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中醫 > 苦樹皮的功效與作用

苦樹皮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歐巴風    閱讀: 4.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出處】《中國藥植志》

苦樹皮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Kǔ Shù Pí

【別名】苦皮子(《四川中藥志》),山熊膽(《新醫學》(3):26,1972),趕狗木(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資料選編》)。

【來源】爲苦木科植物苦木的樹皮、根皮或莖木。

【性味】《四川中藥志》:性寒,味苦,有毒。

【功能主治】

清熱燥溼,解毒殺蟲。治菌痢,胃腸炎,膽道感染,蛔蟲病,急性化膿性感染,疥癬,溼疹,燒傷。

①《中國樹木分類學》:瀉溼熱,殺蛔蟲,治疥癬。

②《南寧市藥物志》:’消炎解毒。治痧氣及胃腸炎,肺炎,惡性瘧疾。

③《四川中藥志》:洗瘡毒,治蟲瘡。

④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資料選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去溼止癢。治毒蛇咬傷,燒傷,皮膚溼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敷。

【注意】孕婦忌服。

【附方】治急性化膿性感染:苦木二份,金櫻根一份。水煎三次,第一次煮沸二小時,第二、三次各煮沸一小時半,過濾併合並過濾,濃縮成膏。外敷。(《中草藥通訊》(2):59,1972)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