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鼻黏膜變異與過敏性鼻炎

鼻黏膜變異與過敏性鼻炎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筆者在近10年間對每一個患者進行鼻黏膜檢查,採用鼻額鏡對光反射仔細觀察,發現患者與正常人鼻腔內下鼻甲黏膜差異很大,且鼻黏膜顏色及形態也有多種改變,由此筆者認爲該病的病因不單純屬常規的肺、脾、腎陽虛,受風寒、花粉、塵土、蟎蟲、異味等刺激而發作;其發病也不是以寒冷的冬季爲主要季節,而以春夏秋3季爲多。由此可知,該病的病因是錯綜複雜的,它以臟腑功能失調,或氣血不足,陰陽失衡,清氣不升,或微循環不暢,致鼻黏膜失養,形成鼻腔黏膜下鼻甲變異,從不同顏色和不同形態的改變,分辨鼻黏膜的變異,有利於辨證,可更有效地給予治療。經總結我將鼻黏膜的改變分爲6種類型。這6種類型均屬本虛標實,內外結合的病因發病,而風邪又是誘發的主因之一。鼻甲黏膜暗紅或紫色

鼻黏膜變異與過敏性鼻炎

本型多數患者由於遺傳因素或腎氣不足,不能溫煦,或情志抑鬱,肝膽鬱滯,致邪毒侵襲,肺氣耗傷,餘邪滯留,氣滯血行受阻,自主神經平衡失調,副交感神經興奮增高,而致神經過敏性鼻炎。此類患者以中年女性爲多,長年性發作,但春秋季節更爲多見。如遇情緒波動可突然發作,其症狀消失或緩解也快。症見鼻癢噴嚏頻作,清涕粘性分泌物量多,眼癢流淚不能自控。檢查可見鼻黏膜下鼻甲失去正常紅潤而成暗紅或紫色、黏膜肥大。可伴有喉癢、胸脅脹滿、胸悶煩躁、頭昏腦脹、腰痠背痛,或肢涼、夜尿多、少腹隱痛,經行量少、色暗或成塊,舌胖暗,脈弦細。治以疏肝補腎,活血養血,祛風利竅,調節全身臟腑功能,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環。處方選用逍遙散、通竅活血湯、金匱腎氣丸爲主加減:柴胡、荊芥、防風、細辛、蟬蛻、烏梅各6g,當歸、川芎、辛夷各10g,山茱萸、茯苓各12g,白芍15g。

鼻甲黏膜蒼白及淡白色(或鼻甲黏膜萎縮)本型多數患者由於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胃納不香,脾失健運,氣血不足,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肺脾氣虛無力敷布水津,水溼上泛鼻竅而清涕直流,涕清不粘濁,受風邪、塵土、蟎蟲、異味刺激鼻、咽、眼黏膜及整個上呼吸道黏膜,使鼻癢連及眼、咽、耳道。噴嚏流涕晨起更甚。此類患者以中青年爲多,可長年發作,但以春秋爲多見。檢查可見鼻黏膜下鼻甲蒼白或淡白萎縮。可伴乏力,氣短,身體瘦弱,皮膚乾燥,或胸悶,哮喘,怕冷,舌淡胖,脈濡緩。治以培土生金,散風利竅。處方選用玉屏風散、八珍湯爲主加減:黃芪30g,白朮、當歸、茯苓、辛夷、蒼耳子各10g,訶子、升麻、蟬蛻、防風、白芷、炙甘草各6g。

鼻甲黏膜淡紅色及粉紅色本型患者由於陰陽兩虛(以肺腎陰虛爲主),氣血不足,清氣不升,鼻黏膜得不到正常氣血充養,受風邪過敏原的刺激。使鼻癢連及咽喉、耳內,噴嚏流涕連綿,鼻黏膜逐漸形成肥大、色淡紅或粉紅,嗅覺遲鈍。可伴有疲乏,食少,脘脹,咽乾,喉癢,頭暈耳鳴,或顴紅煩熱,手足心熱,舌淡紅少苔,脈細。此類患者以中年人爲多。治以祛風通竅,滋陰養血,攝津固表;久病不愈,加活血化瘀,有利於改變鼻黏膜的血液循環,加快恢復正常。處方選用荊防敗毒散、百合固金湯、六味地黃湯加減:生地、熟地、山茱萸、當歸、川芎各12g,百合15g,黃芪30g,辛夷10g,烏梅、荊芥、防風、柴胡、炙甘草各6g。

鼻黏膜下鼻甲灰暗及灰藍色本型多數患者由於長期患有慢性消化道疾病,或病久體虛,風寒內襲,肺脾腎陽損,氣滯血行不暢,臟腑清氣不升,致鼻黏膜變異;或肺氣無力敷布水津,水溼上泛鼻竅,鼻黏膜受過敏原的刺激,引起過敏性鼻、咽、眼、耳癢,噴嚏流涕清稀量多。此類患者以中老年爲多,可長年發作,但以春秋換季時發作更爲多見。檢查可見鼻黏膜下鼻甲灰暗、或灰藍色。可伴有喉癢咳嗽,乏力,動則氣短,胃納欠佳,易腹瀉,食後腹脹,腰痠怕冷,頭暈,耳鳴,或口中異味,舌淡胖、苔薄白、脈濡緩。治法:疏散風寒,溫肺腎,升脾陽。處方選用溫肺止流丹、補中益氣湯、右歸丸加減:細辛、荊芥、升麻、訶子、肉桂各6g,辛夷、白朮、當歸、制附子各10g,黨蔘、山茱萸、茯苓各12g,熟地、鹿角霜各15g,黃芪30g。

鼻黏膜下鼻甲紅潤腫脹(充血水腫)本型患者由於本虛標實,肺脾虧損,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溼熱內生,鬱困脾胃,運化失健,清氣不升,濁陰不降,復感風熱,或風寒外襲,鬱而化熱,肺失清肅,邪熱循經上犯鼻竅,蒸灼鼻黏膜;或受花粉、蟎蟲等過敏原的刺激而引發鼻黏膜下鼻甲紅潤水腫,鼻癢酸脹,噴嚏流涕,涕色清中帶稠量多。此類患者以中青年爲多,以春夏兩季發病多見。少部分患者伴鼻出血,怕風;如邪熱經久不消,可致中鼻道息肉樣變,檢查可見鼻黏膜下鼻甲充血水腫。伴有咽乾、喉癢,胸悶或哮喘,腹脹,口中異味,脣舌乾燥,便幹,眼及皮膚癢,舌淡紅而胖、苔薄膩或微黃,脈緩或浮數。治法: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健脾化溼。處方:選用普濟消毒飲、參苓白朮散加減:桑葉、升麻、柴胡各6g,殭蠶、地龍、桔梗、生甘草各10g,牛蒡子、赤芍、連翹、板藍板、薏苡仁、太子參各15g。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