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飲食營養 > 端午節吃糉子 如何健康吃糉子

端午節吃糉子 如何健康吃糉子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端午節吃糉子 如何健康吃糉子

一天可以吃幾個糉子?

其實並沒有明文規定,醫學教材上也不會有如此這般指導,畢竟糉子“內容”五花八門、個頭大小不一,人和人的體質也千差萬別。但專家還是建議:保守謹慎起見,一天最好別吃超過三個正常個頭的糉子,尤其是肉糉或含豬油的糉子,不要一次性吃太多。如果是老人和孩子,還得在此基礎上再酌情減量。

專家表示,糉子絕不是零食或甜點,千萬別讓它在餐後出現。不少人在外吃飯會先吃菜和米飯,最後面才上糉子,把它當甜點,其實這是絕對錯誤的。專家表示,糉子的名分是主食,請不要給它輔食的待遇,它由糯米做成,黏度高、難消化,一個普通的鹹肉糉子,含米量相當於一碗米飯。如果吃了米飯就不要再吃糉子,如果要吃糉子,請別去碰飯、面和饅頭。

早上吃了糉子,中午、晚上可不可以再吃?專家的意見是最好不要吃。腸胃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消化完上一個糉子,沒歇幾分鐘又要開始下一輪損耗,這麼反覆折騰,突然鬧罷工是很容易的事。

專家介紹說,無論是糉子還是包子、艾葉粑,都屬於容易讓人產生油膩飽脹感的食物,所以不要輔以大魚大肉,最好配上清粥小菜,以便下嚥。糯米性溫,熱乎乎地吃起來不但幸福感滿溢,還可滋養脾胃,但如果涼了硬了再吃,就會變得難以吞嚥、消化,所以夏天吃糉子也務必吃熱的。

健康吃糉

注重高纖:糉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時間較長,胃腸排空需時較久,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或肚子悶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狀,若主料能以部分的雜糧米、紅豆、薏仁、山藥、芋頭或紅薯取代,不僅可增加纖維質含量,減少腸胃負擔,更有益於健康。

少油低熱量:肉糉早已成爲“糉族”中的主角,但它的缺陷是飽和脂肪含量高。如果能改用瘦肉,甚至以雞肉、海鮮或魚肉取代。

營養成分的標示包括每份重量或每100克所含的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與鈉含量,但消費者常誤以爲營養標示上的數據就是一個糉子提供的熱量與營養素,正確的方法是以每份的重量或每100克與一個糉子的實際重量去換算。因此,養成閱讀營養標示的習慣,購買符合個人需求的糉子,才能讓這個端午節既美味又健康。

食物搭配:端午節前後可別餐餐以糉果腹,而忘記其他種類食物的攝取,因爲糉子一般只能提供六大類食物中的主食、肉類與油脂。建議搭配時令蔬菜,餐後來一份水果。

適量:不宜吃太多,吃後不能立刻喝冷水,糉子是糯米做的性熱,遇冷凝結不消化,腹脹。#p#副標題#e#

注意事項

與食物的搭配

1. 茶

超甜的糉子,如棗泥、豆沙等,配薄荷茶、綠茶。能增進葡萄糖的代謝,清熱去膩。

特別油的糉子,如鮮肉、火腿、香腸等,配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幫助消化。

2. 木瓜,菠蘿 清甜消食,緩解吃完糉子後嘴裏油膩的感覺,這種吃法既美容又助消化。

不宜食人羣

糉子清香淡雅,軟糯滑膩,口味多樣,頗受人們喜愛。然而,製作糉子的原料糯米,油性及黏性較大,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並由此產生胃酸分泌增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所以不可貪食。 糉子蒸或煮熟後,能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進食後會增加消化酶負荷,兼之其性溫滯氣,吃多了會加重胃腸負擔[2],故以下人羣最好不食或少食:

1.心血管病患者:肉糉子和豬油豆沙糉子所含脂肪多,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2.老人和兒童:糉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如果一定要吃盡量選擇小糉子,尤其是含有粗糧、薯類的糉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糉子,吃時要細嚼慢嚥,便於消化。

3.胃病、腸道病患者:糉子蒸熟後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後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的人若貪吃糉子,很有可能造成潰瘍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過於油膩的糉子,也會引起消化不良、脹氣,使疾病加重。

4.糖尿病患者:糉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如果不加節制,就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