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調查:40歲以上的都市人患癌風險更大

調查:40歲以上的都市人患癌風險更大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昨天,浙江省腫瘤醫院公佈了一組癌症篩查調查,看上去有一些嚇人:杭州拱墅、江干兩區共有20036位居民參加風險評估,有9719人是患癌高危人羣,佔總人數48.5%。

調查:40歲以上的都市人患癌風險更大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調查針對的是城市人羣。接受調查的人中,將近一半人是癌症的高危人羣,是否意味着這一半人最終會患上癌症呢?回答是否定的。

據悉,這是我省首次參與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風險評估的癌症有5大類(6種),都是城市高發的腫瘤,包括肺癌、乳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包括食管癌和胃癌)、結直腸癌。

腫瘤風險調查評估,從2014年3月開始,除了我省,還有11個兄弟省份共同參與,但是數據都不樂觀,都市人患癌風險呈逐年增加趨勢。

近半癌症高危人羣,4.5%已有病變

“調查發現,患癌高危人羣達48.5%,接近一半,但這不意味着這些人一定會得癌,只能說,他們比其他風險低的人,更容易在促發因素的作用下,患上癌症。”浙江省癌症中心辦公室副主任杜靈彬告訴錢江晚報記者。

據瞭解,9719位高危人羣中,患癌風險不盡相同。(具體詳見表1)對這些調查中發現的癌症高危居民,他們都被要求到省腫瘤醫院接受免費篩查。

篩查方式根據5種癌症風險,方法也有5種:肺癌高風險人羣,採用胸部低劑量螺旋CT檢查;女性乳腺癌高風險人羣,採用乳腺B超檢查;肝癌高風險人羣,採用甲胎蛋白檢測和肝臟B超聯合檢查;上消化道癌高風險人羣,採用胃鏡檢查和病理指示性活檢;大腸癌高風險人羣,採用全腸鏡檢查和病理指示性活檢。

經過篩查之後,發現有902位已患有不同的病變,病變比例爲4.5%。其中肺部有結節的最多。(詳細請見表2)

過了40歲,患癌風險大大增加

爲什麼高危人羣佔比近半,但真正篩查有病變的並不多呢?

“高風險比例高,這是因爲這次篩查主要針對癌症高發年齡段40~69歲的人羣,而參評者大多數也存在着健康問題,如果在所有人羣中篩查,比例會低得多。”杜靈彬解釋,篩查病變的不多,是因爲,有高風險不代表就有病。

但是,杜靈彬提醒,都市人過了“四十不惑”,平時還是要非常重視癌症篩查的。因爲之前有數據已表明,我省癌症發病率在0~39歲處於較低水平,40歲以後開始快速上升,在80歲年齡組達到高峯。

這次是怎麼評估有癌症高風險的?杜靈彬介紹,先是以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調查問卷涉及身體狀態、生活習慣和遺傳背景等內容。“這是因爲癌症往往和這些因素有關,如果有不良的生活習慣、家族中有人得過相同的癌症,那麼患癌的風險相對會增加。”杜靈彬說。

防癌除了不良生活方式要改變之外,積極早期篩查就是非常重要的步驟。所以,這次調查問卷發現是高危人羣,省腫瘤醫院都提供了免費的篩查。但是令專家們憂慮的是,“評估爲癌症高危人羣后,實際到省腫瘤醫院(項目指定篩查醫院)來篩查沒有達到百分百。不少人需要社區工作人員反覆勸說,才勉強到醫院做進一步篩查。”浙江省腫瘤醫院體檢中心主任呂蕾說,我們發現,到醫院篩查參與率最低的是大腸癌,僅爲64.57%,其次是上消化道癌,爲72.40%。體檢中心呂蕾主任認爲,這與人們對這兩項檢查有誤解有關,不少人以爲,這些檢查有創傷,沒有病狀不用去檢查。“其實這是錯誤的。”呂蕾說。

浙江省腫瘤醫院院長、浙江省癌症中心主任毛偉敏說,進行這樣的風險調查,目的是篩查出一批需要積極干預的人羣,進而通過早診早治,提高癌症早發現比例,達到較高的治癒目標。

早期發現有多重要?毛院長解釋,拿多數消化道腫瘤來說,均有從癌前病變到早期癌再到浸潤性癌的演變過程。以食管癌爲例,早期食管癌患者通過積極治療,五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晚期治療五年生存率僅5%。

“所以對被評估有患癌高風險的人來說,並非壞事,而是一種積極的提醒,提醒趕緊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做一些早期的篩查,不要讓自己離癌症越來越近。”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