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藥品 > 頭痛偏方

頭痛偏方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醫治療頭痛的偏方

1、燻蒸止痛法

頭痛偏方

用川芎15g,晚蠶沙30g,殭蠶20~30g,香白芷15g,將藥物共放入沙鍋內,加水5碗,煎至3碗,用厚紙將沙鍋口封住。

用法:視疼痛部位大小,於蓋紙中心開一孔,令患者痛位對準紙孔;滿頭痛者,頭部對準沙鍋口(兩目緊閉或用手巾包之),上面覆蓋一大方巾罩在頭部,以藥液散發的熱氣燻蒸,每天1劑,每劑用2次,每次薰10~15分鐘。適用於各種頭痛。

2、藥汁塗抹法

取鮮姜、蔥白各100g,洗淨,放瓷鉢內,加涼開水少許,搗爛取汁,用棉球蘸藥汁塗於太陽穴或前額,或頭痛部位,塗後可用手指輕叩塗藥部位,每天數次。

3、中藥塞鼻法

取川芎15g,白芷9g,冰片1g,細辛3g,羌活6g,共研極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依據患者年齡大小,取藥末3~6g,放在紗布上捲成條狀,左側頭痛塞右鼻,右側頭痛塞左鼻,全頭痛左右鼻交替使用。每天1~2次,連續5~7天。

4、塞鼻取嚏法

(1)防風、藜蘆、栝樓各等量研末,取少許搐鼻取嚏,此方適合一切頭痛。(2)雄精(雄黃中最佳品)1g,皮硝3g,川芎6g,白芷8g,乳香、沒藥各2g,共研細末,取少許搐鼻取嚏,痛止則停用。

5、貼太陽穴法

荊芥、穿山甲、白芷、螻蛄各9g,幹全蠍(去毒)、地鱉蟲、姜蠶各3g,牙皁5g,共研末,加冰片1g,用蜂蜜調勻,攤布貼兩太陽穴(晚貼早揭),每日1次。此方系清光緒頭痛劇烈時所用。

6、貼涌泉穴法

取吳茱萸適量研爲細末,米醋適量調爲稀糊狀,外敷於雙足心涌泉穴,每日換藥1次,7天爲1個療程,連續1~2個療程。本法上病下取,平肝潛陽,引熱下行,對高血壓頭痛、肝陽頭痛療效甚佳。

查看詳情

中醫治療神經性頭痛的食療偏方

藥膳1、丹地粥

組成:丹皮10g,丹蔘5g,山茱萸肉5g,熟地黃10g,大米50g。

用法:先將上述所有材料清洗乾淨,鍋內加水取汁,去渣備用,大米放入鍋內,加水熬粥,快熟時加入藥汁,可以分次食用。

藥膳2、芹菜根湯

組成:芹菜根60g。

用法:芹菜根加水煎煮,早晚各一次。

主治:適用與高血壓頭痛,高血脂。

藥膳3、遠志大棗湯

組成:遠志15g。

用法:每天煎1次,每次需加大棗7個,像煎中藥一樣早晚煎服,晚上服藥時把7個大棗吃掉。

主治:此方可治神經性頭痛。

藥膳4、棗仁煎百合

組成:鮮百合500克,酸棗仁15克。

用法:將百合用清水浸泡24小時,取出洗乾淨,棗仁炒後水煎去渣再加入百合煮熟,隨意飲服。

主治:對失眠頭痛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藥膳5、白菊花湯

組成:取白菊花200g。

用法:加水2000ml,煎沸後,倒入臉盆內,趁熱燻蒸頭部。將頭部置於離水面適宜的高度,蒙蓋毛巾(以防盆內熱氣外泄),至藥汁溫度降至體溫以下爲宜。薰蒸後防止受涼,一般1次就可見效。

