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母嬰 > 哺乳期注意事項

哺乳期注意事項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哺乳期八個常見誤區

1、生氣時餵奶:媽媽生氣時或剛生完氣就餵奶,會讓寶寶吸入帶有毒素的奶汁而中毒,輕者生瘡,重者生病。

哺乳期注意事項

2、運動後餵奶:中等強度以上的運動體內會產生乳酸,乳酸瀦留於血液中使乳汁變味。因此,乳母只宜從事一些溫和運動,運動結束後先休息一會兒再餵奶。

3、睡臥哺乳:忙碌一天後到夜間,特別是後半夜寶寶要吃奶時,朦朦朧朧中給孩子餵奶,很容易發生危險。哺乳媽媽無論有多累,都應該象白天一樣坐起來餵奶,餵奶時光線不要太暗,要能夠清晰地看到孩子的皮膚顏色。餵奶以後要豎抱並輕輕拍背,待寶寶打了“奶嗝”後再放下。稍觀察一會兒,如果安穩入睡再關掉亮燈。

4、餵奶時逗笑:寶寶吃奶時若因逗引而發笑,可使喉部的聲門打開,吸入的奶汁可能誤入氣管,輕者嗆奶,重者可誘發吸入性肺炎。

5、餵奶期減肥餵奶期減肥可導致乳汁質量下降,對寶寶健康不利。

6、定時餵奶:現主張“按需哺乳”,即每當嬰兒啼哭或母親覺得應該餵哺的時候,即抱起嬰兒餵奶。一般經過一段時間便漸漸會形成嬰兒自己的一定規律。

7、上班期間只能斷奶:儲存母乳不僅讓寶寶有幸繼續享用母乳,還可保持媽媽乳汁分泌,防止漲痛。擠奶可用擠奶器或手擠。擠出的奶應放在經消毒的、並有密封瓶蓋的玻璃或塑料瓶內。最理想的是使用母乳儲存袋,國內市場也有賣。儲存狀態乳汁室溫可保存12小時。

8、一次只喂一邊:一次只喂一邊,乳房所受的刺激減少,泌乳自然也就減少了。爲此,每次哺乳應儘量兩邊都喂。即使寶寶吃了一邊乳房的奶水就飽了,媽媽也應排空另一隻乳房。

哺乳期如何避孕

哺乳期第一次恢復性生活時就應該採取避孕措施,選擇避孕方法的原則應爲:

(1)不影響乳汁分泌;

(2)適合婦女產後生理如月經未復潮、陰道分泌較少等特點;

(3)男方應多承擔責任,以男用避孕法爲主。

可選用的方法

(1)宮內節育器:產後應早放,最好在產後42天檢查時即放置。

(2)避孕套:陰莖套和陰道套。

(3)陰道藥環、皮下埋植劑、長效甲孕酮避孕針。這些都是不含雌激素的避孕藥,不影響乳汁及乳兒發育,產後42天就可以開始用。

(4)避孕栓及陰道泡騰片。

不宜用的方法

(1)自然避孕法:沒有正常月經,無法計算。

(2)複方避孕藥(針):避孕藥中的雌激素對乳汁影響最大,不但使乳量減少,而且使其中營養成分降低。

(3)陰道避孕藥膜:因屬水溶性薄膜,哺乳期陰道較乾燥,膜不易溶化完全,精子的藥釋放不充分,容易引起避孕的失敗。

哺乳期要注意什麼

新媽咪們越來越開始重視母乳餵養,母乳的作用也深入人心了,但是如果出現以下七種情況,則馬上停止母乳餵養,否則對寶寶有害而無益,下面來看看是哪七種情況吧?

母乳餵養是指用母親的奶水餵養嬰兒的方式。有研究顯示,用母乳餵養的嬰兒發育更爲健康。但是堅持母乳餵養,媽媽的身體必須是健康的,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媽媽就應該暫時或完全停止母乳餵養。

1、患傳染病時

媽媽患有嚴重傳染病時不能餵奶,以防傳染給寶寶。如媽媽患有肝炎、肺病時,就必須停止母乳餵養。

2、服藥期間

媽媽患病(如感冒、發燒等)不得不服用藥物時,應停止哺乳,待病癒停藥後再喂。但應注意每天按餵哺時間把奶擠出,保證每天泌乳在3次以上。擠出的母乳也不要再餵給寶寶吃,以免其中的藥物成分給寶寶帶來不良影響。

3、患有消耗性疾病時

如患心臟病、腎病、糖尿病的媽媽,可根據醫生的診斷決定是否可授乳。一般情況下,患有上述疾病但能夠分娩的媽媽,就能夠哺乳,但要注意營養和休息,根據身體情況適當縮短母乳餵養的時間。

4、患有嚴重乳頭皸裂和乳腺炎時

媽媽患有嚴重乳頭皸裂和乳腺炎等疾病時,應暫停哺乳,及時治療,以免加重病情。但可以把母乳擠出餵哺寶寶。

5、進行放射性碘治療

由於碘能進入乳汁,有損寶寶甲狀腺的功能,應該暫時停止哺乳,待療程結束後,檢驗乳汁中放射性物質的水平,達到正常後可以繼續餵奶。

6、接觸有毒化學物質或農藥

有害物質可通過乳汁使嬰兒中毒,故哺乳期應避免接觸有害物質及遠離有害環境。如已接觸者,必須停止哺乳。

7、運動後

人在運動中體內會產生乳酸,乳酸滯留於血液中會使乳汁變味,寶寶不愛吃。據測試,一般中等強度以上的運動即可產生此現象。故肩負哺乳重任的媽媽,只宜從事一些“溫和”運動,運動結束後先休息一會兒再餵奶。

母乳不足或牛奶不夠,可加用米粉作爲補充來餵養嬰兒。但有些父母只用米粉餵養嬰兒,這是不妥的。

米粉,顧名思義就是以大米爲主要原料製成的食品。其中成分:79%爲碳水化合物,5.6%爲蛋白質,5.1%爲脂肪及B族維生素等。嬰兒在生長階段,最需要的是蛋白質,米粉中含有的蛋白質不但質量不好,而且含量少,不能滿足嬰兒生長髮育的需要。

如只用米粉類食物代替乳類餵養,會出現蛋白質缺乏症。具體表現爲:生長髮育遲緩,影響嬰兒神經系統、血液系統和肌肉成長,而且抵抗力低下,免疫球蛋白不足,容易生病。長期用米粉餵養的嬰兒,身高增長緩慢,但體重並不一定減少,反而又白又胖,皮膚被攝入過多的糖類轉化成的脂肪充實得緊繃繃的,醫學上稱爲泥膏樣。但這些孩子外強中乾,常患有貧血、佝僂病,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

有些父母,在新生兒期便加用米粉類食品就更爲不合適。胰澱粉酶要在嬰兒4個月左右才達到成人水平,所以3個月之內的嬰兒不應加米粉類食品。3個月以後適當喂些米粉類食品,但不能只用米粉餵養,即使與牛奶混合餵養也應以牛奶爲主,米粉爲輔。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