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麪粉增白劑禁用緩期一年 背後有哪些利益之爭

麪粉增白劑禁用緩期一年 背後有哪些利益之爭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無法證明百分之百安全的麪粉增白劑,已經用了20多年,其間,要求禁用的呼聲不斷。多家機構也通過實驗證明,麪粉增白劑很難添加均勻,因此容易過量,危害人體健康。新浪網的數據顯示,徵求民意僅僅進行了一天,就有超過9成的網友贊成禁用麪粉增白劑。

麪粉增白劑禁用緩期一年 背後有哪些利益之爭

然而,此次衛生部終於展開禁用調查,卻只判了麪粉增白劑“死緩”,引來衆多質疑。

“這樣有害無利的東西,直接禁掉就完了,還搞什麼徵求意見,真是多此一舉!”“更加荒誕的是,還要在一年以後才能解決。也就是說,民衆還要再吃上一年的化學添加劑麪粉!”網友如是說。還有網友猜測:“這是得用一年的時間把添加劑企業已經生產的增白劑用完吧?”

十年之爭

麪粉增白劑,有效成分過氧化苯甲酰,學名叫稀釋過氧化苯甲酰,它是我國上世紀80年代末從國外引進並開始在麪粉中普遍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麪粉增白劑主要是用來漂白麪粉,同時加快麪粉的後熟。

它是如何起到“增白”作用的呢?據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李裏特教授9月15日在《食品添加劑標準制定與公共政策》座談會上介紹,麪粉增白劑具有很強的氧化作用,確實能夠破壞麪粉裏的很多營養成分,例如β胡蘿蔔素等維生素,因爲把這些成色的物質氧化以後,顏色變淡,看着比較白。

圍繞着是否該禁用麪粉增白劑,一場夾雜着學術觀點與利益糾紛的爭執已經持續了十年。主禁方認爲,該添加劑對人體有害,並以歐盟早已禁用爲據。堅持使用方認爲,該添加劑被國際組織認可是無害的,且以美國可不限量使用爲據反駁。爭論曠日持久,裹挾了從民間到中央各部門、從企業到各路專家的各個層面。

依照現行的麪粉強制性國家標準,企業在生產中允許使用麪粉增白劑,但不能過量。標準是每千克麪粉中麪粉增白劑不能超過0.06克。

以國內麪粉龍頭企業、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國家糧食局爲主的主禁方認爲,麪粉增白劑有致癌作用,禁用麪粉增白劑迫在眉睫。

據新華網12月10日報道,深圳海川食品研究所所長劉梅森博士指出,長期食用含有超量增白劑的麪粉,會造成苯慢性中毒,引起神經衰弱、頭暈乏力等。

支持禁止的專家表示,麪粉增白劑破壞了麪粉中葉酸等微量營養素,增加人的肝臟負擔。“麪粉是貧困地區人攝取微營養素的主要來源,而現在局面是孕婦一邊吃着加有增白劑的饅頭,一邊還要服用葉酸。”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馮平認爲,“我國奧抗陽性患者爲數衆多,肝癌患者年齡也從40歲到60歲提高到30歲到60歲,對於這些人來講,麪粉增白劑還原產物苯甲酸本身就會加大肝臟的負擔,對健康更爲不利。”

從2001年開始,麪粉加工骨幹企業就開始呼籲禁止使用麪粉增白劑,王瑞元是主禁派的“元老級”人物。

1986年,在時任商業部糧油工業局局長王瑞元的推動下,商業部在新的小麥粉標準裏允許添加麪粉增白劑,並制定了添加標準,沿用至今。

王瑞元態度的轉變是因爲他後來在國外考察時,發現歐盟1997年就正式禁用了增白劑,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隨後禁用。王瑞元認爲,美國雖然未限量使用,但“法制觀念強,企業不會亂來”。而國內的麪粉,則越加越白,甚至“像瓷一樣白,自己都不敢吃了”。

王瑞元現任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糧油學會常務副理事長。“訂標準時,我有責任。現在有責任提出取消它,否則愧對老百姓。在有生之年,如果看不到禁用,死不瞑目!”在王瑞元的倡議下,全國麪粉龍頭企業先後4次聯名寫信給上級主管部門,要求禁用麪粉增白劑。

國家糧食局也站到了主禁一方,2003年後,開始組織下屬研究機構修訂小麥粉國家標準的草案,明確要求禁用麪粉增白劑。

禁與不禁背後的利益之爭

“這種增白劑的作用就是增白,其他作用不大。”鄭州博大面粉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新合在接受《河南商報》採訪時說,“真的是一點好處都沒有,加這種東西就是爲了追求個人或企業的利潤,對消費者不負責任。”