主治:此方可治神經性頭痛。

查看詳情

中醫按摩治療偏頭痛

揉捏風池穴

風池穴位於頸後兩側枕骨下方,髮際的兩邊大筋外側凹陷處。一手扶住被按摩者前額,另一手用拇指和食指置於風池穴揉捏半分鐘,以局部酸脹爲佳。

按揉百會穴

百會穴位於兩耳尖連線與前後正中線交點。用拇指按壓百會穴半分鐘,先順時針方向按揉1分鐘,然後逆時針方向按揉1分鐘,以酸脹感向頭部四周發散爲佳。

按揉頭維穴

頭維穴位於頭前側,在兩側額角髮際向上約1指寬處。用兩手拇指同時順時針方向按揉頭維穴約1分鐘,然後逆時針方向按揉約1分鐘,以酸脹感向整個前頭部和兩側發散爲佳。

按揉角孫穴

角孫穴位於耳尖直上,與髮際交點處。用拇指或中指順時針方向按揉頭兩側的角孫穴約1分鐘,然後逆時針方向再按揉1分鐘,以頭部向兩側感到酸脹爲佳。

按揉率谷穴

率谷穴位於兩耳尖直上2橫指寬處。用拇指或中指順時針方向按揉頭兩側的率谷穴約2分鐘,然後逆時針方向再按揉約2分鐘,以頭部兩側感到酸脹爲佳。

查看詳情

中醫鍼灸治療頭痛

頭頂痛

屬厥陰經病,先從肝經論治,或針刺百會穴。

後頭痛

屬太陽經病。可以灸小腸經的後溪穴,治後頭痛、頸椎病、落枕和情志病。另外,膀胱經的京骨穴也可。

頭頸僵痛

可試試灸肺經的列缺穴,“頭項尋列缺”。

偏頭痛

來無影去無蹤的偏頭痛,多與三焦經有關。三焦經肘部的清冷淵、天井穴,以及手腕部的外關穴,都是偏頭痛的特效穴。三焦經是人體的“出氣筒”,在三焦經按摩或者刮痧,可有效調整內分泌失調,對調節長期情志病極爲有效,對各種頭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綜合症都有特效。

前額和眉棱骨痛

般屬於胃經的病症。從二三腳趾間的陷谷穴向內庭穴方向按摩幾分鐘即可緩解。另外,按摩脾經的公孫穴(絡穴治表裏病症),或者膀胱經的京骨穴也可有效緩解眉棱骨痛。

耳朵上部

若疼痛發生在頭兩側,即耳朵上部,就在膽經按摩,例如膽經的風池穴、陽陵泉穴等均可。

太陽穴痛

首先就可以按摩太陽穴,如果不能緩解,則可以按摩膽經的風池穴、陽陵泉。或者按摩胃經的頭維穴、陷谷穴,它同時對眉棱骨痛和頭痛如裹都有效。

一側頭痛

中醫理論中有所謂的“左肝右肺”之說,並由此會誘發一側的頭痛。經常出現左邊的偏頭痛一般跟肝血不足有關,這種現象在經期剛過的女性身上比較常見。有人提供了腎經的築賓穴(同時也是奇經八脈中陰維脈的郄穴,臨牀多用於及時緩解所出現的血癥,血虛當然也屬於血癥的一種),可以有效緩解左側頭痛的狀況。另外,肝血不足也可通過按摩肝經的曲泉穴(合水穴)來調理。如果經常出現的是右邊的偏頭痛,一般跟肺氣不降有關。可以通過按摩肺經的尺澤穴和腎經的復溜穴來調理。

腎虛頭痛

腎陰虛和陽虛都有可能誘發頭痛。腎陰虛頭痛,主要表現爲頭腦空痛,頭暈耳鳴,腰膝無力,舌紅脈細;腎陽虛頭痛,主要表現爲頭痛畏寒,四肢不溫,面色白,舌淡,脈沉細。無論陽虛還是陰虛,都可以通過經常按摩腎經的穴位復溜、太溪等得到改善。

查看詳情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