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母嬰 > 怎麼尊重孩子的發言權

怎麼尊重孩子的發言權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總是站在教導者的立場上說話:“孩子什麼都不懂,該聽我們的,至少在他們十歲前。”他們把孩子的思維理解爲成人的思維,加以命令,加以說服,加以訓導。結果如何呢?他們確實要孩子聽話,孩子卻又的確不聽話——責任不完全在孩子。

怎麼尊重孩子的發言權

孩子手腳難免毛躁,他學會了洗臉刷牙,但總是馬馬虎虎,把水弄了一地。父母便對他嘮嘮叨叨,或者臭罵一頓。看見孩子趁父母不在家時,把家裏翻得亂七八糟,父母必定滿臉怒氣,或者暴跳如雷;當孩子拿着50分的成績單給父母看時,父母怒髮衝冠,甚至當着孩子的面撕毀孩子的成績單,勒令他下次必須拿高分。也許你認爲孩子懂得隱藏在父母發怒、訓斥背後的良苦用心,因爲孩子知道你是他的親父母。如果你真的這樣認爲,那麼你就錯了。孩子的大多數錯誤是在不知道的情況下犯的,可是父母卻總是一口咬定他是明知故犯、知錯不改。孩子見父母發怒時,總想申訴理由,因爲有些事情從孩子的角度看是合情合理的。父母卻以自己“老謀深算”、“明察秋毫”以“過來人”自居,斷然下結論。有些結論深深傷害了孩子的心:“我看你是不可救藥了。”“你怎麼如此笨?”“你從哪裏學壞的?”孩子面對父母武斷的詰問往往張口結舌,不知如何是好。

孩子大多會在學業上遇到困難,在交朋友上遇到障礙,他們很渴望能從父母那裏得到安慰和理解。孩子爲他們揚揚得意的事,總想在父母那裏表現一番,然而父母卻自以爲是地輕視孩子,讓孩子在家裏對各種問題喪失發言權,或對孩子的行爲吹毛求疵,弄得孩子手足無措

有位母親在自己女兒訴苦時,總像個法官似的,評論個沒完沒了,不斷嘮叨,說女兒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女兒慢慢地不對母親訴苦了,轉而把精神寄託在朋友身上。後來她的朋友突然離開她,女孩覺得自己無依無靠,差點自殺。母親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如果這位母親多傾聽孩子的話,讓孩子把心裏話都說出來,讓孩子傾訴一下她的苦惱,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情。

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孩子離家出走的消息,出走的孩子大部分覺得他們在家裏沒有發言權。孩子把發言權看得十分重要,父母訓斥他們的話在他們聽來,每一句都有很重的分量。父母在盛怒之下脫口而出的那些罵孩子、譏諷孩子的話,很可能是導致孩子離家出走的主要原因。孩子想不通:“自己的爸爸媽媽怎麼能這樣呢,爸爸媽媽都不理解我,我只好離家出走。”

父母在氣頭之上,有時很難把握住自己,說一些傷害孩子的話,這情有可原。但事後由於父母的虛榮心作怪,他們很難坦率地對孩子說聲“是爸爸媽媽錯了”。第二次發怒依然如故,他們纔是真正的明知故犯。如果父母發過脾氣後,找個機會,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談談,然後對孩子說:“是我們錯怪你了。”孩子會諒解大人的。

有些父母則只想糾正孩子的“歪道理”。當他們百般解釋,孩子仍堅持自己的觀點時,耐不住性子的父母便發起脾氣,斥責或恐嚇也隨之而來。孩子不吭聲了,但他還是不能認可你的道理。父母用訓斥、威脅的方式跟孩子講話,會激起孩子內心的逆反情緒。他在心裏築起一道防護牆,父母說什麼也不管用了。

父母在剝奪孩子發言權時,應顧及到這些後果:

父母正在親手建立“失去孩子心”的家庭。

孩子會日漸疏遠父母,家對他不再重要。

孩子的怨恨與日增多並難以消除。

父母正在培養一個憂鬱、膽怯的孩子。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