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關注我們身邊的艾滋病

關注我們身邊的艾滋病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西班牙閉幕的世界艾滋病大會,標誌着全球防治艾滋病的鬥爭又掀開了新的一頁。專家估計中國大陸2001年底已有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約85萬人,且年增長40%以上。防治艾滋病已成爲我們刻不容緩的任務。本文擬就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某些“熱點”做一些初淺的介紹。

關注我們身邊的艾滋病

艾滋病研究的熱門話題一“輔助受體”

隨着艾滋病的流行,近年有關的科學研究也在不斷髮展。無論是在病原學、流行病學、致病機理、診斷方法、治療和預防諸方面都取得不少進展。目前關於HIV感染的“輔助受體”就是重要的研究熱點之一。

一般認爲HIV通過CD4受體感染人體淋巴細胞、單核巨噬細胞等而導致發病。近年發現輔助受體如CCR5、CXCR4等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CCR5是HIV早期感染單核巨噬細胞的主要輔助受體,但它的△32基因突變對嗜M HIV感染有天然抵抗力。中國人的CCR5-△32等位基因突變率(0.12%)明顯低於美國白人(約10%)和歐洲、中東人(約5%),導致中國人有可能更易感染HIV且艾滋病的進展較快。另外,CCR2b-64I突變和CXCR4配基SDF1-3′A突變等也對HIV的感染和病程有影響。目前科學工作者正在研究各種輔助受體的阻斷劑來抵抗HIV感染靶細胞,如阻斷CCR5的AOP-PANTES、阻斷CXCR4的Met-SDF-1等;各種細胞因子調節輔助受體的表達,如干擾素β、白細胞介素2、4,還有細胞內抗體、核酶等,這些抗HIV的新方法不久將有可能用於臨牀實踐。

最近,湘雅二醫院艾滋病實驗室的專家們研究發現中國新生兒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分泌CCR5的配體RANTES和MIP-1α的能力明顯低於成人,導致對HIV更易感且有更多併發症。據此提出了對中國的感染HIV母親分娩的新生兒應針對性地採取免疫調節的新方法,爲阻斷艾滋病母嬰傳播尋找新的對策。

抗艾滋病治療的新進展

治療艾滋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抗病毒治療。目前已批准用於臨牀的抗HIV化學藥物有三大類共17種,即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8種、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3種和蛋白酶抑制劑6種。其中在我國目前用得較多的有惠妥滋(ddI)、賀普丁(3TC)、賽瑞特(d4T)、雙肽芝(AZT+3TC)、維樂命(奈韋拉平)、施多寧(地拉韋定)和佳息患(印地那韋)等。高效抗逆錄病毒療法(HAART)是將上述3大類藥物按各種搭配的聯合用藥,其目標是把HIV在體內的複製壓低到檢測不到的程度,並提高CD4細胞的數量以重建患者的免疫力。HAART療法不僅使艾滋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下降,而且大大提高了HIV感染者的生活質量。這種療法還能有效地減少許多機會性感染,使血液和生殖道中的病毒量下降,即使血體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的機會明顯下降。但HAART療法存在有付作用和耐藥性的問題,而且價格昂貴。我國政府經過努力,今年已將HAART的藥費由原來每月7000多元降到了2000多元,給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帶來了福音。

另外,近年國內外還開展了抗艾滋病的基因治療和免疫治療。用反義RNA或者核酶治療HIV感染,或使用治療性DNA疫苗,都能取到一定的效果。隨着不斷的研究改進,相信不久的將來應可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加強對青少年的性觀念性行爲教育勢在必行

艾滋病在我國已進入快速增長期,其它性傳播疾病也發展很快。統計表明我國艾滋病性病的感染者大多數是15-29歲的青少年,近年我國青少年的性觀念和性行爲較前了發生很大的變化,因此青少年已成爲實施艾滋病性病的預防工作和健康教育的重要對象。

國內其它省市的研究顯示約2%-30%的大學生有過性經歷。湘雅二醫院艾滋病實驗室的專家今年對長沙地區四所高校的理、工、醫、文科各專業在校大學生(18-22歲)進行了匿名抽樣調查。在825份有效答卷中,同意婚前性行爲、多性伴、同性性行爲和商業性性行爲的分別佔被調查大學生的51.5%、36.6%、11.0%和16.9%,顯示我市大學生的性觀念中存在着傳播艾滋病性病的高危因素。在隨後對長沙地區五所中等專業學校的理、工、醫、農、文科各專業在校學生(16-19歲)的匿名調查中,520名(205名男生,315名女生)被調查的中專學生中同意婚前性行爲、多性伴、同性性行爲和商業性行爲的分別佔32%、29%、7.2%、15.2%。特別令人關注的是有19名男生(9.3%)和17名(5.4%)女生承認已有過性經歷,更有人已發生生殖道感染。

無可諱言,目前在社會上的失學少年和待業青年中部分人已有各種高危性行爲,但大中學生畢竟是我國青少年的主體和“精英”,他們的性觀念和性行爲將成爲影響整個社會控制和預防艾滋病性病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爲此,我們認爲對長沙大中學生進行性觀念性知識教育和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緩。有關方面應儘快制定相應的措施和課程。同時性觀念教育應結合長期的人生觀、世界觀教育進行,並配合開展學校周邊和社會大環境的改造,爲我們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而積極努力。

同性性行爲和艾滋病

不潔性交是傳播艾滋病性病的主要途徑,目前全社會都在爲反對異性亂交和商業性性行爲而努力。但曾幾何時,同性性行爲作爲更可怕的艾滋病傳播方式而突顯出來。同性性行爲包括同性戀(即只和同性別的人發生性關係)、雙性戀(既和同性又和異性發生性關係)和偶遇性同性性行爲(指在沒有異性時偶與同性發生性關係)。國內的多次調查發現:我國人口中約有3%~4%爲同性戀者,包括各種職業者和大中學生。如加上雙性戀者和偶遇性同性性行爲者,男性人口中曾有過同性性行爲者可能達到調查對象的10%以上。目前在全國部分大城市包括長沙市,都已發現有同性戀的集體活動場所如酒巴、迪廳,北京等地更有公開活動的浴池和公園等。

調查顯示:我國男性的同性性行爲具有初次性行爲發生較早(平均18歲)、多性伴(平均10人以上)、不潔性交(口交、肛交等)、無保護性性行爲(多數人不戴“套”)和商業性行爲(同性賣淫)等各種高危性性行爲,是明顯的艾滋病性病的易感者。同時由於他們還有大量異性性行爲(其中一部分人已結婚),又將其感染快速地擴大到更大範圍的人羣。1996年北京市的調查顯示HIV感染者中將近一半有同性性行爲,而2001年多個城市調查發現男性同性性行爲者中,HIV陽性率已達到5.8%,即高於全國平均HIV陽性率的100多倍。

近年來我國已在部分男性同性戀人羣中開展性衛生和“防艾”教育,進行了一些干預工作,並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總的來講,針對這一特殊人羣的教育和干預還很不夠,同時還受到許多傳統觀念和偏見歧視的困擾,因此我們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和法學、新聞、醫衛各學術界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採取更多切實有效的措施,爲實現我國預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宏偉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