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中醫 > 三七(中醫)

三七(中醫)

來源:歐巴風    閱讀: 7.7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七(中醫)

名稱:三七

學名:Panax Notoginseng (Burk.) (英)Sanchi

拉丁異名:Panax pseudo-ginseng var. notoginseng (burkill)Hoo & Tseng,Radix Notoginseng

別名:開化三七、人蔘三七、田七、金不換、盤龍七。

產地:雲南,廣西,貴州,四川等省,但以雲南文山州和廣西靖西縣、那坡縣所產的三七質量較好,爲地道藥材。

來源:爲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的根。#p#副標題#e#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達60cm。根莖短,莖直立,光滑無毛。掌狀複葉,具長柄,3~4片輪生於莖頂;小葉3~7,橢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邊緣有細鋸齒。傘形花序頂生,花序梗從莖頂中央抽出,長20~30cm。花小,黃綠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爲5。核果漿果狀,近腎形,熟時紅色。種子1~3,扁球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入藥以身幹,個大,體重,質堅,表皮光滑,斷面灰綠色或灰黑色者爲佳。

生於山坡叢林下。現多栽培於海拔800~1000m的山腳斜坡或土丘緩坡上。雲南三七

採製:種後第3年冬季及夏末初秋採挖。去鬚根,曝曬至半乾,用於搓揉,再曝曬,重複數次,置麻袋中加蠟打光。

性狀:根圓錐形、紡錘形或不規則塊狀,長1.5~5cm,直徑1.2~2cm。表面灰黃色或棕黑色,具蠟樣光澤,有不規則細紋及少數橫長皮孔;上部有數瘤狀隆起的支根斷痕,頂端殘留根莖基。質堅實,擊碎後皮部與木部常分離;橫切面灰白色或黃棕色,皮部有棕色小點(樹脂道),味苦、微甜。

化學成分:含皁甙,主要爲人蔘皁甙Rb1、Rg1 、Rg2和少量人蔘皁甙Ra、Rb2、Rb和Re。此外,尚含黃酮甙、澱粉、蛋白質、油脂等。

性味:性溫,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於各種內、外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

       三七從藥用價值上分類

三七分爲 三七花、三七頭(三七粉)、三七根 這三類都是三七中藥用價值極高的

三七花:每年6`8月份採摘,是整珠三七中藥用價值最高的三七皁疳含量最高含量高達1 3%以上,當然年份越長的三七越好,如三年花,四年花等 主要用於降血壓、降血脂

三七粉:三七的頭磨成的粉,藥用價值緊次於三七花主要用於心腦血管疾病

三七頭:三七的根頭部,藥用價值緊次於三七花主要用於心腦血管疾病

三七根:植於三七土部,性味味苦澀,性涼。 功用主治理氣,收澀,消腫。治痢疾,腹瀉,喉炎,勞傷,跌打損傷,紅腫疼痛。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