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保健養生 > 哪些職業的女性易得乳腺癌

哪些職業的女性易得乳腺癌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四類女性天生易患癌

哪些職業的女性易得乳腺癌

這樣的好女人容易集中在四類職業:財會、中小學老師、文祕、辦公室管理人員。因爲從事這些職業的女性,通常比較較真、工作壓力較大、無法及時自我釋放或轉化壓力,或者說她們的職業要求必須服從安排,而她們本分的個性又要求她們服從這一命運,恰恰是這些,成了癌症的“催化劑”。

國外的研究也顯示,乳腺癌、宮頸癌等問題與無法排解的悲哀關係密切。而胃癌病人往往表現爲過分謹慎、迴避衝突、小心處事,即使內心有強烈的不滿,也會委曲求全,長期憋悶着自己,肝氣鬱結是他們的常態。

美國《環境衛生》雜誌刊登過一個研究報告:女人過於潔癖,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研究人員詢問了近800名乳腺癌病人,和另一組同齡健康婦女使用各種清潔產品和殺蟲劑的頻率,結果發現:經常使用空氣清新劑的婦女罹患乳腺癌的危險增加20%,每天使用空氣清新劑會使乳腺癌的發病概率增加30%。而固體空氣清新劑則會使乳腺癌的發病危險增加2倍。研究者把潔癖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歸之爲過多地使用化學清潔劑之故,認爲化學制劑與乳腺癌之間存在着高度的關聯性。

但何教授卻有另外的認識,因爲他在與病人的交流中發現:這類病人很多都是非常在意生活質量、很排斥化學清潔劑的,她們只用清水及普通肥皂。之所以得乳腺癌,是因爲這些有潔癖的人,本身就是完美主義者,潔癖就是她們追求完美的方式,這種人會事事追求至善、較真至頂點。比如,家裏的茶杯必須放在某個地方,換了地方她就要責備家人,就要馬上糾正,連這樣的小事都計較,可以想見她們在社會上、在工作中對自己有多苛刻了!如此長期追求完美,就導致了她們的“神經-內分泌軸”的功能一直緊繃着,引起了內分泌的長期失調,以至於靶器官乳腺被過度刺激,直到它受不了了,發生了癌變。而這個作用,甚至可能高於清潔劑的致癌作用。

所以何教授的結論是:潔癖與乳腺癌之間的聯繫未必是化學制劑,而是這類人精神上的長期“自我高壓”導致了這一結果。

對於這種人的品質,我們一般都形容甚至讚譽她們“克己”,這個詞用在她們身體上也很形象,就是在委屈自己的同時,直接克伐着自己的脾氣,在“克己”的同時“克脾”。在前面我曾多次講到,脾氣是身體裏的“審計署”,脾氣虛了,“審計署”失職了,原來潛伏在體內的、還沒形成氣候的癌細胞就得以犯上作亂,癌症也成爲“事實”。

乳腺癌是氣出來的、鬱出來的

除了潔癖與乳腺癌之間的聯繫,醫生們還發現了另一個現象:當一個女性處於中醫所說的肝鬱狀態時,她體內的雌激素水平也處於高位。在乳腺癌病人身上,凡是手術後,雌激素水平過高,或者雌激素受體過高的人,往往都表現爲肝鬱症狀,她們總是心裏不舒暢,像憋了股火。與此同時,這一類人就比其他不肝鬱、情緒輕鬆的人,乳腺癌復發的可能性要高。肝鬱—雌激素—乳腺癌的規律,中醫古代醫籍中早就對此進行了相關的記載。

