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中國將進行換頭術 換頭手術到底可行嗎

中國將進行換頭術 換頭手術到底可行嗎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全球首例頭部移植手術10個月內將在中國哈爾濱進行”,意大利神經外科專家賽吉爾·卡納維羅近日接受媒體採訪,再次將這一備受爭議的醫學課題拉入輿論旋渦。4月27日,奧地利德文雜誌《OOOM》刊登對卡納維羅的專訪,他披露稱,該手術的第一位患者將是中國人;哈爾濱醫科大學的任曉平教授將領導進行該手術,正式消息將由任教授的團隊發佈。2015年9月,《環球時報》記者曾對任曉平教授進行專訪。5月1日,記者嘗試聯繫任教授,但截至發稿,他並未接聽電話。

中國將進行換頭術 換頭手術到底可行嗎

“醫學革命”,《OOOM》4月27日以此爲題發表對卡納維羅的專訪。文章稱,4年前,當卡納維羅教授宣佈將進行首起人類頭部移植手術時,引發全球醫學界震驚。許多人質疑這一手術,認爲手術至少在未來的幾十年內不會成功。但他仍與美國、中國和韓國科學家合作,繼續該實驗計劃。他認爲,這項手術將是醫學上的里程碑,可以改變許多患者的生活。

卡納維羅稱,他的親密朋友、哈爾濱醫科大學教授任曉平未來兩個月將在中國舉行專門的新聞發佈會,宣佈該手術的具體日程。相關人員已經進行了很多類似實驗,取得了“將改變醫學軌跡的非凡成果”。他稱,任教授近期將在主流醫學雜誌上發表主要發現。

哈爾濱醫科大學新聞網5月1日發表消息稱,任曉平團隊研究成果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專欄高度評價。文章稱,任曉平團隊關於“小動物頭移植模型中預防供體腦缺血損傷設計”的突破性新進展,於日前發表在最新一期CNSNT雜誌上。據悉,哈醫大專家團隊在長達兩年多的動物模型建立中,在異體頭身重建的小動物模型的基礎上又建立了小動物的頭移植模型,而且不斷完善並改進設計,爲進一步開展大動物的臨牀前實驗奠定了基礎。

在採訪中,卡納維羅還證實了之前《紐約時報》的報道,因爲手術將在中國進行,早前曾志願接受該手術的俄羅斯男子、患脊髓性肌萎縮症的瓦列裏·斯皮裏多諾夫,將不會是第一位手術者。卡納維羅表示,現在有很多手術候選人,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志願者都希望自己能成爲第一個手術者。不過手術對候選人要求嚴格,依賴於身體的捐助者,必須在許多方面與接受者相兼容。第一起頭部移植的障礙比先前認爲的要少很多,手術過程將不超過72小時。

卡納維羅表示,頭部移植的重大難點是將切斷的脊髓連接起來,使神經再次控制身體和四肢。許多專家認爲不可能解決這個問題。但他表示,這個問題現在已經解決。爲了證明其可行性,他在2016年發表了實驗結果,聲稱修復了老鼠和狗嚴重損傷的脊髓。“根據目前所知,我們可以假設,一個新的時代將來臨,讓很多人看到希望。”

這一點引起媒體質疑。新加坡《聯合早報》5月1日稱,卡納維羅的想法不被主流醫學界認同,同行質疑他從不公開技術細節,並認爲他過於炒作而缺乏科學誠意。還有專家批評,如果卡納維羅的團隊掌握了修復脊椎的技術,就應該發展這項技術以治療癱瘓病人,而不是應用在備受質疑的“換頭”手術上。

爲什麼選擇中國?卡納維羅表示,中國有手術成功的最佳條件。爲了能與任曉平更好地合作,他每天都通過Skype與其溝通,5年來一直學習中文。他認爲,如果中國首先進行頭部移植手術,將證明中國也是醫學的領導者。中國人將贏得諾貝爾醫學獎,在成爲科學和技術的超級大國後,也將在醫學上成爲超級大國。他還宣稱,有望在未來3年掌握讓大腦冷凍病人復活的技術。他計劃“喚醒”美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的冷凍病人。

中國將進行換頭術 換頭手術到底可行嗎 第2張

卡納維羅的計劃在西方媒體受到大量質疑。美國“商業內幕”網站4月28日發文稱,在卡納維羅和任曉平團隊最新發表的實驗成果中,團隊合作進行了“白鼠換頭術”,將一隻小白鼠的頭安到另一隻大白鼠的背上,形成“雙頭鼠”,同時用機器將另一隻大白鼠的血液輸入“雙頭鼠”體內,維持其生命。實驗結果表明,14只雙頭老鼠平均存活36小時。

