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果農的無奈:膨大劑不用賣不掉

果農的無奈:膨大劑不用賣不掉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獼猴桃之鄉膨大劑氾濫

果農的無奈:膨大劑不用賣不掉

禁止使用“膨大劑”不是第一次了,然而,屢禁不止的背後,是農民難以摒棄的所謂“商品果”的標準。如果大小不達標,貴賤都無人問津,在市場需求的驅動下,“膨大劑”得以長期生存下來

“正常生長的獼猴桃,成熟之後大小應該和油桃差不多大小,重量在四五十克左右,如果水分和營養非常好,大的也可以長到100克。而蘸了藥的,大多數可以長到80克到140克左右,大的甚至超過200克。”陝西省周至縣一位果農對《法治週末》記者說。

6月5日,正處在“膨大劑”輿論漩渦中的中國獼猴桃之鄉周至縣,縣城的主要街道上掛滿了“禁止使用膨大劑,提升高品質量”、“增強果品質量意識,樹立周至獼猴桃對外良好形象”、“堅決禁止使用膨大劑,促進獼猴桃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大標語。 周至縣電視臺也時不時地插播縣政府關於禁止使用膨大劑的公告。離縣城十幾公里的馬召鎮,大紅標語依舊高高懸掛,一位果農卻告訴記者:“全村沒聽說誰家不用膨大劑,不‘蘸藥’不行,果實大小達不到‘商品果’要求,貴賤沒人要。”

膨大劑危害果樹

膨大劑的使用,雖然增加了產量,帶來了“效益”,但卻傷到了樹。

果農反映,剛開始使用大果靈的時候,不清楚用量,第一年瘋長之後,第二年樹就死了。後來,才逐漸摸清了大果靈的用量,讓果子增收的同時,樹還不至於死掉。孫興所在的村是縣裏的明星村,有縣政府搞的獼猴桃產業示範園。他告訴記者,多年種植獼猴桃總結出來的經驗證明:控制大果靈的用量,讓果子增產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果樹一般都會活着。

但是常年處於“超負荷”生產狀態下的果樹,還是發出了抗議。

最近幾年,獼猴桃樹出現了一種致命的病,當地俗稱“潰瘍病”。樹體流出紅色的汁液,然後迅速死掉。“儘管縣裏、市裏甚至省裏請了很多專家研究能治這種病的方法,但是一直都沒有成效。就像人得了‘癌症’一樣,現在的藥只能適當維持,但是無法根治。”孫興還介紹,這種病還可以在果樹之間相互傳染,一旦染病,必須從根部將樹鋸掉,然後拉走焚燒。如果沒有及時發現,液體或者病變樹體掉在地上,就會迅速傳染給周圍的樹。“不論大樹還是小樹都會得這種病,最近5年病樹很多,尤其是今年,更嚴重。”孫興說。“潰瘍病”到底與濫用膨大劑有無關係,目前尚無確定的結論。但是任何生物脫離了正常的生長軌跡都容易出現病變卻是個事實。縣城裏一位市民告訴記者,即使是本地人也不容易買到小果子,也沒有刻意去買過小果子,但是有一次去親戚家吃過那種蘸藥時漏過的小果,味道的確不一樣,更好吃。

政府向膨大劑妥協

孫興介紹,周至縣大範圍使用膨大劑不到10年的時間,最多的是近5年,政府一直都沒有停止過教育和打擊,但是效果並不理想。

當地一位村民介紹,在剛剛使用大果靈不久,大約是在2002年,縣政府曾經嚴厲地整治過一次,甚至各個機關都抽調人下去盯着,甚至把噴過藥的樹枝剪掉。周至縣獼猴桃貯藏協會會長姚宗祥說:“2002年我們可以說是基本上全軍覆沒,全縣的冷庫沒有盈利的。”政府2002年的嚴整收到了效果,當年,的確很多果農在這種政策下沒有使用膨大劑。但是問題出現了,收穫季節,沒有用過藥的果實由於達不到採購商“商品果”的要求而滯銷。  獼猴桃爛在地裏,甚至被成筐倒掉。絕望的村民最後拉着成車的獼猴桃來到政府門前靜坐。“獼猴桃倒在政府大門口,被踩來踩去。”

孫興對這次媒體曝光膨大劑一事表示了很大的擔心和不滿。孫興認爲,首先,農民不知道膨大劑到底有多大的害處,專家到現在也沒有明確說清楚;其次,周至縣周邊的戶縣、眉縣也在大面積種植獼猴桃,如果只在周至禁止使用膨大劑,果子的大小達不到“商品果”的要求,客商肯定會放棄周至市場而轉向其他市場。“這個時候記者這麼一寫,今年的市場很難說了。”

“不用藥”的典型是假的

縣城一位市民知道記者的身份後說:“你們可以報道,但是不是也報報農民有多辛苦?農民按照市場的需求種植,市場的任何波動,他們都是首當其衝承擔風險的人。政府如果管不了市場,如果能讓所有種植的地區都不用膨大劑也行,但是有的地方用,那麼不用的地方就會受不了。政府不能一味地宣傳政策,而不顧農民的死活。”

姜惠告訴記者,獼猴桃的打理非常辛苦,主要有四道工序最費力氣:鋤草、施肥、蘸藥、套袋。草得隨時除,施肥在三次左右,而後兩項工作則必須在果實的特定生長期內限時完成,有多少個果子就得重複多少次這個動作。另外,獼猴桃對土壤的含水量要求苛刻,“澇了旱了都會死”。

與生產“毒饅頭”的城市人不同,記者調查採訪過的村民大多表示不知道使用膨大劑是否對身體有害。而且沒有一個村民表示,會生產不蘸藥的桃子留給自己吃:“我們也吃(蘸藥的),吃的還都是賣不出去的畸形果、壞果。”

週一村,周至縣的“名村”,縣裏的示範基地所在地,國家授予周至縣的“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大牌子就醒目地豎在村裏。

幾天前有媒體報道,週一村400多戶農戶由於堅持不使用膨大劑,所生產的獼猴桃已經出口到多個國家。但是《法治週末》記者前往週一村暗訪得到的信息卻完全不同:“我們不蘸藥,是噴藥,大部分都得使膨大劑,不然市場不收。只有果商提前預定不用藥的果子的時候纔不用,今年有兩家果商在我們這定了這種果,價格高於大果,以彌補產量上的損失。”

舶來品被濫用

孫興告訴記者:“膨大劑上世紀八十年代被日本人研製,但是卻很快遭到日本政府的‘禁用’。後被引進中國,被廣泛應用到各種蔬果品類。獼猴桃是最近一些年才用。”

百度一下“膨大劑是什麼”看到這樣的文字:日本協和發酵工業株式會社於1985年首先開發cppu,但因cppu在促進細胞分裂和增大的同時,出現了畸形果、果品貯藏期變短等問題,日本未將該產品在生產中使用,我國的研究人員卻爭相恐後的引入,中國農科院果樹所80年代後期從日本引進,1992年農業部居然批了該產品。

“周至縣政府管得了周至的農民,但是我們使用的膨大劑卻主要來自成都和河南鄭州。周至縣就管不了了。而且膨大劑也不光用在獼猴桃上,還有很多作物都用,作用都是一樣的,如果要禁也不是隻禁獼猴桃,這需要國家出臺政策。”孫興說。

質檢部門僅對其檢測重金屬殘留和農藥殘留,對生長激素從未做過檢測。因爲即使檢測了,由於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檢測出來的數據也不能表明是否超標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