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中醫 > 敗毒散如何治風寒感冒

敗毒散如何治風寒感冒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方名】 敗毒散

敗毒散如何治風寒感冒

【出處】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小兒藥證直決》

【分類】 解表劑-扶正解表

【組成】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殼 羌活 獨活 茯苓 桔梗 人蔘 甘草 生薑 薄荷

【功用】 散寒祛溼,益氣解表。

【主治】 氣虛,外感風寒溼表證。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痠痛,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淡苔白,脈浮而按之無力。(本方常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風溼性關節炎、痢疾、過敏性皮炎、溼疹等屬外感風寒溼邪兼氣虛者。)

【用法】 上爲粗末。每服二錢(6克),水一盞,加生薑、薄荷各少許,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時服,寒多則熱服,熱多則溫服(現代用法:作湯劑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禁忌】 本方多辛溫香燥之品,若是暑溫、溼熱蒸迫腸中而成痢疾者,切不可誤用。若非外感風寒溼邪,寒熱無汗者,亦不宜服。(方中藥物多爲辛溫香燥之品,外感風熱及陰虛外感者,均忌用。若時疫、溼溫、溼熱蘊結腸中而成之痢疾,切不可用。)

【方解】 虛人而感風寒溼邪,邪正交爭於肌腠之間,正虛不能祛邪外出,故憎寒壯熱而無汗,頭項強痛,肢體痠痛。風寒犯肺,肺氣不宣,故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苔白膩,脈浮而濡,正是風寒兼溼之證。所以治當益氣解表,散寒祛溼。方中羌活、獨活併爲君藥,辛溫發散,通治一身上下之風寒溼邪。川芎行血祛風;柴胡辛散解肌,併爲臣藥,助羌活、獨活祛外邪,止疼痛。枳殼降氣,桔梗開肺,前胡祛痰,茯苓滲溼,併爲佐藥,利肺氣,除痰溼,止咳嗽。甘草調和諸藥,兼以益氣和中。生薑、薄荷,發散風寒,皆是佐使之品。配以小量人蔘補氣,使正氣足則鼓邪外出,一汗而風寒溼皆去,亦是佐藥之意。

本方原爲小兒而設,因小兒元氣未充,故用小量人蔘,補其元氣,正如《醫方考》曰:“培其正氣,散其邪毒,故曰敗毒。”後世推廣用於年老、產後、大病後尚未復元,以及素體虛弱而感風寒溼邪,見表寒證者,往往多效。喻昌也認爲:“人受外感之邪,必先汗以驅之。惟元氣大旺者,外邪始乘藥勢而出。若元氣素弱之人,藥雖外行,氣從中餒(nei),輕者半出不出,留連爲困,重者隨元氣縮入,發熱無休。……所以虛弱之體,必用人蔘三、五、七分,入表藥中少助元氣,以爲驅邪之主,使邪氣得藥,一涌而出,羣非補養虛弱之意也。”(《寓意草》)喻氏不僅常用本方治時疫初起,並用治外邪陷裏而成痢疾者,使陷裏之邪,還從表出而愈,稱爲“逆流挽舟”之法。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