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保健養生 > 崴了腳處理不當會導致哪些疾病

崴了腳處理不當會導致哪些疾病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哎呀!崴腳了!”很多人都曾有過崴腳的經歷,大部分人在受傷之後,認爲揉一揉、休息一下即可。殊不知,崴腳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常見病,由於很多人對此不重視和缺乏急救知識,時日一長落下後遺症。對此,解放軍458醫院骨科主任李裕標博士提醒,小小崴腳可致大麻煩,而牢記急救知識可防患上後遺症。

崴了腳處理不當會導致哪些疾病

不重視留下後遺症

前幾天,27歲的李輝在打籃球時,一不小心崴腳了,當時很痛走不了路。第二天,踝關節水腫無法着地,他只能坐輪椅到醫院拍片,顯示骨頭沒有受傷。李輝對醫生描述稱,他近兩年經常崴腳,可能前後達10次之多,這次傷得最重。以前每次崴腳之後,他最多就是抹點正骨水、紅花油之類的,甚至就不理它,反正過幾天就能一拐一拐地走路了。

“李輝屬於踝關節習慣性扭傷,主要是他受傷後不重視和缺乏急救知識,導致踝關節位置的韌帶鬆了,容易受傷。”李裕標主任表示,踝關節扭傷是常見的疾病,正是因爲“常見”,所以很多人在思想上不重視,認爲無關緊要,結果導致了一些後遺症。

據李裕標主任介紹,輕、中度的踝關節扭傷,可能會因韌帶鬆弛易致反覆扭傷,出現以下讓人感到不適應的種種症狀:因天氣變化出現痠痛;因站立過久走路會痛;持續力量差、關節穩固性等。而踝關節骨折,可能會導致後果嚴重的創傷性關節炎、甚至殘廢。

李裕標主任認爲,踝關節損傷只要早期進行合理處理,絕大部分均能完全恢復正常,不會留下後遺症。因此,增加一些關於踝關節損傷的日常保健常識和急救措施,減少其發生率以及病損率均有重要意義。

專家表示,日常生活中,踝關節受傷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四種:一是運動前準備不充分,關節沒有活動開;二是鞋子過大或過小;三是在明顯高低不平的訓練場地上跑、跳時注意力不集中;四是夜間走路,可視度差一些,“踩空”的可能性增大。而受傷一般分三種:一是輕度受傷,主要表現是受傷後踝關節活動時疼痛,不能繼續進行高強度活動;二是中度受傷,主要表現是傷後出現踝關節疼痛、腫脹、皮下淤血,不能負重或行走;三是重度受傷,主要表現是傷後出現踝關節疼痛、腫脹、皮下淤血外,還可出現關節畸形,不能進行主動活動。

不要隨便推拿和按摩

李裕標主任提醒道,腳踝關節是最容易扭傷的關節,一旦扭傷,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痛”,這時候要馬上停止運動,受傷的腳踝關節儘量不要走動,切記不要隨便推拿和按摩,避免足部有不當受力,影響復原或再次扭傷。

很多市民懂得冷敷,以減少傷處的腫脹,但是也有很多人在冷敷之後,很快又改用熱敷或用熱水來促進傷口的癒合,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現代醫學認爲,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受傷以後,一般建議前24小時應當用冷敷而不是用加溫的辦法治療。李裕標主任解釋說:“因爲如果受傷處溫度高了,會使流到傷處的血液增加,使傷處腫痛加劇;如傷處有小血管破裂,則會增加出血量,使血腫吸收困難,延緩恢復過程。”

李裕標主任建議,冷敷要講究方法,一般在受傷後,每一至兩小時使用冰袋冷敷20至30分鐘,冰袋與皮膚之間最好用毛巾、繃帶之類的東西隔開。如果沒有冰袋,直接用桶裝冷水泡踝關節也有一定幫助。不冷敷時,儘可能把腳擡高,可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踝部腫脹。高幫鞋和繃帶能有效地幫助固定,減少局部用力和有效防止再次受傷。

“腳踝扭傷的治療,不僅要在第一步急救上下功夫,更要查準受傷程度並跟進治療,輕中度治療需要藥物治療,一般是2周左右就能返回跑、跳了,重度治療就需要專業的手術或理療治療了。”李裕標主任表示,跟進檢查最好找專業的醫生檢查判斷,排除是否畸形、骨折,可避免嚴重後果。

李裕標主任建議,腳踝受傷後,應在第三日起每日進行2~3次熱敷或用熱水燙腳,每次約30分鐘,同時做腳的伸、屈、繞環、外展等動作,促使血液循環加速,恢復受傷關節的正常動作幅度。當疼痛和腫脹消失之後,就可以進行關節功能康復鍛鍊,但強度不宜過大,運動量也要適可而止。在訓練之餘,適量加強大腿、小腿、腳腕的肌肉、韌帶的力量練習,以全面增強身體素質,將促進受傷關節機能的迅速恢復。有條件的,應徵求醫生的意見,看是否需要理療和其他治療。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