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母嬰 > 父母須知 兒童發低燒別亂用降溫藥

父母須知 兒童發低燒別亂用降溫藥

來源:歐巴風    閱讀: 9.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難免生病發燒,很多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輩的人,一看到小朋友發燒,就要給他吃降溫藥,甚至帶去醫院打吊針降溫,生怕孩子發燒造成什麼嚴重的後遺症。但小朋友如果發燒,需要視不同的情況來選擇有針對性的降溫方式。

父母須知 兒童發低燒別亂用降溫藥

我們都知道人體的體溫是有一個正常的波動的,體溫低於38℃屬於低熱,體溫在38℃到39℃之間屬於中度發熱,體溫在39℃~41℃之間屬於高熱高燒。偶發的38℃以下的低熱對人體是一種保護,不用過度緊張,家長們可以用這幾種方法去給孩子降溫,不要過度迷信吃藥打針。

1、用退熱貼:退熱貼是很常見的寶寶退燒產品。孩子發熱時只要在額頭或其他大血管走行部位貼一張,即可達到物理降溫的效果。退熱貼之所以能發揮降溫作用,主要是由於其內含高分子水凝膠,利用物理原理將熱量集中到膠狀物中,再通過水分汽化帶走熱量,對局部降溫來實行輔助退熱。此外,退熱帖中所含的一些天然藥物如薄荷、冰片等也有一定清涼降溫作用。

2、溫溼敷:用溫水敷能幫助孩子散熱,操作也很簡單,準備30℃左右的溫水,將寶寶的衣服解開,毛巾打溼,用溫水毛巾上下搓揉寶寶的身體,毛巾溫度低了以後重新換水再揉搓,保持10分鐘左右。

3、冷敷:可以將家裏的冰塊取出,用密封塑料袋裝好,再注入一些冷水,密封袋口,外面裹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如果家裏有現成的冰袋也可,使用時放冰箱冷凍,由凝膠狀態變成固體後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寶寶身體各處。

 

父母須知 兒童發低燒別亂用降溫藥 第2張

4、擦酒精: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寶寶發燒可以借用酒精擦浴來幫助退燒。藥店購買的95%酒精取一份,加兩份溫水攪拌均勻備用;如果是75%的酒精,加的溫水量與酒精相同,假如手邊沒有酒精,也可以用60°的白酒代替,使用白酒時,可以用一份白酒加2/3份水來調和,也可以加冰塊來增加降溫效果。使用時用紗布或者小毛巾蘸溼後擦拭寶寶的身體,一般是血管分佈比較多的部位,比如頸部、腋窩、大腿根部等等,這些部位血液循環快,血管表淺,容易散熱。塗擦時按照一定的順序,由上至下,從左往右,用拍擦的方式進行,擦至皮膚微微發紅,注意擦過的身體部位的保溫。動作要快,每次5-10分鐘即可。擦拭中要避開寶寶的頭面部、腹部、腳底以及胸前心臟部位,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5、喝溫水:給小朋友多喝溫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實用,一方面可以促進體內的代謝,另一方面大量補充水份可以利尿,也能帶走部分熱量,有助於退燒。

小朋友發燒時,可以選擇使用物理降溫的方式儘快給他退燒,如果使用了物理降溫的方式,體溫持續不退,就應該及時送醫就診,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寶寶發燒可以採用什麼藥

孩子發燒不超過38.5℃,建議只用物理降溫,但如超過38.5℃或孩子有驚厥史,要及時用退燒藥。父母最好選用對乙酰氨基酚(百服寧、泰諾林等)、布洛芬(美林等)這兩款兒科醫生使用最廣,臨牀安全性較高的藥物。

父母須知 兒童發低燒別亂用降溫藥 第3張

這兩類退燒藥雖屬兩種不同類型,但作用都是解熱鎮痛。服用時,需注意兩者劑型的差別:對乙酰氨基酚類的百服寧、泰諾林等有滴劑、口服液、咀嚼片三種劑型;布洛芬類的美林,對兒童只有滴劑和口服液兩種劑型。1歲之前的嬰兒,最好用滴劑,因爲滴劑藥物濃度小、刺激性小。

在滴劑的用量上則要按體重選擇。一般6~11個月的嬰兒,對應體重爲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燒藥。12~23個月的嬰兒,體重在8.1~12公斤左右,吃1.5滴管。

2歲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燒藥。再大一點的孩子可用片劑,這種像餅乾一樣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會拒絕服用。此外,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退燒藥,對患兒刺激性和副反應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類藥,對胃部刺激較大,不建議使用。

用藥過程中,家長要注意給孩子服用一類退燒藥的時間別太長,發燒超過兩天最好換用另一類藥。服用泰諾林和百服寧,一天不能超過4次,每次間隔最少4小時。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