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母嬰 > 寶寶漾奶

寶寶漾奶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漾奶的意思

有很多正常的新生兒,出生後的頭幾個星期常常在吃完奶後從口邊流出一些奶液,每天可有多次,這種情況俗語叫“漾奶”。

寶寶漾奶

有少數嬰兒在餵奶後因改變體位(多見餵奶後不久給嬰兒換尿布)而引起漾奶。除漾奶外,一般情況良好,小兒發育不受影響,體重照常增長,則屬正常。隨着月齡增長,漾奶慢慢就會停止,大約於生後6個月內自然消失。

寶寶漾奶怎麼辦

漾奶是半歲之前寶寶的很常見,寶寶吃完奶時慢慢豎抱,然後輕輕拍打寶寶背部,直到聽到打嗝聲,這樣基本上可以防止溢奶。打嗝是因爲寶寶在吃奶時,吸入了空氣。通過打嗝來釋放。可以喂一點開水或輕輕的拍背,很快就可以抑制住了。

漾奶和吐奶的區別

吐奶是新生兒期常見的現象。吐奶也可稱噴奶,不同於漾奶,是由於消化道和其他有關臟器受到某些異常刺激而引起的神經反射性動作,嘔吐時奶水多是噴射性地從嘴裏、甚至鼻子裏涌出的。

吐奶的原因較複雜。新生兒嘔吐與其他年齡嬰兒不同,這與新生兒消化道解剖、生理特點有很大關係。新生兒胃容量小,呈水平位,而且胃的入口賁門括約肌發育差、較鬆弛,而出口的幽門括約肌發育良好,較緊張,形成出口緊入口鬆,奶水容易返流引起嘔吐。一旦遇到餵養和護理不當,如餵奶次數過多,餵奶量過大,乳母乳頭過大、凹陷,或用奶瓶餵奶時橡膠奶頭孔眼過大,致使嬰兒吸奶過急;或餵奶後讓嬰兒平臥,或者過多、過早地翻動嬰兒,都容易引起嬰兒吐奶。這種吐奶在改進餵養和護理方法後即可防止,所以也不算病態。

另外,一些疾病也可以引起嬰兒吐奶,如食道和胃腸道的先天畸形、腸梗阻等。新生兒患腦膜炎、敗血症和其他感染也可以出現吐奶,這些疾病引起的吐奶常較劇烈和頻繁,且不是一兩天能恢復的。所以遇到新生兒吐奶時,要仔細觀察每天的吐奶次數,大小便怎樣,有沒有腹脹、發熱或精神不好等症狀。當吐奶又伴有其他症狀,或每天吐奶次數在2~3次以上時,應及時到醫院讓醫生檢查。

漾奶的原因

新生兒胃容量極小,胃的肌肉很薄弱,胃神經的調節功能發育不夠成熟。胃賁門(胃入口處)肌肉鬆,而幽門(出胃處)又較緊,加之胃呈水平狀,胃底平直,奶水容易返流,引起嘔吐。如果餵養姿勢不對,餵養不當,喂得過飽,餵奶時哭啼,吸空奶瓶,乳頭過大或凹陷等引起大量氣體吞入;或用奶瓶餵奶時,橡皮奶頭孔眼過大,吸奶過急,過沖,或餵奶後過多、過早翻動嬰兒,都容易引起嘔吐。

預防寶寶漾奶的措施

1.餵奶前先換尿布,餵奶後儘量少搬動嬰兒;

2.採用合適的餵奶姿勢:儘量抱起寶寶餵奶,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胃裏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會比躺着餵奶減少發生吐奶的機會;

3.對於用奶嘴吃奶的寶寶,選擇大小最爲合適的奶嘴;

4.給寶寶餵養較爲稠厚的奶方;

5.注意餵奶姿勢,不要喂得過飽,在啼哭時不急於餵奶,不吸空奶瓶,餵奶完畢一定要讓寶寶打個嗝: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上,輕拍寶寶後背,讓他通過打嗝排出吸奶時一起吸入胃裏的空氣,再把寶寶放到牀上,躺下入睡時,頭要稍擡高,身體向右側臥,使奶汁易經胃進入十二指腸,同進也可防止溢出的奶誤吸入氣管或肺發生窒息,這樣就不容易吐奶了;

6.吃奶後不宜馬上讓寶寶仰臥,而是應當側臥一會兒,然後再改爲仰臥;

7.餵奶量不宜過多,少量多餐,間隔不宜過密。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