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問題氣體致盲事件 患者可向醫院要求賠償

問題氣體致盲事件 患者可向醫院要求賠償

來源:歐巴風    閱讀: 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問題氣體致盲事件 患者可向醫院要求賠償

問題氣體致盲事件:近日,有媒體報道,去年6月,有59名患者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使用全氟丙烷氣體治療眼部疾病後,其中已知有18人出現了單眼致盲的情況,還有一人視力僅爲0.01。此外,還有26名患者在江蘇南通大學附屬醫院使用了同批次的全氟丙烷氣體,部分患者同樣單眼致盲。

全氟丙烷氣體,是一種用於視網膜脫離手術及玻璃體手術的眼內填充氣體材料,臨牀上常用它來使脫離的視網膜復位、癒合。

在北醫三院使用過全氟丙烷氣體後致盲的患者中,最小的一位是1995年出生的小吳。小吳正在蘇州某大學上大一,去年6月因右眼孔源性視網膜脫落在北醫三院治療。他的舅舅李民全回憶,注射了眼用全氟丙烷氣體不到一週後,小吳的視力急劇衰退:“經常踩空樓梯,倒水的時候倒不到杯子裏,尤其下樓梯的時候很恐怖的。我們這個孩子從各方面來講都挺優秀的,對學習和前途都很憧憬。這個事情對他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我們家庭也很痛心。”

和小吳一樣使用過這一批次全氟丙烷進行治療的患者,北醫三院有59人,加上南通大學附屬醫院26人,共85人。目前,他們大多接受了抽出全氟丙烷氣體填充硅油的補救方案,但來自安徽、在北醫三院接受治療的石先生表示,即使如此,自己的眼睛也很難恢復:“其他醫院醫生很實在的告訴我,沒有恢復的可能,只能認倒黴了,不可逆轉,因爲他說你視神經已經受損,已經萎縮,他就告訴我視胎盤呈灰白色,永久性的損傷。”

實際上,去年6月部分患者出現不良反應之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評價中心隨即發佈了調查報告。經過調查,兩家醫院的手術室及耗材儲存室,都符合消毒及儲存要求,手術過程規範,器械購買符合相關規定。也就是說,醫院的藥物採購渠道、存儲條件和手術程序都是沒有瑕疵的。

那麼,問題就出在藥品本身上。食藥監總局的調查報告也說,南通大學附屬醫院針對其去年6月所做的75臺眼科手術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患者的急性炎症與批號爲15040001的全氟丙烷氣體的使用關聯性明確。報告明確指出:高度懷疑全氟丙烷引起毒性反應。去年7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要求立即暫停銷售和使用該公司生產的批號爲15040001的眼用全氟丙烷氣體。

這批批號爲15040001的全氟丙烷,到底有什麼問題呢?它的生產廠家,是天津晶明新技術開發有公司。實際上,醫院並沒有其它的生產企業可選擇,因爲天津晶明新技術開發有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個生產眼用全氟丙烷氣體的廠家。廠家透露,除了北醫三院購買的110支和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購買的40支問題批次全氟丙烷外,還有500盒左右的問題產品被使用,具體流入了哪些省市、哪些醫院,因公司臺賬被藥監部門查封帶走,目前無法提供。但截至目前並未收到不良反應情況報告。

對於最關鍵的,藥品到底存在什麼問題,天津晶明新技術開發有公司負責產品質量的工程師孫女士表示,近一年來,廠方和藥監部門調查組一直在努力查找,但截至目前,仍然沒有結果。這樣的不明物質很可能不在廠家內部標準的檢測範圍之內,他們很難發現。

產品質量的工程師孫女士表示:“按照我們正常的原材料採購、生產過程、質量過程,包括我們的銷售過程還有整個的物流過程,我們都找了原因,也沒查到。最後我們查了一個原料雜質,作了深入的研究,結果是存在一種標準以外的雜質,但具體這雜質是什麼我們還沒查到。”

也就是說,廠家承認藥品當中含有雜質,但當時廠家分別提供給兩家醫院的出廠檢測報告顯示,產品全都合格。天津晶明新技術開發有公司法人代表徐軼羣也表示,事發後他們對問題產品再次檢測,也得出了跟出廠檢測時一樣的結果:合格。

“7月2號下午我們按照質量管理標準對相關批次進行了檢測,無菌檢測和含量檢測,結果是符合標準規定的。”徐軼羣說。

這個“合格”的意思是說,企業自稱,這支全氟丙烷氣體中的全氟丙烷含量,達到了99.5%的國家標準。那種致盲的有害物質,來自剩餘的國家標準也要求不到的0.5%的雜質之中。但2015年7月27號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的檢驗報告認定,該公司批號爲15040001的眼用全氟丙烷氣體樣品中的全氟丙烷含量不達標,分別爲69.64%和86.8%。也就是說,一支氣體中有15%到30%左右的空間都充斥着不可控的物質。

那麼,經過國家認定的廠方內部檢測標準是否存在漏洞,爲何檢測結果和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的檢驗報告不一致?如果繼續沿用此標準,未來國內眼用全氟丙烷氣體產品的質量安全誰能保證?天津市食藥監局又是如何把關,履行自己職能的呢?昨天下午,國家衛計委告訴媒體:目前正開會研究中。但截至目前,我們並沒有得到迴應。推薦閱讀:71例問題氣體病例 9月後氣體成分仍不明

中國衛生法學會理事鄭雪倩認爲,這一事件說明,我們的藥品監管程序還有可以改進的地方:“咱們最重要的是保證患者的安全,對吧。不能你說我是合格的,但是患者出現了後果怎麼辦?我想這方面可能還是要加強一個對它的抽查,是不是我們的監督管理部門給它做一個另外的檢測,而不是廠家自己報了就可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以後深思和討論的。”

但不論調查結果如何,患者的損傷是確實存在,而且很可能無法逆轉。儘管醫院從藥品採購到手術過程都沒有問題,儘管問題藥品到底有什麼問題還是筆糊塗賬,患者的權益還是必須要得到保障的。

對此,中國衛生法學會理事鄭雪倩建議,患者可先向醫院索賠,醫院再向製藥企業索賠:“按照咱們國家的法律規定,《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九條,它明確說了,當患者出現因爲醫療器械導致損害的時候,病人可以找廠家,也可以找醫院。如果說醫院先期賠付了以後,醫院還可以追償廠家。”

14日晚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發表聲明表示,醫院正積極配合患者通過調解或訴訟途徑解決賠償問題。從今年2月份開始,部分患者已經陸續得到了醫院的先行賠付。目前,北醫三院正在進行訴訟,追究不合格產品生產廠家的主體責任。

醫院聲明還說:願與患者共同積極面對不良事件帶來的傷痛,積極進行有效的後續治療,將各項傷害降到最低。醫院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本着“以人爲本”的原則,最大程度維護患者和醫院的合法權益。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