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冥王星大氣密度下降,開啓人類宇宙研究新領域(天文日食)

冥王星大氣密度下降,開啓人類宇宙研究新領域(天文日食)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1988年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使用掩星監測冥王星的大氣變化。NASA的新Holizen探測器在2015年最接近冥王星測量大氣密度。這與冥王星的大氣密度一致。大氣壓力往往每10年翻一番,但2018年觀察表明,這種趨勢是從2015年開始的,尚未得到證實。

冥王星大氣密度下降,開啓人類宇宙研究新領域(天文日食)

當觀測到與大氣層發生的天文日食時,其背後的星光會隨着穿過大氣層而逐漸變暗,然後慢慢恢復其亮度。也就是說,畫一個U形的光曲線。然而,在這個觀察中,產生了一箇中心閃光,導致了一個W形的光曲線。與地球一樣,冥王星的大氣層主要由氮組成。然而,與地球不同的是,冥王星的大氣層是由冰的蒸汽壓支撐的,而冰的蒸汽壓主要是其表面的氮。

冥王星大氣密度下降,開啓人類宇宙研究新領域(天文日食) 第2張

也就是說,只要地表溫度稍有變化,冰就會升華,大氣密度就會發生劇烈變化。它是一顆矮行星,它的軌道與太陽系的八顆行星不同,而且它的離心率非常大,而且它的軌道在正圓之外。
在過去的四分之一世紀中,冥王星遠離太陽,導致陽光越來越少。儘管如此,冥王星的表面壓力和大氣密度仍在繼續增加。科學家認爲,原因可能是一種稱爲熱慣性的現象。例如,太陽使沙灘上的沙子變暖。中午太陽最強,然而,下午晚些時候的溫度最高,因爲沙子在下午仍然會吸收熱量。冥王星表面的氮儲庫意味着它迄今爲止由於地下儲存的熱量而被加熱。

冥王星大氣密度下降,開啓人類宇宙研究新領域(天文日食) 第3張

已知最大的氮儲層是斯普特尼克平原,它形成了心形蜻蜓區域的西部。冥王星的心形不僅外觀令人印象深刻,而且似乎隱藏着一個值得探索的未知領域。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