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大量飛機毛毯未洗直接再用 工人肉眼檢驗

大量飛機毛毯未洗直接再用 工人肉眼檢驗

來源:歐巴風    閱讀: 3.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量飛機毛毯未洗直接再用 工人肉眼檢驗

圖片說明:1.工人們將飛機上卸下來的機供品裝車。

近日,本報接到讀者舉報,其所在單位北京盈泰隆航空用品有限公司長期爲國內一家著名航空公司機供品提供洗滌消毒服務,但洗滌過程“偷工減料”現象嚴重。

本報記者經過連日暗訪調查,發現在該航空用品服務公司每天需要清洗的數千條毛毯中,有八成被肉眼檢驗無明顯污漬後,重新封裝運回機上,其間未經過任何洗滌和消毒程序,機供品衛生狀況引人擔憂。“很多人睡覺時喜歡用毛毯矇住面部,如果這東西不衛生,想想都會後怕。”一些旅客說。

採寫/本報記者韓大鵬圖片/本報記者潘之望

■線索

員工自曝機供品不清洗

不少旅客在乘坐客機時,因艙內持續冷氣,機組人員會提供一條毛毯,部分毛毯上存留濃重的香水味兒,多數人認爲毛毯在洗滌過程中加入了香精。而一名專門從事機供品清洗工作的員工透露,香味可能是前一位旅客留下的,“因爲毛毯根本沒有洗過”。本報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6月27日凌晨1點,位於朝陽區航平北路首都機場2號通道門處,兩輛印有“航空運輸”標誌的廂式貨車停在門外等候,不久,幾名年輕力壯的工人手推一輛地服車,緩慢地走出通道,地服車上載滿了大小不一的包裹。

廂貨司機見狀急忙開啓車門,幾名工人將包裹取出,用力地拋到廂貨內。幾分鐘後,包裹都運到貨車上,工人們返回通道再次取貨,轉運過程持續到凌晨2點。

“包裹內裝的是客機上需要清洗的被子和毛毯”,現場一名工人坦承,這些機供品均要運回一家服務公司清洗,“看似都要洗,實際上,多一半都不洗”。

凌晨2點半,兩輛貨車先後開到順義區李橋鎮一家無掛牌的公司大院內,司機熄火鎖車。

據瞭解,該公司(北京盈泰隆航空用品有限公司)長期爲一家著名航空公司機供品提供洗滌消毒服務。一架普通客機需要清洗的用品除毛毯外,還包括被套、腰墊套、靠墊套和口巾等。

■過程

◎環境

員工應聘無需審覈

6月28日早晨,記者再次來到公司所在地。據附近村民介紹,該院內共有30餘名員工,主要職責是洗滌衣物,“航空運輸”字樣的廂式貨車和金盃車進出頻繁。

隨後,記者以應聘爲名進入該公司,公司領導詢問情況後,記者填寫了一張表格,內容未經審覈,也不需提交個人證件,便要求記者立即上崗工作。

這家公司規模較小,停車區域旁是一個車間,面積約400平米。車間內碼放着幾排長方形桌椅,滾筒洗衣機和烘乾機各3臺,分別放在不同角落。沒有冷氣設備,僅有幾臺電扇,多部機器一同運轉後,室內異常悶熱。

一名老員工簡要介紹流程,該公司部分員工在機場內工作,任務是換取飛機上的非一次性機供品;另一批人員在外接應,將其運回公司洗滌。除清洗機供品外,還需清洗機組人員的衣物,“不同東西清洗方法不同,有的必須洗,有的可以不管”,工人全部流程不要求戴口罩和手套。

記者注意到,車間內十幾名工人中,僅有一名女工人戴了手套,“公司沒有發放,這是自備的。”該工人說。

◎檢驗

“洗不洗我說了算”

早晨8點,公司內的工人陸續到崗。清點人數後,工人們走到廂式貨車尾部,車門開啓,包裹全部被扔到了水泥地上。工人各自拿取幾個包裹走進車間。車間內,工人將包裹打開,機供品被攤在地上。多數機供品均印有“機上用品”等字樣。

看見記者是新人,幾名工人上前熱心教導。“工作很簡單,就是把不衛生的毛毯挑出來,扔到地上的指定區域”。

“怎麼檢驗是否衛生?”“把有明顯污漬的挑出來,沒有機器,要靠眼睛看。”一名工人不假思索地答道。

“放心,旅客根本不知道。”記者對辨別方法產生質疑,他笑着回答。

“說得簡單點,我說這條髒就髒,我說這條幹淨就乾淨,都是咱說了算。”另一位工人說。

記者觀察,工人從地上撿起一條毛毯,空中抖動幾下,肉眼簡單觀察,迅速將其平鋪到桌面上,熟練地疊放整齊。一條毛毯的檢驗和疊放過程不足10秒鐘。短短半小時,桌面上已經壘滿了毛毯。

