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藥品 > 香薷

香薷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香薷

別名:小香薷、野蘇麻、香薷草、香戎、香茸、香葇。

香薷

性味:味辛;性微溫。

歸經:入肺、胃經。

入藥部位:脣形科植物江香薷或華薺苧的帶根全草或地上部分。

香薷的用法用量

用法:煎服,3~9g。

炮製:揀去雜質,用水噴潤後,除去殘根,切段,曬乾即得。

香薷的功效作用

功效:發汗解表,化溼和中,利水消腫。

主治:風寒感冒,水腫腳氣。

香薷的禁忌

表虛者忌服。

香薷的配伍

①治脾胃不和,胸膈痞滯,內感風冷,外受寒邪,憎寒壯熱,身體疼痛,肢節倦怠,霍亂嘔吐,脾疼翻胃,中酒不醒,四時傷寒頭痛:香薷(去土)二兩,甘草(炙)半兩,白扁豆(炒)、厚朴(去皮,薑汁炒)、茯神各一兩。上爲細末。每服二錢,沸湯入鹽點服。(《局方》香薷湯)

②治霍亂吐利,四肢煩疼,冷汗出,多渴:香薷二兩,蓼子一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溫服,日三。(《聖濟總錄》香薷湯)

③治霍亂腹痛吐痢:生香薷(切)一升,小蒜一升(碎),厚朴六兩(炙),生薑十兩。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得吐痢止,每服皆須溫。(《救急方》香薷湯)

④治暴水風水氣,水腫,或瘡中水,通身皆腫:幹香薷一斤,白朮七兩。上二味搗術下篩;濃煮香薷取汁,和術爲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夜四、五服,利小便極良。夏取花、葉合用亦佳。忌青魚、海藻、菘菜、桃、李、雀肉。(《僧深集方》香薷術丸)

⑤治舌上忽出血如鑽孔者:香薷汁服一升,日三。(《肘後方》)

⑥傷暑(暑天臥溼當風,或生冷不節,頭痛發熱,轉筋,乾嘔,四肢發冷等)。用香薷一斤、厚朴(薑汁炙過)、白扁豆(微炒)各半斤,銼散。每服五錢,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冷定後服下。連進二服,很有效。此方名“香薷飲”。方中的扁豆,可用黃連(薑汁炒)代替。

⑦水腫:香薷五十斤,銼入鍋中,加水久煮,去渣再濃煎,濃到可以捏丸時,即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藥量可以逐日加一點以小便能暢爲愈。此方名“香薷煎”。又方:香薷葉一斤,水一斗,熬爛,去渣,再熬成膏,加白朮末七兩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湯送下。此方名“深師薷術丸”。

⑧心煩脅痛。用香薷搗搗汁一、二升服。

⑨鼻血不止。用香薷研累,水沖服一錢。

香薷的各家論述

1.《本草衍義補遺》:“香薷有徹上徹下之功,治水甚捷。肺得之則清化行而熱自下。又大葉香薷治傷暑,利小便。濃煎汁成膏,爲丸服之,以治水脹病效。《本草》言治霍亂不可缺也。”

2.《本草綱目》:“世醫治暑病,以香薷飲爲首藥,然暑有乘涼飲冷,致陽氣爲陰邪所遏,遂病頭痛發熱惡寒,煩躁口渴,或吐或瀉,或霍亂者,宜用此藥,以發越陽氣,散水和脾。若飲食不節,勞役作喪之人傷暑,大熱大渴,汗泄如雨,煩躁喘促,或瀉或吐者,乃勞倦內傷之證,必用東垣清暑益氣湯、人蔘白虎湯之類,以瀉火益元可也。若用香薷之藥,是重虛其表而又濟之以熱矣。蓋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藥,如冬月之用麻黃,氣虛者尤不可多服,而今人不知暑傷元氣,不拘有病無病,概用代茶,謂能闢暑,真癡人說夢也。且其性溫,不可熱飲,反致吐逆,飲者惟宜冷服,則無拒格之患。其治水之功,果有奇效。”[1]

3.《本草經疏》:“香薷,辛散溫通,故能解寒鬱之暑氣,霍亂腹痛,吐下轉筋,多由暑月過食生冷,外邪與內傷相併而作,辛溫通氣,則能和中解表,故主之也、散水腫者,除溼利水之功也。”

4.《本草匯言》:“香薷,和脾治水之藥。傷暑用之,即消蓄水;霍亂用之,即定煩躁;水腫用之,即行小便。其辛溫利水,有徹上徹下之效;甘溫和脾,有拔濁回清之功;所以肺得之則清氣化行而蘊熱自下;脾得之則濁氣不幹而水道流行也。”

5.《本經逢源》:“香薷,先升後降,故熱服能發散暑邪,冷飲則解熱利小便,治水甚捷。”

6.《幼科要略》:“考《本草》香薷辛溫發散,能泄宿水,夏熱氣閉無汗,渴飲停水,香薷必佐杏仁,以杏仁苦降泄氣。又曰,香薷辛溫氣升,熱服易吐,佐苦降如杏仁、黃連、黃芩則不吐。”

7.《本草正義》:“香薷氣味清冽,質又輕揚,上之能開泄腠理,宣肺氣,達皮毛,以解在表之寒;下之能通達三焦,疏膀胱,利小便,以導在裏之水。《別錄》主霍亂腹痛吐下者,是夏月形寒飲冷傷其中陽,以致大氣繚亂,上吐下泄,腹痛如絞。香薷能通陽氣,所以可治,然此特寒霍亂之輕者耳,如果肢厥脈伏,目陷面青,脣舌淡白如紙,則是真寒直中之陰症,非大劑姜、附、連、萸,不能挽救於什一者,亦非香薷輕清所能勝任。散水腫者,水溢於膚表,本宜發表以開鬼門,且肺氣開泄,清肅之令順其下降之常而小溲自暢,水腫自消。香薷達表通陽,又能利水,故治腫甚捷,此與麻黃解表亦能消腫之理無二。《別錄》用一散字,則所以退腫之由,重在散表,不重在利導,其旨更顯。昔人每謂此物爲治暑要藥者,亦指暑月受涼,外寒閉其內熱,有發熱惡寒頭痛等證,則香薷通陽解表,是其專職,而又能導水利溼,更與暑月溼熱鬱蒸,膀胱不利者相合,非謂暑天百病,香薷一物能通治之也。”

8.《別錄》:“主霍亂,腹痛吐下,散水腫。”

9.《日華子本草》:“下氣,除煩熱,療嘔逆冷氣。”

10.《滇南本草》:“解表除邪,治中暑頭疼,暑瀉肚腸疼痛,暑熱咳嗽,發汗,溫胃,和中。”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