那麼,爲什麼麪粉增白劑有其廣泛市場?據業內人士透露,小麥製成麪粉講究“出粉率”。比如說,100斤小麥能磨出69斤麪粉,那麼出粉率就是69%,出粉率越高,生產成本越低,經濟效益就越高。但問題是小麥出粉率是69%,除了69斤正常的麪粉,餘下的麪粉明顯會泛黃或泛黑,而使用了增白劑,可以把這些泛黃麪粉漂白,這樣就提高了出粉率。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表示,麪粉增白劑僅僅是增加了麪粉的感官,對於健康沒有任何好處。相反添加增白劑,由於會氧化麪粉中的一些維生素A、胡蘿蔔素以及少量的維生素E和部分B族維生素等成分,因此會破壞麪粉中的這些營養素,而這些維生素正是我們平時飲食中容易缺乏的維生素,所以從營養學的角度講,麪粉中不應該添加增白劑。

對此,反對禁止方代表,鄭州海韋力食品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士軍並不否認增白劑氧化營養元素的過程,但他表示,麪粉中類胡蘿蔔素含量極少,如果一個人要想通過吃麪粉來補充胡蘿蔔素的話,那麼每天需要吃半噸麪粉才能滿足。

“在人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年代裏,在麪粉質量抽查中頻頻出現漂白劑使用超標的情況下,在小麥粉中繼續將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鈣作爲漂白劑既不符合時代潮流,更無必要。”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糧油食品專家、高級工程師楊萬生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

全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曾多次公開表示,使用國家批准的食品添加劑是安全的。

對於麪粉增白劑,陳君石院士認爲,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它有害於健康,而增白劑在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被允許使用。他認爲,麪粉增白劑“在食品加工業上,起到了一個靈魂作用,或者說是現代食品加工業不可缺少的一種食品的配料成分”。

“如果增白劑不超標是不會產生問題的,但問題是我們爲什麼要禁呢?現在抽檢的時候,過氧化苯甲酰超標的情況比較多。過量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存心的過量,另一種就是工藝上的問題,固體與固體很難均勻混合,出現了局部過量的問題。由於添加增白劑是合法的,還有一些企業打着過氧化苯甲酰的旗號加別的非法增白劑。所以我們還是主張去掉,因爲它對人的健康是沒有好處的。”楊萬生說。

鄭州海韋力食品工業公司是全國最大的麪粉改良劑生產商,2008年,其董事長郭士軍曾聯名28家麪粉增白劑生產企業上書國家五部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農業部、國家工商管理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商務部),呼籲對過氧化苯甲酰的公開評價一定要科學公正。

而在當年9月的全國糧油會議上,北京古船食品有限公司等55家企業,第五次聯名呼籲禁用麪粉增白劑。會後,聯名企業增加到100多家。

三聚氰胺事件後,中國糧食協會小麥分會祕書長趙奕說,商務部、國家發改委、質檢總局、工商總局都在會上同意取消麪粉增白劑,只有衛生部反對。在數次協調會上,衛生部指出,禁用會導致食品添加劑廠破產,員工下崗。

國家糧食局某內部人士反對這種觀點:“國內生產的所有面粉全部加過氧化苯甲酰,它的總價值還不到1億元。與國人食品安全相較,這難道是值得國家專門扶持的行業?”

禁用爲何還設一年過渡期

麪粉增白劑的存廢之爭,已經進行了十年,其中的是非,早已很清楚——主禁方早已指出麪粉增白劑“有害無益”,而反禁方的理由不過是“沒有害處”。也就是說,麪粉增白劑可能有害處卻肯定沒好處,留它何益?再說《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添加劑應當在技術上確有必要且經過風險評估證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許使用的範圍。而麪粉增白劑顯然並不具有所謂的技術必要性。這樣一個理論、法律都明確的事情,何以到今天還在小心翼翼地徵求意見?

“我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意味着,只要不能證明對人的健康身體有益,就不能添加,而不能反過來說對身體無害就可以添加。”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民商法教授、博士生導師劉俊海老師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這樣解釋《食品安全法》對食品添加劑的要求。

對於百姓來說,還是不用最保險。可是,到哪兒能買到沒有增白劑的麪粉呢?“中國人有吃不含麪粉增白劑的麪粉的權利,誰來保證我們的選擇權呢?”網友這樣說。

麪粉乃國人主食,尤其是北方地區。政府部門“猶抱琵琶半遮面”,十年終於作出決定,卻還留了個超長的“尾巴”。衛生部給出的情況說明稱,爲儘可能降低撤銷過氧化苯甲酰對企業影響,將設置1年左右的政策調整實施時間。既如此,何必再以“徵求民意”爲名?

衛生部發言人指出,我國食品添加劑目錄是動態的,但添加劑的增加和退出管理有一個完善的機制,需經過嚴格的科學評估。

“這個一年過渡期的時間太長了。增白劑對人體無益,這已經是達成共識了,完全可以一個禮拜就解決。要保護消費者就應該是儘快採取措施,不能再拖了。”劉俊海教授說,“食品安全是大問題,應該本着爭分奪秒的精神,採取‘零容忍’的態度。一年過渡期實在沒有必要,等於又讓消費者吃一年的增白劑,也給了生產增白劑的企業更多的利潤空間。”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