工人們坦言,若一條毛毯表面無污漬,從開封后就不斷循環使用,“有可能好多人都用了,但它一次都沒清洗過”,此種“洗滌”方式確實不衛生,“過程你也看見了,下次再坐飛機儘量別用了”。

◎數量

“3000毛毯只洗六七百”

中午,工人取來印有航空公司字樣的塑料袋,熟練地將桌上的毛毯塞入袋中封裝,“這些都是沒問題的,晚上還要運回飛機上”,工人說,每40條毛毯需打包封存,等待裝車運回機場。

此外,工人將需要清理的毛毯放入洗衣機內洗滌,洗滌後壓平烘乾。記者注意到,被封裝的毛毯數量遠遠多於需要洗滌的數量。

一名工人透露,凌晨的兩輛貨車共送來2400餘條毛毯,但需要洗滌的不足500條,“這個比例差不多,有時3000條毛毯只清洗六七百條”。部分機供品也通過該方式洗滌,比例不固定。

◎消毒

“洗了就是消毒了”

除毛毯外,靠枕和腰枕的內芯同樣不經過洗滌,工人僅將枕套拆下清洗。整個過程中,工人除了使用洗衣粉外,未添加任何消毒劑。

值得一提的是,在機上就餐時,有的旅客胸前會掛有口巾。在這裏,每條口巾雖經過洗滌,但疊放過程混亂,少數清洗過的口巾摻雜在毛毯中,“挑出來分類就行了,不需要重新洗。”工人說。車間另一區域堆滿了機組人員衣物。工人們證實,該批衣物均需經過乾洗,洗滌後進行熨燙、封裝打包。

記者詢問這些清洗是否需特殊消毒,有工人回答:“(洗衣機裏)洗了就是消毒了。”

■追蹤

“洗滌”機供品被送回機場

當天下午5點,工人們將“洗滌”過的機供品裝入廂式貨車內。兩輛車裝滿後,離開工廠的大院。記者駕車跟隨,發現廂式貨車再次開到了首都機場2號通道門外。

通道口安保人員介紹,運貨需根據相關規定停留,內部人員也需在指定時間提貨。

昨晚9點,機場內的工人走出通道,將機供品拉進機場。一名內部人員介紹,他們會盡快將該用品搬運到各架客機上,其間不會出現其他洗滌環節。

“聽說航空公司有時來抽查,但我幹了幾個月,從來沒見過”,知情者透露,該公司已使用該方法數月,他認爲是上級單位監管不嚴,致使該公司的管理鬆懈。

知情人稱,該公司每天要洗滌毛毯2000條以上,口巾3000條以上,牀單被罩上百件,機組人員服裝數十件,若要全部清洗,3臺洗衣機根本無法滿足需求,故出現此種“偷工減料”的洗滌方式。

■反應

航空公司成立調查組

記者瞭解到,該公司洗滌過程中所使用的爲“久朋”牌強力增白洗衣粉,北京日光旭升精細化工技術研究所爲該洗衣粉生產商。該研究所工作人員介紹,此洗衣粉只可用來洗滌和增白衣物,根本不包含消毒成分,消毒時必須添加其他消毒劑。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表示,機供品的管理工作暫沒有統一標準,不同航空公司的管理規定不同,一般情況下,旅客所使用的非一次性機供品需經過清理和消毒,對於破損或經三次不能洗滌乾淨的毛毯,應及時作出報廢處理,更換新毛毯,並在管理系統上記錄。

本月初,記者將此事反饋給該航空公司客艙部,引起對方高度重視,併成立調查組。7月5日上午,航空公司數人驅車抵達服務公司所在地,當場詢問公司負責人相關事宜,並在車間內拍照取證。截至目前,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中。

■專家說法

衛生 使用後必須消毒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韓銘教授表示,毛毯等紡織品與旅客皮膚直接接觸,按照常理,非一次性物品使用後必須消毒,未經過徹底消毒的毛毯有攜帶病原體的可能性,不同顧客使用同一條毛毯時,有可能導致皮膚過敏、性病、乙肝、流感等傳染性疾病,不同毛毯相互混淆屬多次污染,甚至會引起交叉感染等疾病。

消毒方法一般分爲物理和化學消毒法。前者採用高溫蒸煮,此方式可有效殺滅病原體,基本符合消毒標準。後者採用藥物浸泡,多用於醫療物品的消毒等。

維權 旅客取證太困難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劉宏輝律師認爲,首先,旅客購買機票登機後,在法律上與航空公司形成了承運合同關係。航空公司在運輸過程中有保障旅客安全(包括衛生安全)的義務,其提供的非一次性機供品應保證衛生,對於供不同旅客反覆使用的機供品必須及時清洗,因未及時清洗導致旅客人身傷害,航空公司應負有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應承擔相應賠償責任。但旅客須持有相應證據才能起訴航空公司,該環節的取證工作較難。

其次,服務公司“偷工減料”的行爲應向航空公司承擔違約責任。航空公司若因此賠償旅客,事後也可向服務公司追償。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