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保健養生 > 讓孩子離開“陪讀”

讓孩子離開“陪讀”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上學,家長“陪讀”,這種現象反映了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教子成材無方”。“陪讀”對孩子學習功課利多弊少。首先,它會增加孩子的依賴性,扼制他們獨立意識和能力的發展。學習本來是學生應當獨立完成的任務,家長參與孩子學習的全過程或代替孩子完成某些學習任務,會給孩子一種錯誤的觀念:學習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情,可以依靠別人完成。這樣,就不會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會積極主動地獨立思考,總想依靠別人幫助,自己變得越來越懶惰。

讓孩子離開“陪讀”

有的父母認爲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陪讀”,可以幫上一把,使孩子在學習上保持優勢。這是有可能的,但這種優勢是暫時的。家長“陪讀”,一般是在小學的低、中年級,到高年級、初中、高中,就很少有家長能繼續“陪讀”了。被“陪讀”慣了的孩子,一旦失去“陪讀”,那暫時的優勢就會消失,弄不好就可能變爲“劣勢”。孩子在家裏學習,家長有可能進行“陪讀”,到考試時家長決不可能去“陪考”吧?“陪讀”所“學”得的知識,那是有“水分”的,到考場一“實戰”就“露餡”了。

小學的功課,只要孩子在心理和智力方面沒有什麼缺陷,通過努力,一般可以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假如從孩子一入學,家長就“形影不離”地陪着學習,參與孩子學習的全過程,甚至代替孩子完成某些學習任務,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完全喪失學習的自信心,認爲自己離開家長的幫助是不能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自信是成功的保證,也是孩子學好功課的重要前提。沒有了自信,就等於沒有了精神支柱,再容易的功課也難以學好。所以,在一入小學,甚至再早些,家長就要有意識地給孩子灌輸一種思想:學習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必須獨立完成。

家長“陪讀”,就等於家長做了孩子學習的柺棍。如果一個人的腿受了傷,可以拄着柺棍;假如他沒有受傷,能很好地走路,非要給他一根柺棍拄着,時間長了,他就會變得不會走路了。學習也是這樣,如果孩子能獨立完成功課,家長就不要多此一舉,幫倒忙。

當然,有些情況下,家長應該給予孩子一些幫助。比如,孩子剛剛入學,還不懂得如何學習時,家長可以做些具體的指導或輔導。但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要引導孩子獨立思考,自己解決學習中的困難,而不要包辦代替;二是要明確目的。在孩子不太會學習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陪讀”,暫時當一下孩子的柺棍。但是當柺棍的根本目的是幫孩子儘快“丟掉柺棍”,學會獨立學習,而不是永遠當孩子的“柺棍”。

家長應該想一想,一個拄着柺棍才能走路的人,他究竟能走多快,能走多遠呢?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