明代名醫虞摶的《醫學正傳》中對乳腺癌的記載是:“乳巖,多生於憂鬱積憤中年婦女。”乳巖,就是乳腺癌。古人也發現,肝鬱的女性更容易得乳腺癌。而肝鬱又常常是女人由個性導致的體質特點,所以纔有“女子以肝爲先天”的說法。女人的先天一方面需要肝血的濡養,另一方面還需要肝氣不鬱。《陳素庵婦科補解》中記載說:“婦人多氣,因其深居閨帷,每每情志鬱結。”意思是,過去的女性深居閨房,與人少有交流,情緒因此時常抑鬱。對這種因爲抑鬱導致的疾病,中醫一直講究用調的辦法,比如,《女科經綸》中說:“凡婦人之病,多是氣血鬱結,故治以開鬱理氣爲主,鬱開氣行,而月候自調,諸病自瘥。”

一個治乳腺癌的專家,每次他看病的時候,問病人的第一句話都是:“你離婚了嗎?”每每被他問中的病人都很驚奇,怎麼猜得出來呢?因爲在他看過的病人中,婚姻不幸、愛情失意是這種病的重要誘因。用中醫辨證的話,她們很長時間都處在肝氣鬱結之中。和我們的祖先相比,現在的女性肝鬱的機會更多、程度更嚴重,社會競爭壓力大,這就增加了現代女性的肝鬱可能。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男子只懂得人生哲學,女子卻懂得人生。”懂哲學的男人往往是超脫的、務虛的,習慣紙上談兵,他們不真正過日子;懂人生的女人是入世的、務實的,她們打點每天的柴米油鹽、人情世故,瑣碎而多事。這就使她們比男人敏感、多慮,這些心理、情緒上的變動,也多了生在氣上的疾病。

《名醫類案》對於因爲情緒不暢引發的疾病做過統計,發現其中情志引起的疾病中,女人是男人的2.3倍。而且,就情緒的分類來講,男性多傷於勞心和苦思,就是動腦子、冥思苦想;女人多傷於悲傷和憂慮,屬於純粹的情緒問題,後兩者都是由中醫所說的肝所主,糾纏久了就是肝氣鬱,所以中醫治療女性疾病有“中年責之肝”的理論。所謂中年,是指青春期之後、更年期之前的那一段女人最長、最精彩,也是最重要的人生,要處理的事情更繁雜,壓力更大,所以更有機會肝鬱。

我有個同事,三十多歲,沒結婚,是個孝順女。2011年,她父親得了癌症,她一直在病牀前伺候,直到父親離世。陪着父親走過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刻,是這個女人迄今爲止經歷過的最沉重的事兒。從那之後我見到她時,發現她變樣了,雖然人沒瘦,但臉上長了很多黃褐斑,而且乳腺增生得很嚴重。她找到我問是怎麼回事兒。因爲在老一輩的觀念裏,黃褐斑只在女性懷孕的時候才長,她還待字閨中呢,爲什麼會長斑?我告訴她就是因爲鬱,父親的去世讓她悲傷、壓抑,肝氣因此鬱結了,臉上的黃褐斑也是她傷心的證據,不是用化妝品就能粉飾掉的,必須疏肝解鬱。

黃褐斑之所以曾經被認爲是妊娠斑,甚至有人藉此來質疑女人的操守問題,是因爲在過去,女性沒有這麼多生活壓力和情感誘惑,不過是“深居閨帷,每每情志鬱結”。對當時的女人來說,身體激素波動最大的莫過於懷孕,那是她們長斑的唯一時機。現在不同了,即便是“剩女”,即便獨身到底,她們接受到的外界刺激也已經今非昔比。每種刺激都足以調遣體內的激素,產生和過往的孕婦纔有的激素峯谷差距,這種跌宕讓女人長斑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兒。不獨此,梅核氣、乳腺增生、子宮肌瘤,這一系列問題都相當於是同一棵樹上結的果子,很多人是這系列疾病的共同罹患者,哪種病都沒躲過去,原因無他,就是因爲肝鬱了。而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最嚴重的是癌症,得癌症,特別是患有乳腺癌的女人,很少沒有肝氣鬱的歷史。我們經常見到智力有問題的人,雖然不明人事,但身體很好,白胖對他們來說是常態。胖是因爲心寬,白是因爲肝氣不鬱,他們已經沒有和現實較勁的能力和心思,也因此得以饒過自己。就憑這一點,他們的身體和皮膚的健康狀態都是心事重重者所不及。

