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帕金森症是什麼?怎麼提早預防?

帕金森症是什麼?怎麼提早預防?

來源:歐巴風    閱讀: 4.1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本站小編總結 我國目前有200萬帕金森患者,佔到全球帕金森患者總人數的一半,並且近年來患病人數仍在不斷上升,每年新增患者10萬人,防治形勢十分嚴峻。專家指出,家庭和全社會應該攜起手來,給帕金森病患者更多關愛和幫助。

帕金森症是什麼?怎麼提早預防?

1996年3月19日,陳景潤因患帕金森病在北京病逝。這位摘取哥德巴赫猜想數學皇冠的科學家始終沒能戰勝醫學界的“哥德巴赫猜想”。他常常幽默地說:“哥德巴赫一個,帕金森一個,一加一等於二”。

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變性疾病,病變部位在中腦的部位。該處有一羣神經細胞,叫做黑質神經元,它們合成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神經遞質,其神經纖維投射到大腦的其他一些區域,如紋狀體,對大腦的運動功能進行調控。當這些黑質神經元變性死亡至80%以上時,大腦內的神經遞質多巴胺便減少到不能維持調節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就會出現帕金森病的症狀。

以往常認爲帕金森病是一種老年病,其實,近年來這種疾病的發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在門診經常能見到四五十歲的中年帕金森病患者,這些患者往往生活壓力比較大,自我要求也高,所以患病後比老年患者更加痛苦。

帕金森病一旦發病,其症狀將會伴隨患者一生,因此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尤爲重要。要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除了藥物和一些療法,還需要輔助康復或心理治療。所以,帕金森病的治療不能僅依靠醫務人員,家庭和全社會應該攜起手來,給帕金森病患者更多關愛和幫助,這樣才能築起他們生活的希望。

一般不影響壽命

帕金森病常被稱爲“沉默的殺手”、永不停息的“震顫”、“慢性癌症”等,但實際上,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種致命的疾病,一般不影響壽命。隨着治療方法和水平的不斷創新和提高,越來越多的病人能終身維持高水平的運動機能和生活質量。但是,如果患者沒有得到及時和合理的治療,也容易導致身體機能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最後出現各種併發症,如肺炎、泌尿系感染等。

環境因素、遺傳因素、年齡因素及長期精神壓力,都可能會導致帕金森病症狀的出現。

帕金森病患者會出現震顫、僵直、運動遲緩、姿勢異常等症狀,而帕金森病爲緩慢進展性疾病,它會隨着患病時間的推移,震顫以及僵直等症狀將會逐漸加重,以致生活不能自理。很多帕金森晚期患者肢體僵硬、動作緩慢、走路困難,做任何事情都很難。

更嚴重的是,患者經常在吃了藥以後,像跳舞一樣,走路、做事的肢體動作相當誇張。用在“地獄”和“天堂”之間遊走來形容帕金森病患者,一點也不過分。

四大症狀早發現

靜止性震顫

震顫往往是發病最早期的表現,通常從某一側上肢遠端開始,以拇指、食指及中指爲主,表現爲手指像在搓丸子或數鈔票一樣的運動,然後逐漸擴展到同側下肢和對側肢體,晚期可波及下頜、脣、舌和頭部。在發病早期,患者並不太在意震顫,往往是手指或肢體處於某一特殊體位的時候出現,當變換一下姿勢時消失。以後發展爲僅於肢體靜止時出現,例如在看電視時或者和別人談話時,肢體突然出現不自主的顫抖,變換位置或運動時顫抖減輕或停止,所以稱爲靜止性震顫,這是帕金森病震顫的最主要的特徵。震顫在病人情緒激動或精神緊張時加劇,睡眠中可完全消失。

震顫的另一個特點是其節律性,震動的頻率是每秒鐘4至7次。這個特徵也可以幫助人們區別其他的疾病,如因舞蹈病、小腦疾患、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引起的疾病。

肌肉僵直

帕金森病患者的肢體和軀體通常都失去了柔軟性,變得很僵硬,病變的早期多自一側肢體開始。初期感到某一肢運動不靈活,有僵硬感,並逐漸加重,運動遲緩,甚至做一些日常生活的動作都有困難。如果拿起患者的胳膊或腿,幫助他活動關節,會明顯感到他的肢體僵硬,活動其關節很困難。

運動遲緩

在早期,由於上臂肌肉和手指肌的強直,病人的上肢往往不能做精細的動作,如解繫鞋帶、扣鈕釦等動作變得比以前緩慢許多,或者根本不能順利完成。

寫字也逐漸變得困難,筆跡彎曲,越寫越小,這在醫學上稱爲“小寫症”。

面部肌肉運動減少,病人很少眨眼睛,雙眼轉動也減少,表情呆板,好像戴了一副面具似的,醫學上稱爲“面具臉”。

行走時起步困難,一旦開步,身體前傾,重心前移,步伐小而越走越快,不能及時停步,即“慌張步態”;行進中,患側上肢的協同擺動減少以至消失;轉身困難,要用連續數個小碎步才能轉身。

因口、舌、齶及咽部肌肉的運動障礙,病人不能自然嚥下唾液,導致大量流涎。言語減少,語音也低沉、單調。嚴重時可導致進食飲水嗆咳。

病情晚期,病人坐下後不能自行站立,臥牀後不能自行翻身,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特殊姿勢

儘管患者全身肌肉均可受累,肌張力增高,但靜止時屈肌張力較伸肌高,故病人出現特殊姿勢:頭前傾、軀幹略屈、上臂內收、肘關節彎曲、腕略伸、指掌關節彎曲而指間關節伸直,拇指對掌,髖及膝關節輕度彎曲。

此外,還可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現象,如唾液和皮脂腺分泌增多,汗分泌增多或減少,大、小便排泄困難和直立性低血壓。少數病人可合併癡呆或抑鬱等精神症狀。

腦深部電刺激改善症狀

腦深部刺激療法(DBS療法),是近年來帕金森病治療中最大的突破。它通過植入體內的腦起搏器,發放弱電脈衝,刺激腦內控制運動的相關神經核團,抑制了引起帕金森病症狀的異常腦神經信號,從而消除帕金森病的症狀,使病人恢復原有活動能力。

最新的國際研究資料表明,腦深部電刺激療法不僅能有效地控制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顫、僵直、運動遲緩等症狀,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還能減少抗帕金森藥物的劑量,同時消除藥物治療引起的副作用。通過臨牀和相關資料表明,腦起搏器可解決藥物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劑末運動不能現象、開關現象、異動症以及藥物治療無效的典型帕金森病所引起的顫抖等問題。

腦深部電刺激療法與其他外科手術方法相比,最大特點是對神經核團不是進行破壞,而是調節其功能,使其異常的神經衝動不再發送到患者的肢體,從而在根本上對患者的臨牀症狀進行治療。這種方法更可起到減緩帕金森病的病情進展以及增加腦內多巴胺的分泌的作用,且可以長期有效地控制症狀。因此,越來越多的患者已經接受腦深部電刺激療法。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