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保健養生 > 春季按摩六大養生穴位能祛溼

春季按摩六大養生穴位能祛溼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季按摩六大養生穴位能祛溼

春季按摩穴位能祛溼

1、血海穴

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兩寸,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後,會在膝蓋內側看到一個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頂端就是血海穴。

作用:可輔助緩解月經不調、閉經、氣逆腹脹、溼疹、皮膚瘙癢、貧血等狀況。

2、豐隆穴

在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拇指)。

作用:中醫認爲溼必生痰,此穴位可以化痰溼、清神志,尤其適合初秋裏溼邪較盛的人羣,可輔助緩解痰溼誘發的胸腹痛、嘔吐、便祕、眩暈、煩心、面浮腫、四肢腫等狀況。

3、陰陵泉穴

採用正坐或仰臥姿勢,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在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處於脛骨後緣和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上。

作用:體內有溼就容易感受外溼,別讓體內溼邪太大,除了外散還要內化一部分。在陰陵泉穴的位置刮痧,可以起到內化溼邪的作用,還可清利溼熱、健脾理氣、益腎調經、通經活絡,輔助緩解腹脹、泄瀉、水腫、膝痛等。

4、中脘穴

位於上腹部,在肚臍上4寸的腹中線上,可仰臥取穴,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爲此穴。

作用:這個穴位對於緩解伏天暑溼造成的腹脹、反胃、消化不良、泄瀉、便祕等都有很好的作用,此外,對於秋燥失眠等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5、地機穴

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在陰陵泉穴直下3寸,即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脛骨內側面後緣處。

作用:地機穴具有較強的解痙鎮痛、行氣活血功效,可用於輔助緩解腹痛、腹瀉、水腫、月經不調、痛經等狀況。

6、天樞穴

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天樞穴位於人體中腹部,肚臍兩側兩寸處。

作用:在祛淤邪的同時要給邪出路,在此穴位刮痧可加速促使溼邪、毒邪從糞便排出,起到緩解便祕、腹脹、腹瀉、臍周圍痛、消化不良、噁心想吐等症。

春季按摩六大養生穴位能祛溼 第2張

春季祛溼方法

1、食療

很多我們常吃的食物都可以起到除溼的作用,如薏米煮粥、淮山煲湯等。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溼、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紅豆,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功效。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後食用,可以利尿、除溼。

此外,還可以選擇紅豆、茯苓、淮山、黨蔘等放到煲湯材料中,煲成粥或者煮水喝,可以利尿、除溼,對水腫的人尤其有效。這兩種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不適宜尿多的人食用。

2、清淡飲食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保護腸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適量、均衡飲食。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食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在烹調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時,最好加入蔥、姜,以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3、調味料祛溼

姜、蔥、蒜不僅是家裏常用的調味料,還具有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例如,我們可以嘗試在家裏煮一碗熱薑湯,用薑湯將體內的溼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4、運動

運動不僅可以緩解壓力,還能加速溼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等運動,有助於活化氣血循環,增強體內水分代謝。

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因爲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溼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溼氣攻入脾臟,引發溼熱病症。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