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內科 > 中醫介紹胃潰瘍發病原因

中醫介紹胃潰瘍發病原因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祖國醫學認爲本病的病因有內因、外因或二者兼而有之所致。內因多與先天秉賦不足、胃脾虛弱、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陰陽異常等有關;外因多與飲食不節、嗜酒過度、寒邪直中脾胃等有關。或內外因合而致病。

中醫介紹胃潰瘍發病原因

祖國醫學對潰瘍病的病機認識:

1、胃脘痛:飲食不節、生冷飲食直接損傷脾胃,或稟賦不足,陽氣衰少,寒從內生,致胃脘疼痛;憂思惱怒,氣鬱傷肝,肝木失去柔順之性,橫逆犯胃,氣機不暢,胃失和降,發爲胃脘痛;或過食肥甘之品,溼從內生或肝鬱不解,久之化火化燥,亦可致胃脘痛。

2、吞酸:噯腐吞酸,有寒熱之分。古人云:“凡吞酸盡屬肝木,曲直作酸也。”劉河間認爲寒則陽氣不舒,鬱而爲熱,熱則酸矣;或飲食太過,胃脘填塞,脾氣不運而酸者,是怫鬱之極,溼熱蒸發,然總是肝氣所致,以治肝爲本。可見吞酸其病位在胃,其病源在肝。

3、嘈雜:嘈雜爲胃中飢嘈,或作或止。張景嶽對本症記述盡詳:“其爲病也,腹中空空,若無一物,似飢非飢,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胸膈懊惱,莫可名狀”。又說“其病因有胃熱、胃虛、血虛之不同。”

4、吐血便血:胃脘痛日久,久病入絡,脈絡受損則見吐血或便血。吐血由胃而來,多因胃中有熱,或肝鬱化火,脈絡損傷所致;便血多因脾胃虛弱,脾失統血之功能,或溼熱下注大腸損傷脈絡所致。

消化性潰瘍,屬中醫胃脘痛範疇。主要由於胃失和降“不通則痛”所致。病位在胃,但與肝脾二髒密切相關。肝氣易犯胃克脾,脾胃可互相累及。臨牀上肝多實,脾多虛,胃多氣滯血瘀。處方用藥時要根據肝、脾、胃之病機特點靈活施治。肝氣犯胃者,應掌握“治肝可以安胃”“忌剛用柔”的原則,做到疏肝不忘和胃,理氣慎防傷陰。脾胃虛寒者,溫中健脾,應注意不宜過用久用辛香溫燥之品。“酸甘化陰”法爲治療胃陰不足之大要,不可疏忽。無論是哪型胃脘痛之消化性潰瘍,久之,皆可入絡,形成瘀血阻絡,故久病之潰瘍病,化瘀通絡,理氣止痛不可忘記。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