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婦科 > 中醫有哪些外治痛經方法

中醫有哪些外治痛經方法

來源:歐巴風    閱讀: 9.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婦女在行經前後,或正值經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蒼白,頭面冷汗淋漓,手足發冷,泛惡欲吐等症狀,稱爲痛經,亦稱經行腹痛。中醫認爲,本病多爲肝鬱不舒、氣滯血瘀,或寒凝經脈、氣血不暢所致,當以活血化瘀,溫經止痛爲治。運用外治法則更簡便安全,效果良好。

中醫有哪些外治痛經方法

下面介紹幾則中藥外治方:

白藥填臍法:

取雲南白藥適量,白酒調爲稀糊狀,填於肚臍處,外用膠布固定,並可用熱水袋熱熨肚臍處,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鐘,藥糊每日一換,連續3~5天。

藥酊摩擦法:

取雲南白藥酊適量,塗於臍下關元穴、氣海穴部位,用手摩擦,當有發熱感並傳至腹內時,疼痛即止。

芥糊敷足法:

取白芥子12克,研爲細末,加米醋、麪粉適量調爲稀糊狀,外敷足心涌泉穴,包紮固定,每日一換。還可配合外敷關元、氣海穴。

足浴方:

取益母草、香附、乳香、沒藥、夏枯草各20克,水煎2000毫升足浴,每次15~20分鐘,每日一次,連續3~5天。

外敷療法:

藥用川烏、草烏各5克共研細末,用蔥汁、蜂蜜調勻,外敷少腹部疼痛處,每敷2~3小時,每日一次。

貼穴療法:

取關元穴、三陰交穴,用半張傷溼止痛膏分別貼於以上兩穴,並用拇指、食指按壓,每天3~5次,藥膏3~5天更換一次。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