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英嬰幼兒食品被曝含鹽量高 同款國內標榜有機健康

英嬰幼兒食品被曝含鹽量高 同款國內標榜有機健康

來源:歐巴風    閱讀: 8.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原標題:英國一嬰幼兒食品被曝含鹽量高 同款國內有售標榜“有機健康

英嬰幼兒食品被曝含鹽量高 同款國內標榜有機健康
圖片來自網絡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李娜)標榜“有機、健康”的食品就一定健康嗎?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項新研究顯示,一些標榜“健康”的兒童食品含鹽量驚人,這其中包括一些英國知名幼兒食品品牌,如童之味(Kiddylicious)以及小碟子(Little Dish)的產品。

其中,一款小食每100克的含鹽量比加鹽薯片還要高。目前,英國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徹麗·希利(Cherry Healey)發起了一項活動,意在向消費者揭示兒童食品中的鹽含量。與此同時,徹麗還呼籲兒童食品品牌,爲嬰幼兒的健康着想,應確保其產品不含鈉。

風險增加

兒童攝入鹽分過多 將引發成年後諸多健康問題

希利在接受《每日郵報》採訪時表示,“爲人父母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儘管我們總想爲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但並不那麼容易。”

“當你被一個看起來很健康的品牌吸引,並且覺得產品擁有一切可靠的添加成分,並將其餵給孩子時,並不覺得有何不妥。但當你意識到這些產品與一包成年人薯片的含鹽量不相上下時,這真的很令人沮喪。”希利說,“我想幫助孩子們的父母找到可以信賴的食品,比如:原料種類少,食材簡單,不添加不必要的原料和有機標誌的食品。”

據瞭解,嬰兒攝取的鹽量每天應不超過1克,或合算成不超過0.4克鈉。而一至三歲之間的幼兒每天攝取鹽量可達2克,而2克的鹽還不到半茶匙。這一數據包括食物中天然存在的鹽(如麪包和奶酪),而不僅僅是添加到食物中的鹽。

希利敦促製造商,應避免爲三歲以下兒童的食品添加鹽。對嬰兒和幼兒來說,需要從飲食中攝取一定量鹽以保持神經、細胞和肌肉的健康。但母乳中存在少量的鈉,而嬰兒配方奶粉中也含有相似的鈉含量。

對孩子來說,特別是在12個月以下的兒童,飲食中只需要少量的鹽,因爲母乳中的鈉含量足以維持。如果嬰幼兒攝取過多的鹽,則有可能損害未成熟的腎臟。

此外,攝取過多的鹽可導致孩子偏愛鹹味食物,從而引發成年期後的一系列健康問題,如高血壓、中風以及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增加。

歐格妮(Organix)嬰兒食品的營養顧問弗蘭基·菲利普斯博士表示,“兒童應遵循低鹽飲食原則。針對成年人的鹹味零食鈉含量較高,對兒童來說完全不適合。嬰兒零食和含有一定量鹽的幼兒零食同樣如此。”

菲利普斯博士表示,鈉在某些食物中天然存在,但向食物中添加鹽可提供比幼兒所需要的量更多的鈉,因此非但不能提供營養,還有可能危害健康。隨着時間的推移,如果一個嬰兒或幼兒一直被餵食鹹味食品,他們會偏好鹹味食品,這會導致他們食用過多的鹽,甚至會他們長大成人後的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從營養需求的角度來看,爲兒童零食添加鹽、香草、香料和其他美味的調味劑毫無必要。”

公司說法

已減少含鹽量 脆棒不加鹽會過硬

童之味(Kiddylicious)的一位發言人表示,儘管超市仍然列出舊有的營養信息,但旗下產品Veggie Straws蔬菜脆棒的含鹽量最近減少了40%。據稱,目前這款零食每100克含有0.9克鹽,12克裝的產品含鹽0.1克。

這位發言人指出,“對於我們的兩種脆棒零食產品來說,都需要在最低限度的情況下添加鹽,以便確保產品適當膨化,使其適合幼兒。如果脆棒不添加鹽,則會變得過於堅硬,並存潛在窒息危險,這顯然是不可接受的。鹽作爲脆棒的功能性成分,其添加量很少。”

小碟子兒童食品公司(Little Dish)的發言人則表示,“與薯片不同的是,我們的Pop Pops零食是空氣填充的,我們只添加了少量的鹽,相當於1-3歲每日建議攝入量最大值的10%。”

中國落點

同款產品淘寶有售 每100克含鹽1.5克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通過搜索發現,童之味(Kiddylicious)蔬菜脆棒在淘寶有售,每袋12g裝,售價12.8元。消費者評論不乏諸如“寶貝很喜歡吃,一次能吃一袋”的留言。

然而,這款爲兒童設計的零食,每100克含鹽量高達1.5克。而報道中提到的成人食用的沃克斯加鹽薯片(Walkers Ready Salted crisps),其官網顯示每100克含鹽量爲1.4克,比這款嬰幼兒零食的含鹽量還略低。

淘寶店家在產品介紹中寫道,蔬菜脆棒“適合9個月以上寶寶,好味健康又安全,無添加無防腐,讓寶寶享受每一口食物原味,體驗真正有機食物的醇香。” 此外,產品的營養成分表下,則標出“食品中本身存在的鹽和糖分”的字樣,與該品牌發言人解釋產品添加鹽是爲了保證產品適當膨化的說法自相矛盾。

來源:法制晚報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