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中醫治療腫瘤有哪些誤區

中醫治療腫瘤有哪些誤區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西醫結合綜合療法是我國癌症防治的一個重要的特色。但是,由於對中醫疾病診療的理念方法缺乏瞭解,有些患者走入了中醫治癌的誤區內。

中醫治療腫瘤有哪些誤區

誤區一 補藥治癌

即使無效亦無大礙

某些保健品廣告,把並無實際療效的保健食物吹噓成抗癌的靈丹妙藥,誤導病人長期食用,耽誤病情。很多病人在接受手術、放化療後,身體虛弱需要補養,但是補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針對氣、血、陰、陽的虛損,分別採取補氣、養血、滋陰、溫陽的方法進行調理。如果病人不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有可能在陰虛、血虛的狀態下應用溫陽、益氣藥物,在氣虛、陽虛的情況下應用滋陰、養血藥物,導致藥不對症,對病人不利。

有人認爲,扶正中藥可提高人機體的免疫功能,達到抑制腫瘤的目的。但腫瘤存在免疫逃逸現象,就是說一旦發生免疫逃逸,即使扶正藥物將人體內免疫活性細胞的數量和質量都調節到正常狀態,免疫系統也無法產生對腫瘤細胞的有效攻擊。體外試驗證明,治療腫瘤常用的扶正中藥如黃芪、黨蔘、枸杞的提取物與腫瘤細胞共同培養,並沒有發現對腫瘤生長有直接的抑制作用,相反,有些扶正中藥對體外培養的腫瘤細胞的增殖還有促進作用。由此看來,扶正也是雙刃劍。

誤區二 無計可施

把中醫當成救命草

對腫瘤的治療中醫藥應全程參與,可我們接診的部分患者處於復發或轉移的癌症晚期,已無法進行手術、放療或化療,病人身體很虛弱,而之前並未經過中醫治療,這時再吃中藥是沒有好處的。

癌症確診後,如果能夠手術、放療或化療,則應該在西醫規範化治療的基礎上,應用中藥減輕有創治療對身體的損傷。在抗腫瘤治療後的康復期,持續用中藥進行調理,維持機體的陰陽平衡,有防止腫瘤復發、轉移的效果。如果到了疾病的最後階段,把中醫當成最後的救命稻草,希望通過中醫起死回生,這種想法不太現實。

誤區三 西醫治癌

中醫只能調節減輕症狀

在癌症確診的初期和進展期,絕大多數人都把現代醫學作爲首選的治療方法,這是對的。但中醫藥不僅能夠調節和減輕症狀,也能在控制病竈、抑制腫瘤發展、降低腫瘤標誌物等方面發揮作用。

一般中醫的特點是起效較慢,力量偏弱,作用比較持久。對於發展緩慢、毒性不大的腫瘤,或是復發轉移的病竈微小、毒力偏低的腫瘤,用中藥能穩定或縮小病竈,阻止腫瘤標誌物的增長。實踐證明,對於惡性程度偏低、病竈發展不快、腫瘤標誌物上升勢頭不強的惰性生長腫瘤,如部分胸腺癌、部分老年非小細胞肺癌、腹腔黏液腺癌,甚至是小細胞肺癌,中醫藥都有控制疾病進展的作用,而且中藥毒副作用不大,病人能維持較高的生活質量。

誤區四 不看西醫

用偏方驗方治大病

幾年前,一位患乳腺癌的演員堅持不看西醫,希望通過單純中醫治療解決問題,最終不幸去世,這一事件引發網上熱議。癌症是複雜的疾病,需要採取綜合治療,如果迷信偏方,尤其是用一些有毒性的藥物,是有危險的。

對於絕大多數癌症,單純的手術、放療、化療尚不足以徹底解決問題,同樣,中醫藥單打獨鬥也不可能成爲殺手鐗。部分病人迷信偏方、驗方,長期用含有蜈蚣、全蟲、斑蝥、獨角蓮、馬錢子等毒性較大的偏方,甚至在西醫手術、放療、化療等有創治療期間也不間斷,結果導致對人體正常功能的嚴重損傷,不僅起不到治療作用,反而加重病情。

清熱解毒、以毒攻毒的中醫治療方法,在病人正氣充、腫瘤病竈存在、放化療不宜的情況下可以有選擇地使用,但一定要密切觀察病人的肝、腎、心等臟器的功能。

誤區五 忌口發物

吃了腫瘤復發轉移

一些癌症患者認爲,長了腫瘤或做了手術後,無鱗魚、牛羊肉、海鮮、蔥薑蒜等食物都不能吃,因爲這些都是發物,會加速病情發展,導致腫瘤復發,其實這並沒有科學依據。

很多患者在生病和做完手術後體質虛弱、營養不良,更需要及時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加快康復。否則會延誤身體恢復,給下一步的治療帶來困難。

癌症病人應該恢復正常的飲食,不應過分忌口。某些飲食上的限制,只需遵循一般的、有科學依據的規則,如合併糖尿病的病人,應注意主食及含糖食物的限制;服用中藥的同時最好不飲茶,但與中藥間隔1到2小時後喝茶就沒問題,主要是避免茶的成分與中藥成分的反應而影響療效;過敏體質的人,吃鮮活海產品要注意避免發生過敏反應;化療期間脾胃虛弱、容易腹瀉的病人應注意少吃生冷食品。總之,腫瘤病人更該注意膳食營養的平衡,不可盲從於並無科學依據的“忌口”。

誤區六 中藥無毒

長期用沒問題

癌症是一類慢性病,需要長期的觀察,長期的中醫藥調理。與化學藥相比,中藥的毒副作用相對較小,但並不等於無毒。有些常用於腫瘤治療的中草藥,雖然在傳統的中草藥方書中並未列入有毒中藥的範疇,但這些藥物在臨牀觀察中被證實對心、肝、腎等臟器有損傷,長期用會出現明顯的毒副作用。比如馬兜鈴酸能造成腎小管大量喪失,導致腎衰竭。已知或懷疑含有馬兜鈴酸的藥材有馬兜鈴、關木通、青木香、漢防己、細辛、尋骨風、白英等。此外,北豆根、番瀉葉、虎杖、苦蔘、土貝母、白頭翁、蘆薈、益母草、厚朴、補骨脂等中藥也有腎毒性,長期使用有致腎功能損傷的風險。長期、超量使用何首烏會導致中毒性肝炎。天花粉有腎毒性和肝毒性,可導致腎臟、肝臟損害。附子對心臟有毒性。

因此,長期進行中藥調理的腫瘤病人,在用藥的同時應定期複查心、肝、腎的功能,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調整藥物。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