流淚是條自救的甬道

元代名醫朱丹溪除了發明“相火”理論外,對心理治療也很在行。他創制了一種至今仍在用的藥物,叫“越鞠丸”,就是爲那些鬱悶不舒的女人定製的。

朱丹溪在創制這個方子時發現:“一有拂鬱,諸病生焉。”就是說,只要是鬱悶就要化火,就要生病。“鬱—火—病”這個公式是成立的。

在“越鞠丸”方子下面,朱丹溪記載了他治療過的四個病例,她們的病全和感情有關係。其中一個是“許婚後夫經商二年不歸”,“因而不食,困臥如癡,無他病,多向牀裏坐……”這段描述極具畫面感,一副自閉的怨婦形象。怨婦所願未遂,鬱悶化火了,朱丹溪的診斷是“過思則脾氣結而不食”。怎麼把脾氣的結打開呢?朱丹溪決定“以怒氣衝之”。

中醫將喜、怒、思、憂、恐這五種情緒叫作五志,分屬心、肝、脾、肺、腎五臟。怒是屬於肝的;思,也就是鬱悶,是屬於脾的。肝能剋制脾,人生氣的時候,肝的木氣驟然生髮,一下子就衝開了鬱結的脾氣。

朱丹溪親自出馬,惡語相加,那怨婦被氣哭了。朱丹溪讓她哭了兩個時辰,痛痛快快地流了眼淚,才讓其父母去安慰她,然後那婦人吃了一服藥就有了胃口。這種誘發流淚的辦法我們現在也用,其實就是讓人盡情宣泄,給鬱悶一個出口,把鬱積的毒素排出去,用激烈的語言刺激其釋放負面情緒,指點新的希望,鬱悶的心緒因此可解。

何裕民教授曾接診過一位南方女企業家,將近60歲,很成功,擁有一箇中型企業,員工有1000多人。偶因體檢,發現罹患晚期肺癌,癌細胞已經多處轉移。何教授的博客生動地記錄了這個女人的精神狀態:“初見此企業家,一臉嚴肅,不苟言笑,也未流露任何恐懼或驚慌之態。筆者便好生安慰,疏以中醫藥湯方,並配合以靶向治療……4個月後的一日,她又來上海診治。病情已經明顯好轉,已經沒有了任何不適的感覺。所有指標的檢查結果均提示:她的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筆者不經意地說了一句‘您安全了’。誰知一臉嚴肅、不苟言笑的她居然‘哇’的一聲哭了起來,許久才平靜下來,弄得在場的陪同均愕然,束手無策。

“平靜後,她一邊擦着淚,一邊不好意思地說:‘抱歉了!我太激動了,我整整鬱悶了130多天,自確診起,我天天在數日子,除何教授您之外,所有的醫生都說我還有3個月、90天,度日如年呀!而您卻說我安全了,故一下子眼淚就流了出來!’”

何教授進一步建議她天天放聲大笑或引吭高歌。她說,她一個人笑不起來,新的歌又不會唱。何教授便建議陪她來的女助手常常陪老闆去唱唱卡拉OK,新歌唱不來,唱唱老歌也行!