“科幻小說的場景”,德國新聞電視臺評論說,這種手術目前面臨無法逾越的技術屏障:怎樣修復和連接神經系統,怎樣恢復它們的功能。即使成功,手術對人心理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還是巨大的未知數。甚至還有媒體認爲,這是一種僞科學,把人當成了小老鼠。

任曉平教授2015年9月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曾表示,他將這項手術命名爲“異體頭身重建術”。手部和麪部移植確實積累了很多經驗,但對頭部中樞神經來說,不確定因素太多。他說,手術真的要做,也不會一兩個科學家說做就做。具體做不做,在哪裏做,取決於國家、法律,這是相關部門來探討的事情。“頭移植”是天大的難題,在這方面雖然存在爭議,但科學家不應迴避,這是一項嚴肅的課題、一個重大的前沿,不能當成兒戲來炒作。

延伸閱讀:換頭手術到底可行嗎

技術層面基本可行

對於換頭手術究竟是否可行,任曉平表示,與其他器官不同,人腦相對特殊,開展換頭手術主要面臨中樞神經再生、免疫排斥反應、倫理學等挑戰。

朱宏偉告訴記者,目前這一手術在技術層面基本是可行的,一方面,現在其他器官移植開展較多,這也爲腦部移植積累了很多“經驗”。有些器官移植手術已經比較成熟,如肝臟移植。像肺移植、心肺聯合移植等,國內外都開展了很多,手術面臨的排異情況與腦部移植是類似的。另一方面,免疫抑制類藥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提升也爲腦部移植的開展提供了保障。

雖然曾成功進行手移植手術,任曉平仍擔心,手部移植手術成功解決了排異反應的問題,但作爲一個特殊的複合組織,人腦包含中樞神經,現有免疫方案能否控制腦部排異反應,還需要進一步解決。

適合少數極端情況

在任曉平看來,如果這一手術能夠開展,也主要適用於少數極端情況。除了像瓦雷裏·多諾夫這樣的先天性肌肉萎縮患者(腦部發育正常,隨着年齡增長,肌肉逐漸萎縮,後期甚至呼吸困難)之外,嚴重外傷患者,尤其是高位截癱患者及部分癌症患者、因其他疾病導致多臟器衰竭的患者也適宜開展,“尤其是部分癌症患者,病情可能在經放化療等治療後發生轉移,如果未發生腦部轉移,換頭手術也是挽救生命的一種方法。”

中國將進行換頭術 換頭手術到底可行嗎 第3張

挑戰:脊髓連接後或致部分功能喪失

儘管如此,從技術層面看,換頭術仍面臨幾個技術難題。朱宏偉介紹,頭頸的順利連接是其中之一,骨骼、血管及肌肉的連接目前不存在技術問題,關鍵在於脊髓的連接,現在能夠部分實現,即結合後可能會喪失某些功能,這也是換頭手術最具挑戰性的地方之一。如何保證連接後肢體的運動、感覺、反射功能良好,這也是患者生活質量提高的根本。近年來通過膜融合劑和電刺激等技術誘導脊髓與腦神經傳導束生長連接,人機接口技術的大幅進步,已經可以使部分截癱患者站立行走,可以通過此渠道實現移植後的功能重建。

中樞神經可否再生

中樞神經的連接是換頭手術的另一個技術難題,“以前我們認爲中樞神經不可再生,但近五年的研究發現,在中樞神經系統中同樣可以找到神經幹細胞,這也證明中樞神經存在修復的可能。”朱宏偉介紹。

在任曉平看來,藉助幹細胞、電刺激、生物活性因子等手段,中樞神經有再生的可能,但目前還沒有取得最終的突破。

“換頭術的失敗率會比較高。”朱宏偉指出,換頭手術與組織配型類似,血型、白細胞抗原相似度高,存活率相對更高,如果兩者匹配度不高,手術成功率也會受影響。

倫理討論:換了頭,他究竟是誰?

如果換頭手術得以開展,隨之而來的倫理問題不可迴避。朱宏偉表示,在國內外,倫理問題都是換頭手術最具爭議性的問題之一,這關係到術後的這個人究竟是誰。“A的腦子與B的軀體相結合,作爲一個社會人,傳統觀點認爲意識由腦產生,軀體提供了支撐平臺。但近二十年中,醫學研究發現,軀體分泌的激素同樣會影響人的表達、情感等意識內容,我們究竟該怎樣界定接受換頭手術的患者?”如何建立倫理學上的秩序,這也是很有挑戰的。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