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中醫 > 人蔘敗毒散的組成及作用

人蔘敗毒散的組成及作用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名 稱】人蔘敗毒散

人蔘敗毒散的組成及作用

【出 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

【組 成】柴胡(去苗) 甘草(爛) 桔梗 人蔘(去蘆) 芎藭 茯苓(去皮) 枳殼(去瓤,麩炒) 前胡(去苗,洗) 羌活(去苗) 獨活(去苗)各900克

【方 訣】人蔘敗毒草苓芎,羌獨柴前枳桔同;生薑薄荷煎湯服,祛寒除溼功效宏。

【功 用】扶正匡邪,疏導經絡,表散邪滯。益氣解表,散風祛溼。

【主 治】傷寒時氣,頭痛項強,壯熱惡寒,身體煩疼,及寒壅咳嗽,鼻塞聲重,風痰頭痛,嘔噦寒熱。

【用 法】上藥十味,研爲粗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生薑、薄荷各少許,同煎至100毫升,去滓,不拘時候,寒多則熱服,熱多則溫服。

【禁 忌】非夾表證不可用。

【方 論】

1.《寓意草》,傷寒病有宜用人蔘入藥者,其辨不可不明。若元氣素弱之人,藥雖外行,氣從中餒,輕者半出不出,留連爲困;重者隨元氣縮入,發熱無休。所以虛弱之體,必用人蔘三、五、七分,入表藥中,少助元氣,以爲驅邪之主,使邪氣得藥,一涌而出,全非補養虛弱之意也。

2.《醫方集解》:此足太陽、少陽、手太陰藥也。羌活入太陽而理遊風,獨活入少陰而理伏風,兼能去溼除痛,柴胡散熱升清,協川芎和血平肝,以治頭痛目昏,前胡、枳殼降氣行痰,協桔梗、茯苓以泄肺熱而除溼消腫,甘草和裏而發表,人蔘輔正以匡邪,疏導經絡,表散邪滯,故曰敗毒。

3.《張氏醫通》:問時疫初起,用人蔘敗毒,得毋助邪爲虐之患乎,又何以治非時寒疫,汗後熱不止?蓋時疫之發,必入傷中土,土主百骸,無分經絡,毒氣流行,隨虛輒陷,最難叵測。亟乘邪氣未陷時,盡力峻攻,庶克有濟。其立方之妙,全在人蔘一味,力致開合,始則鼓舞羌、獨、柴、前,各走其經,而與熱毒分解之門;繼而調御津精血氣,各守其鄉,以斷邪氣復入之路,以非時之邪,混廁經中,屢行疏表不應,邪伏幽隱不出,非藉人蔘之大力,不能載之外泄也。

4.《溫病條辨》:此證乃內傷水谷之釀溼,外受時令之風溼,中氣本自不足之人,又氣爲溼傷,內外俱急,立方之法,以人蔘爲君,坐鎮中州;爲督戰之帥,以二活、二胡合芎?,從半表半里之際領邪外出,喻氏所謂逆流挽舟者此也,以枳殼宣中焦之氣,茯苓滲中焦之溼,以桔梗開肺與大腸之痹,甘草和合諸藥,乃陷者舉之之法,不治痢而治致痢之源。痢之初起,憎寒壯熱者,非此不可也。

5.《成方便讀》:方中必先以人蔘補正卻邪。羌活走表,以散遊邪,獨活行裏,以宣伏邪,柴胡、桔梗散熱升清,枳殼、前胡消痰降氣,川芎芳香以行血中之氣,茯苓淡滲以利氣中之溼,甘草協和各藥,使之不爭,生薑闢穢祛邪,令其無滯。於是各建其長,以收全功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