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抑鬱和抑鬱症是同一疾病嗎? 如何治療

抑鬱和抑鬱症是同一疾病嗎? 如何治療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抑鬱和抑鬱症是同一疾病嗎? 如何治療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爲主要臨牀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牀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爲;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爲慢性。

抑鬱和抑鬱症是同一個疾病嗎

人們在生活中會經歷一些糟糕的境遇,諸如死亡、失去工作、身患重病等,會讓人感到悲傷或失望,但這種抑鬱情緒並不必然演變成抑鬱症。有一個方法可以判斷這些情緒是否是抑鬱症的症狀,那就是看這些抑鬱會不會持續時間很長,能否被其他事物的發生引開注意力,以及遇到開心的事情後,是不是能消除悲傷。如果持續兩週以上出現情緒低落、抑鬱悲觀、注意力難以集中或做什麼事都覺得沒意思等現象,就需要有所警惕了,最好儘早前往精神心理專科諮詢,排查是否得了抑鬱症。

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是抑鬱症的一大特點。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些抑鬱症患者並沒有明顯的抑鬱情緒,而是表現出各種各樣的身體不適症狀,如睡眠障礙、乏力、食慾減退、腹脹或腹瀉、胃痛、體重下降、心慌胸悶、噁心嘔吐、性慾減退、陽痿等,具有這些非典型抑鬱症狀的患者特別容易被誤診。因此,當患者出現身體不適,經詳細檢查沒有發現相應的器質性病變時,應警惕是否是抑鬱症所致,儘快到精神心理專科求診。

抑鬱症有哪些症狀表現

1.心境低落。主要表現爲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鬱悲觀。輕者悶悶不樂、無愉快感、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鬱心境有晨重夜輕的節律變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礎上,患者會出現自我評價降低,產生無用感、無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常伴有自責自罪,嚴重者出現罪惡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現幻覺。

2.思維遲緩。患者思維聯想速度緩慢,反應遲鈍,思路閉塞,自覺“腦子好像是生了鏽的機器”,“腦子像塗了一層糨糊一樣”。臨牀上可見主動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聲音低沉,對答困難,嚴重者交流無法順利進行。

3.意志活動減退。患者意志活動呈顯著持久的抑制。臨牀表現行爲緩慢,生活被動、疏懶,不想做事,不願和周圍人接觸交往,常獨坐一旁,或整日臥牀,閉門獨居、疏遠親友、迴避社交。嚴重時連吃、喝等生理需要和個人衛生都不顧,蓬頭垢面、不修邊幅,甚至發展爲不語、不動、不食,稱爲“抑鬱性木僵”,但仔細精神檢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鬱情緒。伴有焦慮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頓足或踱來踱去等症狀。嚴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極自殺的觀念或行爲。消極悲觀的思想及自責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發絕望的念頭,認爲“結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種解脫”,“自己活在世上是多餘的人”,並會使自殺企圖發展成自殺行爲。這是抑鬱症最危險的症狀,應提高警惕。

4.認知功能損害。研究認爲抑鬱症患者存在認知功能損害。主要表現爲近事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反應時間延長、警覺性增高、抽象思維能力差、學習困難、語言流暢性差、空間知覺、眼手協調及思維靈活性等能力減退。認知功能損害導致患者社會功能障礙,而且影響患者遠期預後。

5.軀體症狀。主要有睡眠障礙、乏力、食慾減退、體重下降、便祕、身體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慾減退、陽痿、閉經等。軀體不適的體訴可涉及各臟器,如噁心、嘔吐、心慌、胸悶、出汗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的症狀也較常見。病前軀體疾病的主訴通常加重。睡眠障礙主要表現爲早醒,一般比平時早醒2~3小時,醒後不能再入睡,這對抑鬱發作具有特徵性意義。有的表現爲入睡困難,睡眠不深;少數患者表現爲睡眠過多。體重減輕與食慾減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數患者可出現食慾增強、體重增加。

抑鬱症如何治療

許多抑鬱症患者抗拒藥物治療,認爲自己患的是“心病”,寄希望於心理治療。其實,抑鬱症病因複雜、症狀表現多樣,對輕度的抑鬱症患者來說,也許單純的心理治療就可以解決問題,對中重度抑鬱症患者來說,作用是有限的,必須同時合併藥物治療。患者不要過分擔心藥物副作用,只要嚴格按醫囑用藥,一切都是可控的。即使服用了抗抑鬱藥物,也不意味着終身依賴藥物,醫生會根據實際需要確定什麼時候停止服藥。

當然,藥物治療並非首選和唯一選擇,藥物治療結合心理治療、康復治療的綜合治療纔是抑鬱症治療的最有效方法。心理治療、康復治療的作用在於減輕、緩解患者抑鬱症狀,改善服藥依從性,矯正由於抑鬱症帶來的新麻煩,使患者最大限度達到心理社會功能、職業功能康復,協同抗抑鬱藥維持治療,預防復發。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