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文化收入生活水平三低婦女無法享受生育保險

文化收入生活水平三低婦女無法享受生育保險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從東北老家來北京打工已經3年的小欣最近一直爲兩個月後就要出生的孩子煩惱。“除了常規檢查、還有心電圖、血常規、尿常規好多項目,現在每週都要去檢查一次,每次要好幾百,聽說住院生孩子的費用更貴。”小欣和丈夫都沒有北京戶口,享受不了北京市的生育保險,單位也不給報銷,自己和丈夫兩人每月的收入不過3000元,無奈之下,小欣決定回老家生孩子。
  
  在流動人口超過500萬的北京市,像小欣這樣的人爲數不少。今天上午,長期致力於婦女權益保護的北京大學法學院婦女法律研究與服務中心提交了一份《北京市流動婦女生育健康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涉及北京市城八區內流動人口分佈集中的8個街道社區,涉及流動婦女1200名。
  
  報告認爲,儘管近年來北京市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已經逐步將流動人口納入其中,但在流動婦女普遍“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很低”、政策尚待完善和落實的情況下,她們的生育健康情況不盡如人意。

  戶籍藩籬導致流動婦女無法享受生育保險

  
  本次調查數據反映,流動婦女享受生育保險的僅有4.0%。從2005年7月開始實施的《北京市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規定》中規定,具有北京市常住戶口的職工可以享受生育保險。除了無法享受生育保險,目前,北京市的流動婦女不能享受北京市針對育齡婦女每年一次的免費“兩癌”(乳腺癌和宮頸癌)篩查,以及“對困難孕產婦入戶走訪、發放500元慰問金的生育關懷”制度。戶籍這一承載了太多福利的制度,成爲制約流動婦女獲得與本地婦女同等待遇的最大障礙。
  
  報告同時指出,由於我國的醫療衛生改革正在進行中,全國範圍內、城鄉之間的醫療保險難以順暢接續,在北京的流動婦女常年跨省、跨城鄉打工,實際上也難以享受戶籍地的醫療保險。
  
  此外,令流動婦女滿意並可以承受的醫療服務嚴重不足。北京市流動人口定點醫院、平價醫院僅有3家,這些定點醫院的醫療費用特別是住院分娩的費用較低,吸引了不少流動婦女不惜花上兩三個小時的路程去檢查和分娩。
  
  來這些醫院的孕產婦多,產科醫生每人每天接診人數爲70人左右,醫生接診量大,態度難免不好,就診者等待結果的時間也很長。調查中發現,一名做產前檢查的流動婦女連續等了兩天,第二天下午4時左右終於等到結果時,醫生又給她開了一張化驗單,她丈夫將化驗單撕毀,拉着妻子就走,“咱不做恁多檢查了,也不住院生了,就在家裏生。”
  #p#副標題#e#
 流動婦女高中文化程度不超過兩成
  
  報告提出,流動婦女在城市中處於次級勞動力市場,她們的文化程度以初中所佔比例最高,達51.9%,高中文化程度僅佔14.1%。她們大多從事餐飲服務、購銷、社會服務和居民生活服務,工作單位以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居多。
  
  這樣的文化程度決定了流動婦女普遍經濟狀況差、工作時間長、居住條件和衛生條件差。扣掉正常生活開支,獨居流動婦女人均剩餘每月606元,和家人合住的不足400元。
  
  此外,她們平均每月的休息時間只有2.7天,報告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流動婦女稱一個月也沒有一次休息時間,每月休息時間少於4天的人數超過半數。受收入水平的制約,流動婦女居住條件簡陋、衛生條件差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從調查結果來看,“文化程度、經濟收入、生活水平三低”已經成爲流動婦女自身健康意識不高的根本原因。
  
  北大婦女法律中心項目協調人林麗霞舉例說,接受調查的北京某醫院一位婦科醫生說,流動婦女容易患婦科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生活、衛生條件差,北京不少醫院婦科門診接待的重症婦科病患者中,外地婦女佔了很大一部分。本市婦女稍感不舒服就會到醫院檢查,但是外地婦女一般會很嚴重纔來治療,同時,大多數本市婦女每年都會做一次系統全面的婦科檢查,外地婦女則很少做。
  
公共醫療服務體系尚待加強
  
  據瞭解,近幾年,北京市的計劃生育工作將流動婦女納入其中,社區計生人員對育齡婦女予以登記,建立生育卡,以街道爲中心,提供免費發放避孕藥具等各種常規性服務。即將自10月1日起實施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條例》也寓管理於服務之中,明確規定了流動人口可以免費享受多項計劃生育服務和獎勵、優待,拓展了服務範圍,簡化了獲得服務的手續。
  
  調查結果表明,流動婦女對某些相關服務的認知和使用情況不盡如人意。例如,90.2%的流動婦女表示,在北京沒有參加過育齡婦女生殖健康知識培訓、68.6%的流動婦女不知道現居住地有免費提供避孕藥具的場所。
  
  北大法學院婦女法律研究與服務中心有關專家建議,有必要把生殖健康服務納入基本公共服務的範疇,把生殖健康服務作爲一項基本的公共服務,進一步降低流動婦女在此方面的成本支出,提高其有效支付能力和就醫意願。
  
  當前的流動婦女生殖健康問題的服務體系尚不健全,在加強相關制度建設的同時,要強化相關機構在此方面的責任,而且需要加強相關的計生委、流管辦、衛生部門、婦聯、街道社區等機構在流動人口生殖健康方面的職能整合、協調。另外,應強化用工單位在流動婦女生殖健康方面的責任。
  
  流動婦女獲取生殖健康知識的途徑缺乏專業化渠道,對涉及自身生育權益的一些法律法規知曉度不高,妨礙了她們對於生殖健康相關權利的認知。從調查中設置的測試性題目的回答情況來看,流動婦女普遍比較缺乏生殖健康基本知識。
  
  “知識不足、意識不強、社會支持度低、自我防控能力弱是北京流動婦女生育健康的普遍狀況,而這些婦女又集中從事勞動強度很大、勞動報酬很少的餐飲業、保潔行業。”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北辰東路社區工作人員周麗芳說。
  
  周麗芳在工作中發現,流動婦女基本上沒有獲得生育健康知識的有效渠道,在有限的休息時間裏,他們大多看一些娛樂節目。社區開展各種形式的健康講座時,即使她們願意參加,她們的老闆也不願意,沒有人支持她們。但參與調查的一名流動婦女說:“以前有專門的檢查,在屋子裏做的;現在只有尿檢和B超了,在流動車上做,但還要填表、貼照片,很麻煩,沒人願意去。”
  

文化收入生活水平三低婦女無法享受生育保險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