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內科 > 腎虛讓女人總也美不起來

腎虛讓女人總也美不起來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腎虛讓女人總也美不起來

養腎不是男人才需要做的事情,對於女性而言,腎臟的健康一樣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性。腎臟足夠健康,身體纔不會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小疾病,而且對於養顏美容更有不能抹滅的功勞哦。

所以,這個冬天開始的時候,我們就一起搭上補腎養腎的快車吧。

我們先要糾正一個心理誤區,即很多人都認爲腎虛是男人的“專利”。但實際上,女性受生理、病理因素影響也容易腎虛,且女性腎虛的比例相當高,不低於男性。

現代社會中,多數女人爲了生存,不得不長時間地處於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狀態中,從而使身體長期超負荷運轉,精神壓力很大,在不知不覺中將人體代謝平衡打破,出現精力透支的狀況。

這時,也許繁忙的事務、緊張的工作,使人無暇分心,因此感覺不到體內發生的這種漸進的變化。事實上,透支了的健康狀況早已爲病魔悄悄打開了大門,腎虛便隨之而來。腎虛在臉上的表現爲:臉色蒼白,黑眼圈,嘴脣周圍的膚色發暗,面容散發出枯槁的跡象,頭髮也沒有活力,這樣的人簡直與美女不搭邊。

因此,愛美的你,一定要讓腎臟健康起來。 腎臟是女性的寶貝,臉上的一切瑕疵以及衰老的痕跡,都可以依靠腎臟來抹去,世界上唯一有能力讓時間扭轉、青春永駐的最強有力的器官就是腎臟。女性要保護腎臟功能,防止腎虛,必須先了解腎臟。#p#副標題#e#

腎虛讓女人總也美不起來 第2張

腎是人體生命的根源,爲先天之本,主管着生長髮育、衰老死亡的全過程。如果腎精充足,則腎臟的熱量和能量都能夠向上面不停地溫暖、滋養脾臟、肝臟,因此五臟六腑都能夠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

就像植物需要好的土壤才能吸取營養,女人有健康的腎才能夠漂亮。 下面介紹幾種常見情況會造成腎臟的提前衰老。

持久用力

不管是體力還是腦力,精神上還是身體上,過度的情緒激動都會傷害腎臟,就連太過高興也不行。對於人來說,情緒適度才最健康。

飲食不當

大量飲用咖啡、烈酒,猛抽菸,愛吃大魚大肉,都會傷腎。飲食過鹹則傷血液、傷腎,飲食過於油膩則抑制腎陽,而狂飲烈酒則耗損腎陰。

反覆感冒

“百病皆由感冒起”,感冒也是世界上不能真正治療斷根的疾病之一。寒氣往往是最直接傷害腎臟的兇手。冬天如果穿得少,那就是自己毀掉自己的身體。

此外,生病的時間過長、夜夜泡吧、蹦的、通宵上網、亂吃保健藥等,都會給腎臟帶來負擔。#p#副標題#e#

簡單易學強腎健腎招

刺激腳心

兩手對掌握熱後,以左手擦右腳心,以右手擦左腳心,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搓300下。中醫認爲,腳心的涌泉穴是濁氣下降的地方。經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補腎。同時,按摩腳心對大腦皮層能夠產生良性刺激,調節中樞神經的興奮與抑制過程,對神經衰弱也有良好的作用。

按摩腰部
  
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熱後,分別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膚,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熱感爲止。早晚各一次,每次約200下。如此按摩,可以健運命門,補腎納氣。

縮肛功


平臥或直立,全身放鬆,自然呼吸。呼氣時,做排便時的縮肛動作,吸氣時放鬆,反覆進行30次左右。早晚均可進行。本方法可促進盆腔周圍的血液循環,幫助性器官的康復,對防治腎氣不足引起的女性性慾低下有較好的功效。

補腎要適當補腎應當針對腎陰、腎陽虛衰的不同,採用不同的方法來調理、補益。腎陰虛者常有一些肺熱的症狀,如,咽乾、咽痛等,還有就是容易出現腰膝痠軟、頭暈耳鳴、舌苔偏紅等症狀。 在日常生活中,可選用海蔘、枸杞、甲魚、銀耳等進行滋補。

腎陽虛者常見有肢體畏寒、精神萎靡、腰痠、耳鳴、舌淡、體胖等症狀。腎陽虛的女人,在飲食方面則應選擇羊肉、鹿茸、補骨脂、肉蓯蓉、肉桂、益智仁等進行補益。黑芝麻、黑米、黑豆、黑木耳、芡實、木耳、桑葚、荔枝、海帶、紫菜、烏雞、豆豉等黑色食品,可謂補腎精的黃金食品,所以趕快把它們收入廚房吧!#p#副標題#e#

腎虛食療

◎牛骨髓香煲湯

材料:牛骨髓500克、料酒10毫升、鹽3克,蔥、姜適量。

做法:將500克牛骨髓切段並用開水汆一下,撈出瀝乾水分,再放入加料酒、鹽、蔥、姜的湯中煮。煮開後改爲小火慢燉,最後放入少量味精即可。

功效:這一道鮮美的牛骨髓湯不僅可以使皮膚光滑細膩,還可起到補腎的作用。

◎五絲鴿蛋湯

材料:鴿蛋200克、香菇(幹)20克、火腿20克、冬筍20克、絲瓜20克、雞胸脯肉20克、雞油5克、味精2克、胡椒粉1克、精鹽10克、料酒20克。

做法:將鴿蛋用小火煮熟,去殼待用;將香菇洗淨,泡發,撕絲;冬筍泡發洗淨切絲;雞胸脯肉、火腿、絲瓜均洗淨切絲;將鍋置中火上,下清湯燒開,加入香菇、冬筍、絲瓜、火腿、雞脯肉絲、胡椒粉、料酒、鴿蛋氽熟;加味精、精鹽,淋上雞油即成。

功效:可補腎益氣、潤肺燥。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