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體檢 > 教你讀懂大便常規化驗單

教你讀懂大便常規化驗單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便常規在臨牀上常被簡寫爲“大便Rt”,正常小兒糞便由已消化的和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殘渣、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細菌、無機鹽和水分等組成。糞便檢查對了解消化道及肝、膽、胰等器官有無炎症、出血、寄生蟲感染等疾病,瞭解胰腺及肝膽系統的消化與吸收功能狀況有重要參考價值。其檢查內容主要包括:一般性狀檢查、顯微鏡檢查、化學檢查、細菌學檢查。

教你讀懂大便常規化驗單

一般性狀檢查

主要包括:大便的量、顏色與性狀、氣味、寄生蟲體以及結石的檢查。正常兒童大多每天排便2~3次,嬰幼兒排便的次數相對增多。大便的量隨吃的食物的多少、種類及消化器官功能狀態而異。若糞便量明顯增加說明胃、腸、胰腺有炎症或功能紊亂而致消化吸收不良。正常兒童大便排出時爲黃褐色成形軟便,嬰兒糞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糊狀便,久置後顏色可加深。兒童大便呈綠色粥樣或水樣變時,常見於各種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瀉,如急性胃腸炎、食物中毒、僞膜性腸炎等;黏液性或膿血性便見於痢疾、潰瘍性結腸炎、腸炎等。凝乳塊便,見於嬰兒乳汁消化不良、嬰兒腹瀉等;米湯樣便見於霍亂、副霍亂等;黑便及柏油樣便多見於上消化道出血,服用活性炭、鉍劑、口服鐵劑以及食用較多動物血、肝等也可排出黑便;白陶土樣便最常見的爲阻塞性黃疸。正常糞便因含蛋白質分解產物而有臭味,當患慢性腸炎、胰腺疾病時常有惡臭,阿米巴腸炎時呈血腥臭味,脂肪及糖類消化或吸收不良時糞便呈酸臭味;服用驅蟲劑後於糞便中肉眼即可分辨蛔蟲、蟯蟲及絛蟲等較大蟲體或其片斷;應用排石藥物後,糞便中可見到膽石、胰石、胃石、糞石等。

顯微鏡檢查

主要是尋找細胞、寄生蟲卵、細菌、原蟲,並觀察各種食物殘渣以瞭解消化吸收的功能。正常糞便中不見或偶見白細胞,當中性粒細胞增多時,可見於小腸炎、結腸炎等。嗜酸性粒細胞較多時,常見於過敏性腸炎,腸道寄生蟲病。正常糞便中無紅細胞,當出現紅細胞時,可見於腸道下段炎症或出血,如: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直腸息肉等。僞膜性腸炎時,糞便中還可見到腸黏膜上皮細胞。正常糞便中的食物殘渣系已消化的無定行細小顆粒,僅可偶見澱粉顆粒和脂肪小滴等未充分消化的食物殘渣。當大便中見到大量澱粉顆粒、脂肪小滴時,常見於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時。

化學檢查

主要包括潛血檢查、膽色素檢查。當大便潛血爲陽性時,見於胃腸道惡性腫瘤、傷寒、潰瘍病、肝硬化等的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當大量進食動物血、肉類時可出現假陽性。膽色素檢查主要包括糞膽紅素檢查和糞膽原與糞膽素檢查。當糞膽素和糞膽原爲陽性時可見於溶血性黃疸和肝性黃疸;當糞膽紅素爲陽性時可見於溶血性黃疸和阻塞性黃疸,但是在嬰幼兒因正常腸道菌羣尚未建立,使膽紅素未被或來不及被腸道細菌還原時,糞便呈深黃色,膽紅素定性試驗呈陽性。

細菌學檢查

主要是腸道致病菌的檢查,大腸桿菌、厭氧菌和球菌是糞便中主要的正常菌羣,當致病菌爲陽性時,常見於細菌性痢疾、傷寒、腸結核、急慢性腸炎等。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