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內科 > 半數糖尿病者最終患腎病

半數糖尿病者最終患腎病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約40%~50%的糖尿病患者最終將進展爲腎病!今年世界糖尿病聯盟(IDF)將糖尿病日的主題定爲“糖尿病可能讓您的腎臟付出代價,立即行動吧!”廣東省糖尿病學會主任委員翁建平教授近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說,在糖尿病患者中具有高血壓傾向、糖尿病腎病家族史、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易於罹患糖尿病腎病,其患病率亦隨病程的延長而增高,至病程15~20年時達到高峯。

半數糖尿病者最終患腎病

及早樹立“保腎”意識

據介紹,糖尿病腎病是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是Ⅰ型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Ⅰ型糖尿病自發病至出現典型臨牀糖尿病腎病一般歷時10年左右,再經歷10年左右進入腎功能衰竭。也有的患者腎功能惡化很快。

另據瞭解,一旦糖尿病腎病已經確立,提高糖尿病的控制對改善腎功能的價值不大,但對於僅有微白蛋白尿者,腎病仍處於早期,通過嚴格控制糖尿病,減少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入量,治療高血壓和高血脂等方法,腎臟損害可部分得到逆轉,有一定的益處。故糖尿病病友必須要及早有“保護腎臟”的意識,否則糖尿病腎病進展到了持續蛋白尿期就爲時已晚。

糖尿病者保腎七原則

糖尿病患者的腎臟比一般人更容易受到傷害,患者應該“惜腎如金”,廣東省糖尿病學會主任委員翁建平教授給患者提供了以下八條“保腎原則”:

1.嚴格控制血糖:在血糖濃度〈mg?dl〉的要求上,小於40歲的年輕患者,飯前血糖濃度小於110、飯後2小時小於140;大於60歲的患者飯前小於140,飯後2小時血糖濃度小於180。此外,糖化血紅素也應小於7%;

2.有效控制血壓:若能做到收縮壓數值小於130,舒張壓小於85最好,否則也應該控制在一般正常範圍〈140?90〉以內。

3.合併控制血脂:惟有血糖、血壓與血脂全面性控制,纔能有效降低或延緩血管硬化的發生。

4.慎防泌尿道感染:在血糖過高的情況下,會明顯影響白血球對細菌的免疫能力,而使得人體抵抗力變差,一旦造成感染髮炎,若病患不及時治療,除了易引發敗血症外,更易使得腎功能的損害雪上加霜,特別是女性患者,由於生理構造關係,泌尿道感染的機會遠大於男性。

5.定期抽血驗尿追蹤:經由血中的肌酸酐及尿中蛋白質來評估腎病變的進展,及時地予以合適的藥物治療或在飲食上限鹽、限蛋白質的攝取,纔能有效地延長腎臟壽命。

6.正確地使用類固醇:某些特定腎臟疾病如腎病症候羣,腎臟科醫師會使用類固醇來治療,如果其他因素濫用類固醇,會影響血壓、血糖的控制。

7.慎用中藥,特別是肝腎功能異常的患者:大部分人對中藥的看法是有病看病、沒病強身,事實上,只要是藥物都會對身體或多或少有影響,尤其使用不當時,因此糖尿病友不要隨便相信偏方,造成性命危機。

警惕糖尿病

近日,一位朋友的母親因患糖尿病引發併發症而導致雙腳壞死被截肢。得知這一消息,我的第一感覺是震驚:糖尿病如此可怕!

昔日的富貴病現在已經成了常見病。記者從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獲悉,中國糖尿病患者數量已接近4000萬人,居世界第三。而且現在的糖尿病有擴大化和年輕化的傾向。

著名內分泌專家錢榮立教授告訴記者,得了糖尿病以後真正可怕的是它能引起冠心病、腦血管意外、腎功能衰竭、失明等慢性併發症。

而與糖尿病的高發率和年輕化相對應的是在我國沒有診斷和治療的糖尿病患者約佔80%,也就是說只有五分之一的人知道自己已經患有糖尿病。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飲、多食和消瘦,但此時往往已屬於糖尿病的中晚期階段。專家說檢測餐後血糖是及早發現糖尿病的關鍵,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後血糖卻升高(即糖耐量低減),應把這視爲糖尿病的先兆,是糖尿病的危險信號。若此時改變生活方式,控制飲食、體育鍛煉或服用抗糖尿病藥物都是有效的。

可是,你我都沒有定期檢測血糖的習慣!

世界糖尿病日前夕,我們推出本期《關注糖尿病》專題,重點放在給讀者提供最爲實用的糖尿病基本知識,旨在提醒人們關注糖尿病,防治糖尿病。

特別提醒,40歲後,定期到醫院測測血糖!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