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黑作坊食品“借殼”入學校飯堂

黑作坊食品“借殼”入學校飯堂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記者日前來到廣州海珠區下泉塘大街,這條飲食街雲集了各類飲食店。然而記者看到,位於街頭、街尾的兩家店鋪雖未對外營業,但時常有工人在一起包餃子、剁肉。有曝料人士稱,這些沒有質量保證的半成品主要是供給該市多家學校和幼兒園食堂。

黑作坊食品“借殼”入學校飯堂

記者走進位於街頭的那家店鋪,一進門便聞到一股腥臭味。整個作坊約30平方米,房間裏擺有碎肉機、餃皮機,工人們正在忙碌,有的在包餃子,有的在做肉丸,屋內不時有蒼蠅飛舞。

“我們生產的肉製品主要有豬肉丸、牛肉丸、爽脆豬肚、魚餅、牛雜、扣肉。”該店鋪負責人劉慶珍告訴記者。緊接着,他給記者展示了他們的宣傳單,宣傳單顯示,昌崗中學、廣州市第一中學、第六中學、珠江中學等學校均從這裏訂購肉製品。

“這些肉製品有質量認證嗎?”記者不禁發出疑問。

該店負責人稱,他所在的公司名爲廣州市康源食品貿易有限公司,擁有《營業執照》和《食品流通許可證》,但並無Q S認證書。他說:“只要有這兩個證照,就可以生產肉製品,沒必要弄這麼多證。”

離開這家店鋪後,記者隨即走進位於巷尾的另一間小作坊。在其辦公桌上的送貨單上,記者看到,“省科幼”、“金碧三幼”、“多寶幼”、“芳村幼”、“景泰三幼”、“瑞康幼”、“中英文二幼”等幼兒園,“廣雅”、“江南二小”等知名中小學赫然在列,送貨產品有肉丸、餃子、牛丸、魚滑、肉卷、豬扒、紫菜卷等。

其負責人譚志宏告訴記者,她在肉製品加工行業已有多年經驗,“目前是無證經營,但相關證照已交給中介辦理。”

無證肉製品爲何能如此輕易進入學校飯堂?帶着這樣的疑問,記者來到位列供貨名單的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該學院飯堂負責人何經理稱,該飯堂肉製品的確由劉慶珍的康源公司供貨。不過,記者在飯堂公示的原材料供應名單中,並沒有找到康源公司的字樣。

然而,在與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簽訂的一份供貨協議上,記者看到,供貨商爲廣州市荔灣區強勝食品加工廠,其法人代表爲鄭錫宗,但這份協議的公章下方的“單位負責人”一欄卻是劉慶珍的名字。

謎底逐漸浮出水面。原來,康源公司是以強勝食品加工廠的名義供貨。爲了獲得訂單,劉慶珍借用荔灣區強勝食品加工廠的名義與學校簽約,然後再自己送貨。

位於巷尾小作坊的負責人譚志宏表示,他們向學校供應的肉製品並非自己生產,而是以“轉運商”的身份從廣州豐味食品廠購進。然而記者隨後來到廣州風味食品廠進行覈實發現,該食品廠總經理曾宇暉提供了一份譚志宏2013年11月份的訂貨單,記者看到,11月份每個工作日譚的訂貨量都是60斤。

“我每天只給他60斤肉滑,你們也知道他每天的出貨量是多少,絕對不止這麼多,至於剩下的怎麼來的?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曾宇暉說。

有內幕人士向記者透露,類似這樣的“借殼供應”在肉製品行業較爲普遍。不少無牌無證的小作坊的主要手段就是向獲得供應商資格的企業“借證借牌”,最後來個“狸貓換太子”從而將食品輸入學校食堂。更堂而皇之的是,一些小作坊連任何協議都沒有與學校簽訂,只要在飯堂有“熟人”,就能將肉類製品送到個別學校的飯堂。

根據這些無證小作坊送貨單上提供的地址,記者來到多家學校,但這些學校相關負責人回答給記者的口徑大多表示不知情。

廣州市第一中學一名不願具名的辦公室負責人坦言,校內食堂由外面的公司承包,所以校方對其進貨的渠道等細節問題並不瞭解,但會針對相關情況展開調查。

近年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教育部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等文件,明確要求學校對食堂的食品安全要嚴格日常監督把關。而無證作坊食品之所以能輕易“衝關”,暴露出涉事學校食堂管理的漏洞。

“很多學校飯堂只是將供應企業的證照複印件保留下來,但基本不會去核對證照上生產地址是否和實際供貨地址一致等問題,更加不會現場考察生產場所的衛生等問題。”一名吳姓作坊負責人說。

來自廣東省招投標協會前任相關負責人說,不少學校將學校食堂看成經營性場所,對供應商的選擇多是“價低者得”,而對供應商提供的食材質量卻疏於監管,“其實學生要的不僅僅是飯菜便宜,更要質量安全可靠”。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周建華表示,根據《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工商、質檢、食品藥品監督、衛生等行政部門對無證作坊的生產經營活動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與此同時,還應健全學校食品安全責任制度,建立以校長爲第一責任人的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責任制。

“特別是對那些承包出去的學校食堂,要嚴格准入門檻,把保證食品安全作爲承包合同的重要內容,配備專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進行不定期抽樣檢驗。”周建華說,還可以通過對師生進行公示等手段創造條件保證供貨渠道公開透明。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