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體檢 > 捕捉疾病信號 預防大腸癌

捕捉疾病信號 預防大腸癌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腸癌日趨年輕化

捕捉疾病信號 預防大腸癌

據有關統計數據,我國年齡小於30歲的大腸癌患者約佔大腸癌總數的12.1%,是發達國家1.08%的12倍。作爲全國規模最大、無痛內鏡檢查最多的內鏡診療中心,中山醫院發現的30歲以下青年人大腸癌呈逐年增多之勢,最小患者年僅8歲。

據姚禮慶教授介紹,與老年病人相比,青年人大腸癌具有早期病例少、惡性程度高、確診時間長、轉移比例高等特點。一般青年患者從有不適到醫院求醫、直至被確診,往往需要5至10個月,直接導致了病情的延誤。在確診的青年人大腸癌中,分期在三期或四期的患者近80%,而20歲以下的患者,幾乎全部是病入膏盲的晚期,且惡性程度極高。在確診的青年患者中,分化最差的粘液腺癌佔半數以上,是老年患者的5至6倍。許多患者在發現便血後,大多輕描淡寫地以痔瘡施治,直到發生急性腸梗阻導致腹痛、或是等到腫瘤轉移到別處後才如夢初醒,卻悔時已晚。

大腸癌誤診率高

姚禮慶指出,醫生滿足於已發現的如痔瘡、息肉等良性疾病,而未予作進一步檢查;或是隻注重表面症狀,缺乏對病史的細緻瞭解和全面分析。其根源還在於醫患雙方都過分依賴年齡因素,患者自身不夠重視,而醫生則缺乏對青年人大腸癌的應有認識和警惕。

誤診率高,使患者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直接導致許多青年病人英年早逝。目前,我國青年人大腸癌的5年生存率僅爲16.7%,手術切除率僅爲30%左右,明顯低於同病種老年病人。

體檢預防大腸癌

姚禮慶認爲,要做到大腸癌的早診早治,年輕人應摒棄僥倖心理,發現問題及時到醫院作直腸指檢、鋇劑灌腸和結腸鏡檢查。隨着無痛內鏡技術的發展,以往令人望而生畏的結腸鏡檢查已不再可怕,有望使青年人大腸癌的早期診斷率大大提高。同時,廣大醫務工作者要練就火眼金睛,切不能以年齡作爲疾病的判斷基準而喪失警惕。只要醫患都繃緊這根弦,就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從而提高青年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質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