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人際心理 > 如何解除情緒飢餓

如何解除情緒飢餓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人們對缺乏食物的飢餓易於覺察,一旦飢腸轆轆,只需及時進食,飢餓狀態便很快消除。而人們對另一種比缺乏食物更難受的心靈空虛、百無聊賴、精神不振的不健康狀態,卻一時難以擺脫。這也是一種飢餓,可以稱之爲“情緒飢餓”。

如何解除情緒飢餓

凡是有思維的人,都不會缺少情緒,猶如不能缺乏食物、空氣和水那樣。情緒是指人從事某種活動時產生的喜悅或不快的心理狀態。因此,人們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喜怒哀樂,諸如事業的成功與失敗、人的悲歡與離合等,少了這些,人就失去了酸甜苦辣的情緒體驗。而那種長期無所事事、精神毫無寄託、缺乏情緒起伏的不健康狀態,就是“情緒飢餓”的表現。

人爲什麼有時候會覺得心裏空虛荒困,抑鬱無聊,幹什麼事情都無精打采,進而出現頭昏腦漲,心煩意亂呢?科學家告訴我們,這是一種比缺少食物更難受的飢餓——“情緒飢餓”。

“情緒飢餓”是人長期無所事事、精神無所寄託、缺少情緒體驗時的不健康狀態。研究表明,人不可缺少情緒,如同不能缺少食物、水和睡眠一樣。

在我們的生活中,難以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喜怒哀樂;因爲人生旅途經常會有成功和失敗,會有歡聚與離別;然而,即使是爲柴米油鹽而忙碌,或者因衣食住行而發愁,也同樣是一種情緒體驗。

因此,清貧勤勞的人一般很少有“情緒飢餓”。而最容易發生“情緒飢餓”的則是生活富足、舒適閒散和沒有志趣、愛好和追求的人,這類人似乎無憂無慮,便不思進取,活力日減、情感麻木。久之,心情抑鬱,煩惱上門,疾病纏身,歡樂遠去。人倘若長期得不到情緒的體驗,活力就會一天天喪失,情感就會一天天麻木,煩惱和疾病就會纏身,幸福和快樂就會遠離。

“情緒飢餓”自然會影響人的精神健康。因此,我們必須設法擺脫“情緒飢餓”,使思維正常運作,不致受阻。一般說來,“情緒飢餓”與人的生活觀念有很大關係。若能懂得從生活中尋找樂趣,思想有所寄託,不致缺少情緒體驗,就會遠離“情緒飢餓”。當然,我們不是主張當苦行僧,有意身陷清貧之中。而是說生活富足之後,不應養尊處優,應居安思危,不要“窮得只剩下錢了”。

無論悲歡離合,在一定程度上對心靈的觸動愈強烈,愈能使頭腦清醒,心境開朗。學會或參與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消除“情緒飢餓”的方法,無論是投入地表演,還是入迷地欣賞,都能使自己在一種特殊的意境中,獲得一種樂在其中的情緒。

解除“情緒飢餓”方法有以下幾點:

1. 多想想你所從事的事業,在工作中努力創新,以勤奮工作的方式來填補心靈上的空虛。用愛好來充實自己的心靈,無論是唱歌彈琴、寫作繪畫還是集郵藏幣,都能有效地消除你的“情緒飢餓”。

2. 爲自己找其他事情做。列一個清單,另外爲自己安排一件“任務”。例如,你可以選擇散步、給朋友打電話、聽音樂、洗澡、收拾房間、修指甲、上網、看電視……

3. 記食品日誌。記下你所吃的食物,有利於確定嚴格的飲食控制表,還可以使你在飲食方面變得更負責任,從而你可能會少吃不必要的東西。採用“三種食物干擾法”。在吃卡路里含量高的食物之前,先吃3種健康食品。如果吃完這3種食品,你還想吃東西的話,可以適當讓自己再吃點。不過,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這3種食物就足以阻止你再吃下去了。

4. 學會或參與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消除“情緒飢餓”的方法,無論是投入地表演,還是入迷地欣賞,都能使自己在一種特殊的意境中,獲得一種樂在其中的情緒。

積極參與各種社交與公益活動,關心他人也接受別人的關心,儘量讓自己生活在羣體之中,切莫離羣索居。在向社會奉獻愛心的同時,也可讓自己擁有一個情緒體驗的機會。此外,當你在感到無所事事的時候,可以看看電視、讀讀書報或聽聽音樂,迫使自己進入一種思維狀態,並進而產生喜怒哀樂等情緒體驗,這也是消除“情緒飢餓”的良好辦法

5. 防止和清除“情緒飢餓”最有效的方法是尋找機會體驗情緒,如能得到一次強烈的愛的體驗,即使是一次痛苦的體驗,也同樣可以解除飢餓,平衡心態。總之,無論悲歡離合,在一定程度上對心靈的觸動愈強烈,愈能使頭腦開竅。另外,有規律地進行鍛鍊。每天堅持鍛鍊,有利於舒緩壓力,使你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從而可以重拾抵制不健康食品的勇氣和信心。同時,保持充足的睡眠。研究顯示,睡眠不足會增加飢餓感。保持睡眠充足,有利於減緩疲勞,從而有更多的力氣與用吃減壓的惡習作鬥爭。

溫馨提示:情緒飢餓,說白了就是過於孤單,建議這種飢餓的人確實是要融入身邊朋友的圈子裏,體會多姿多彩的生活。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很簡單,甚至在公交車站,超市裏,健身房,淋浴間,鼓起勇氣,與人交流,你會發現,身邊原本沉默的人也會熱絡的與你交流,大家都是渴望能夠熱熱鬧鬧的開展着自己的好日子。不要一個人默不作聲,一個人會憋出病的!要放開心扉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