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藥品 > 黃褐斑偏方

黃褐斑偏方

來源:歐巴風    閱讀: 5.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醫治療黃褐斑的偏方

1.肝鬱氣滯

黃褐斑偏方

【臨牀表現】皮損爲淺褐色至深褐色斑片,大小不定,邊緣不整,呈地圖狀或蝴蝶狀,對稱分佈於目周、顏面,可伴脅肋胸痞,煩躁易怒,納谷不香,女子月經不調,經前斑色加深,兩乳作脹,舌苔薄白,脈弦滑。

【食療藥膳】消斑湯:絲瓜絡10克,白茯苓10克,殭蠶10克,白菊花10克,珍珠母20克,玫瑰花3朵,紅棗10個。煎濃汁飲用。

檳榔露酒:檳榔、陳皮各20克,青皮、玫瑰花各10克,砂仁5克,冰糖適量,黃酒1500毫升。上諸藥與酒同置鍋內,蓋嚴,文火蒸20—30分鐘,濾除藥渣後貯存備用。

2.肝脾不和

【臨牀表現】皮損多爲慄皮色、地圖狀斑片,邊緣不整,對稱分佈於兩顴、目下、鼻周、口周,伴胸脘痞悶,兩脅作痛,腹脹便溏,婦女經血不調,舌苔白膩,脈弦滑。

【食療藥膳】香附茯苓雞:香附15克,茯苓15克,枳殼10克,金橘餅20克,雞1只。雞洗淨後去髒雜,把香附等放入雞腹中,隔水蒸熟,去藥渣。

3.勞傷脾土

【臨牀表現】皮損爲灰黑色斑片,狀如蝴蝶,對稱分佈於鼻翼、前額、口周,邊緣模糊,自邊緣向中央逐漸加深,伴短氣乏力,腹脹納差,或素有痰飲內停,舌質淡,舌苔膩,脈弦滑。

【食療藥膳】紅顏酒:紅棗120克,核桃肉120克,杏仁30克,蜂蜜100克,酥油70克,白酒1000克。將杏仁泡去皮尖,煮四五沸曬乾,與核桃肉、紅棗分別搗碎,用白酒將蜜、油溶開入瓶,將前3藥入酒內浸泡7日後取出。

地黃苓桂酒:乾地黃、茯苓、桂心、乾薑、澤瀉、川椒各100克,白酒3000毫升。諸藥和酒一起放入鍋中,煎煮至沸,取出放涼備用。或將上藥放入酒中,密閉浸泡15—20天。

五白糕:白扁豆50克,白蓮子50克,白茯苓50克,白菊花15克,白山藥50克,麪粉100克,白糖100克。將前5味洗淨,烘乾,磨成細面,與麪粉調勻,加水和麪,或加鮮酵母令其發酵,發好後揉入白糖,上籠武火蒸30分鐘,出籠後切成塊狀。

4.腎水不足

【臨牀表現】皮損爲黑褐色斑片,大小不定,形狀不規則,邊緣清楚,多以鼻爲中心,對稱分佈於顏面,伴頭眩耳鳴,腰痠腿軟,五心煩熱,男子遺精,女子不孕,舌質紅,少苔,脈細數。

【食療藥膳】豬腎山藥粥:豬腎1對(去筋膜、臊腺,切碎),粳米200克,山藥100克(去皮切碎),薏苡仁50克,鹽、味精適量。將切碎的豬腎燙去血水後,與山藥、薏苡仁、粳米加水適量,小火煨爛成粥,加入適量鹽及味精,分頓食用。

核桃豆漿:核桃仁30克,牛奶200克,豆漿200克,黑芝麻20克,白糖適量。將核桃仁、芝麻放入小石磨中,邊倒邊磨,磨好後,均勻倒入鍋內煎煮,再加入牛奶、豆漿,煮沸後加入少量白糖。

固本酒:生地黃、熟地黃、麥冬、天冬、茯苓、人蔘各30克,白酒1600毫升。上諸藥與酒同置於鍋內,蓋嚴,文火蒸20—30分鐘,濾除藥渣備用。

查看詳情

治療黃褐斑的民間偏方

胡蘿蔔汁

將鮮胡蘿蔔切碎榨汁,取10~30ml,每日早晚洗完臉後塗抹,待幹後洗淨。此外。每日喝一杯鮮胡蘿蔔汁,可美白肌膚。

山楂橘皮飲

用山楂、橘皮適量,加水共煮,待涼,用紗布濾渣後,取汁加蜂蜜調用。

幹柿子

幹柿子功效潤心肺、去黑斑,每天都吃,久之則有效。適用於面部雀斑及黑斑。

茯苓餅

茯苓餅也有健脾除溼的功效,能減輕面斑。每日早晚隨餐進食1~2片。

殭蠶牽牛膏

白殭蠶和白牽牛等份,加入烊化的凡士林中,攪拌成膏狀,每日外搽3次,可治療黃褐斑。

山楂橘皮飲

用山楂、橘皮適量,加水共煮,待涼,用紗布濾渣後,取汁加蜂蜜調用。

檸檬汁

將檸檬攪汁,加蜂蜜水適量飲用。檸檬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鈣、磷、鐵等。常飲檸檬汁不僅可美容養顏,還可抑制黑色素沉着,達到祛斑的作用。

西紅柿

每日喝一杯西紅柿汁或者常吃西紅柿,對預防斑點的生成、祛斑有良好作用。因爲西紅柿中含有豐富的谷胱甘肽,谷胱甘肽可抑制黑色素,從而使沉着的色素減退或消失。

查看詳情

中醫鍼灸治療黃褐斑

1、肝瘀氣滯:必須取任脈經穴

取行間、太沖、氣海、三陰交,兩組穴疏通氣血榮面祛斑。胸脅脹滿加章門,腰膝痠軟加腎俞。

2、腎虛火旺(肝腎陰虛)

取肝俞、腎俞、足三裏、關元、命門。(益精血,補肝腎)以上各穴補養肝腎調理氣血,養陰退斑。

3、脾虛溼阻

脾俞、腎俞、三陰交、足三裏。隨症取穴腹脹:下脘、氣海;便溏:天樞。

除此以外還在皮損部位針刺或圍刺主要是疏通局部氣血。還可以隨證加服六味地黃丸、加味逍遙丸等。1療程10次數每次20-30分鐘開始隔天一次。

查看詳情

黃褐斑按摩什麼穴位

1、三陰交: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10釐米,脛骨內側緣後方。

2、陰陵泉:位於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與陽陵泉相對,或當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3、地機:位於陰陵泉穴下10釐米。

4、膻中:胸前第四肋間隙與前正中線之交點取穴。

5、關元: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0釐米。

6、氣海:第3腰椎棘突下,旁開5釐米。

7、腎俞: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5釐米處。

8、足三裏:外膝眼下10釐米,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9、脾俞: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兩指寬處。

查看詳情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