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婦科 > 帶下病的病因 帶下病的治療方法

帶下病的病因 帶下病的治療方法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帶下病的病因 帶下病的治療方法

帶下應該是女性很常見的疾病症狀,很多的女性朋友因爲平時自己不注重,就會導致這類病症的發生。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瞭解一下這類病症吧,看看有沒有什麼有效的方法可以治療這類疾病。也是小編給大家提個醒,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視。

帶下(morbid leukorrhea; gynecological disease),陰道分泌液體過多,顏色、質地異常,有異味,並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狀的婦科病證。帶下也用來泛指婦科病症。《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扁鵲名聞天下,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爲帶下醫。”本文只討論帶下病。

健康的婦女陰道分泌少量白色、無臭、質稀的液體,對陰道壁起溼潤作用。帶下有白帶、黃帶、赤帶、青帶、赤白帶等。若量過多,色如米泔水者稱作“白崩”。

帶下的記載最早見於《素問。骨空論》。隋代《諸病源候論》首次提出帶下病的名稱,並指出帶下有五色之異。金代劉河間《素問玄機原病式》認爲帶下的病因是溼熱。明代《景嶽全書》則以房事不節、腎虛不固爲帶下病的重要病因。清代《傅青主女科》,將帶下列爲全書首卷,分述白、黃、青、黑、赤五種帶下的證治,其完帶湯、易黃湯等方療效顯著,一直沿用至今。

病因病機

帶下病的病因頗爲複雜,感受寒溼、溼熱、溼毒之邪,或憂思鬱怒,勞倦傷脾,或房室不節,腎氣虛寒,均可導致脾腎功能失調,水溼不運,任脈不固,帶脈失約而致帶下。此外,婦科常見的陰道炎、盆腔炎、子宮頸炎、子宮肌瘤等均可引起帶下。

辨治

帶下的治療一般從帶下的量、色、質、氣味異常及兼證辨證論治。

①脾虛帶下。

帶下量多,色白而清稀,無腥臭,兼見疲倦乏力,胃納不佳,口淡乏味,面浮肢腫,大便溏薄,舌質淡,脈細弱。治宜健脾益氣、昇陽除溼,方用完帶湯加減。

②腎虛帶下。

帶下量多,色白而清稀如水或透明如雞蛋清,或質黏呈拉絲狀,兼見頭暈耳鳴,精神萎靡,腰膝痠軟,少腹及陰部有明顯冷感,夜尿多,舌淡苔白,脈細弱。治宜補腎溫陽、固任澀帶,方用內補丸、桂附止帶湯加減。

③溼熱帶下。

帶下量多,色黃或赤或黃綠如膿,質黏稠厚,有臭味,兼見心煩易怒,口苦且膩,大便乾結,小便熱赤,陰部瘙癢,舌苔薄黃或黃膩,脈弦數。治宜清熱利溼止滯,方用易黃湯加減。

④溼毒帶下。

帶下量多,色黃如膿或赤白帶下,或帶下混濁如米泔,臭穢難聞,兼見心煩口乾,小便短赤,小腹脹痛,陰部作癢或灼痛。治宜清熱解毒、除溼止帶,常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⑤痰溼帶下。

帶下量多、色白、質黏,兼見胸悶泛惡,納差,神疲乏力,嗜睡,肢體困重,苔白厚膩,脈濡滑。治宜健脾燥溼,化痰止帶,方用滲溼消痰飲加減。

其他方法:

①鍼灸療法。取帶脈、足三裏、三陰交、白環俞、氣海、中極等穴。

②耳穴貼敷。取穴子宮、盆腔、內分泌等。

③滴蟲或黴菌引起的帶下增多,可選用蛇牀子、土茯苓、苦蔘、白蘚皮、野菊花、菸葉絲等煎湯外洗。

帶下久治不愈,尤其帶下兼見五色,或膿血相雜腥臭穢濁者,或帶下色白如豆渣、黃綠如膿或呈肥皂泡狀者,應進一步作有關檢查,及早明確診斷,便於採取其他治療方法。

結語:女性最煩的就是遇到各種各樣的婦科疾病,而且這些疾病又大多是周而復始的,不容易一次性治癒。所以面對這類問題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預防,只有你預防工作做的到位了,還會發愁這類疾病找上門嗎。我想這麼淺顯的道理大家都懂的。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