也有相當實力,李鴻章能否力挺曾國藩也實屬難料,再加上左宗棠與曾國藩一直不和,他的實力也不容小覷,而且國外的在華勢力此時也是決定扶持清政府的,曾國藩也是深知外國的堅船利炮的威力,一旦起兵而得不到外國實力的支撐,必然風險就極高了。

曾國藩曾有機會當皇帝爲何多次拒絕手下勸諫? 第3張

網絡配圖

因此,此時的曾國藩看似掌握着遠超清政府的軍事實力,但如果真的接受了下屬大將的稱帝造反的建議,恐怕旦夕之間,他那看似強大然而在攻陷天京後已經腐敗的湘軍恐怕就有不少人不願意跟着再冒風險了,外加國內的如李鴻章,左宗棠之流的夾擊,國外勢力的使絆子,恐怕曾國藩是難逃兵敗身死的命運,正所謂兵無常勢,在一些特定的因素下,情形會急轉而下,想必聰明的曾國藩也是想到了這些,故沒有起兵。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