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內科 > 兒童患進食障礙症 有什麼表現

兒童患進食障礙症 有什麼表現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進食障礙在兒童期是一類頗受家長及醫師重視的問題,其中導致兒童患上進食障礙症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爲父母的縱容、溺愛、不加節制的滿足孩子的需求引起的。其中想要判斷兒童是否患上進食障礙症,可以通過一些症狀來判斷。接下來將爲大家介紹進食障礙症的表現及治療進食障礙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兒童患進食障礙症 有什麼表現

兒童患進食障礙症有什麼表現?

1、貪食

貪食症是指發作性、不能自控地在短時間內大量進食。

這類患者有難以遏止的攝食慾望,至少每週發作兩次,每次均大量進食,若得不到進食機會便心慌意亂,坐立不安,訴述強烈的飢餓感。有的患者每天進食7~8次以上。由於能量過剩,患者體態多肥胖。

這類患者女性多於男性。然而也有患者怕自己發胖,常以引吐、導瀉或間斷進食等方式來消除進食過多引起的肥胖,但往往事與願違,許多人越禁食,越吃得多,反而越肥胖。

2、偏食

偏食是指小孩只喜歡吃某些食物,而不吃另一些食物。

小兒偏食與家長和周圍人的飲食習慣,以及大人日常對食物的評論在小孩心理上留下的好惡印象有關。如有的家長自己就有嚴重的偏食習慣,甚至把自己的喜好強加給孩子。還有些家長只重視給孩子補充蛋白質,而忽略了含微量元素和維生素豐富的蔬菜和水果。

造成小孩偏食的另一原因是家長不懂兒童營養的基本知識,爲孩子準備的膳食很單調,單調的食物多次重複,對兒童的神經系統造成不良的刺激,即便是小孩愛吃的食物,吃得過多,也會產生厭惡感,從而造成偏食。

3、異食癖

異食癖是指持續性的咬食非營養性物質,如泥土、污物、石頭及紙片等,可導致鉛中毒、腸梗阻、腸道寄生蟲病等併發症。

這類患者常伴有其他形式的精神異常,多見於精神發育遲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腸道寄生蟲和微量元素缺乏者也可出現短期異食行爲。青春期前後的青少年可能出現異食,例如有的學生,每天放學回家,總是先抓一把生米在口中咀嚼,吃得津津有味,似乎不吃便周身不適或情緒不安。但過了青春期以後,這種異食行爲便可自動消失。

4、厭食

厭食是食慾抑制的嚴重形式。小兒厭食的發生與內外環境的影響有關。如正在進食時,發生一些不快的事或聽到不愉快的聲音,可引起食慾抑制,甚至厭食。

最突出的是,在兒童和少年中存在一種嚴重的以厭食爲特徵的進食障礙,在臨牀上稱爲神經性厭食。這是一類故意節食使體重明顯減輕的進食障礙。

這種毛病最常發生於青少年女性。起初,患者擔心自己身體發胖,有的人身體已明顯消瘦時還以爲自己太胖,因而主動控制自己的食量,或採取過度運動、引起嘔吐、腹瀉等方式以減輕體重。嚴重時可使體重減輕25%以上,最終引起營養不良、代謝和內分泌障礙。儘管本病的確切病因不明,但許多學者認爲心理社會文化因素與本病有明顯關係。這可能與近幾十年來青少年盲目地追求苗條有關。

兒童患進食障礙症 有什麼表現 第2張

進食障礙怎樣治療?

1、瞭解進食障礙的原因

(1)、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在進食障礙的發生、發展、維持和康復中都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2)、社會文化因素:現代社會文化觀念中,把女性的身材苗條作爲自信、自我約束、成功的代表。所以青春期發育的女性在追求心理上的強大和獨立時很容易將目標鎖定在減肥上。而媒體大力宣傳減肥的功效,鼓吹極致身材人人皆可擁有,也讓追求完美、幻想極致的女孩更容易陷進去,從而更加容易患上進食障礙問題。

(3)、個體因素:包括生物學因素和個性因素。

生物學因素是指在進食障礙患者中存在一定的遺傳傾向(家族中罹患進食障礙和其他精神類障礙的人多於正常人羣)和部分腦區的功能異常;個性因素是指進食障礙患者中常見典型的人格特點——追求自我控制、追求完美和獨特;愛幻想,不願長大等。在青春期即容易表現出自主性和依賴性的強烈衝突,引發進食的問題。

2、及時預防

涉及到一級、二級、三級預防的範疇。

一級預防包括積極的健康教育——營養學的知識,健康的審美導向,培養積極的自我肯定、積極的人際關係,控制減肥藥的廣告和銷售等。

二級預防包括普及進食障礙的知識,增強基層醫療機構識別和轉診進食障礙的能力。

三級預防包括增強專科醫院識別、診治進食障礙的能力。

3、飲食保健

(1)、少吃零食。

(2)、節制零食和甜食。

(3)、多食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4)、通過食療也可以增強食慾,消除厭食。如用薏苡仁熬粥,或是把山藥炒食或蒸、熬粥,燉肉時選擇性加入山楂、砂仁、白朮、白蔻、黃芪或黨蔘等。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