自那以後,再一次來複診,這個女企業家彷彿換了個人似的。她的助手告訴何教授說:“老闆到KTV唱起《瀟灑走一回》的時候,那種淚流滿面的動情讓我們都感嘆!”“有一回她唱着唱着,大哭起來,越唱越哭,越哭越唱,唱到後來她放聲大唱以後,情緒就好多了。”從那以後,這位企業家笑聲不斷,身體也日漸康復。

有心理專家研究發現,人悲傷時掉出的眼淚中,蛋白質含量很高,這種蛋白質是由於精神壓抑而產生的有害物質。如果壓抑物質積聚於體內,不隨眼淚強忍着眼淚,有時候就等於自殺。所以美國的研究者認爲,眼淚可以緩解人的壓抑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他們通過對眼淚進行化學分析發現,淚水中含有兩種重要的化學物質,即腦啡肽複合物和催乳素,這兩種物質僅存在於受情緒影響而流出的眼淚中,在受洋蔥、冷風等刺激而流出的眼淚中則測不出來。因而他們認爲,眼淚可以把體內積蓄的導致憂鬱的化學物質清除掉,從而減輕心理壓力。

專家認爲,女子的壽命普遍比男子長的原因,除了職業、生理、激素、心理等方面的優勢之外,善於啼哭,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通常人們哭泣後,在情緒強度上會減低40%,反之,若不能利用眼淚把情緒壓力消除掉,會影響身體健康。因此,專家認爲,強忍着眼淚有時候就等於自殺。一直以來都有“眼淚能排毒”的說法,但是眼淚畢竟量很少,通過那點兒眼淚來排毒顯然是不可能的。這種說法其實是在強調,人流淚的時候,情緒得以宣泄,是這種宣泄,而不是單純的流淚能排毒。所謂宣泄,就是保證情緒通道的通暢,這對女性至關重要。

忘我也是一種心理自愈療法

流淚是宣泄的重要途徑,遇到情緒需要宣泄的時候,我們不要刻意憋着,這有利於情緒的平復。當然了,最好的辦法還是避免產生不宣泄就不能活的情形,換句話說,就是不要爲一點兒小事就鬱悶、壓抑、流淚,如果女性的心態能平靜至此,所謂“百毒不侵”,很多疾病都避免了。做到這一點就需要長見識,“見怪不怪”的平靜來自於見得多、識得廣。所謂見多識廣,這也是女性自我身心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一環。

我很喜歡拿史鐵生來舉例子,他在年輕的時候就高位截癱了,此後的幾十年一直坐在輪椅上寫作。因爲截癱,身體很差,所以他自己開玩笑說,他的職業就是生病。其實史鐵生在生病前是個很喜歡運動的人,個子也很高大,突然間被囚禁在輪椅上,這種境遇對誰來說,都是會鬱悶終生的。史鐵生也不是聖人,他能在艱難的情況下活下來,而且留下不朽著作,和他自己的心態調整很有關係。

史鐵生說過的話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壓瘡,一連數天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纔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一個人能在不順利的時候仍舊知足,才能從低谷走向高峯,走過人生的坎兒。

怎麼才能知足呢?這需要一個“對照組”。史鐵生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爲他的身體可以被輪椅所困,但心可以飛得很遠、很高,這不只保證了他的創作靈感,而且是對自身的一種關照,所以,他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對照組”:

他用癱瘓在輪椅上的日子,和因爲壓瘡而只能躺着的痛苦做對比,就覺得自己每天的端坐就是幸運的,就因此而知足。作爲常人,我們身邊有很多“對照組”,我們也都能從中找到比自己要更不幸的人或事兒,讓自己知足,鼓勵自己堅持、不放棄。

很多地方培訓幹部時一定要去三個地方:一個是監獄,一個是醫院,一個是火葬場。去監獄是想提醒人們,自由有多麼珍貴,爲了珍惜自由,大家要自律;去醫院是提醒大家,健康是多麼難得,擁有健康就已經該感謝命運了;去火葬場是爲了提醒人們,活着多好,只要活着,其他都是身外之物……這種培訓其實說到底就是幫助被物慾打攪的人們,將自己不斷提高的慾望標準降低下來,不要再深挖“欲壑”了,通過慾望的合理定位而懂得感恩、知足。人有了知足的心態和能力後,很多事情就少了悲傷、哀怨的理由,人也就少了需要藉助眼淚排毒的必要。

無論是史鐵生自己的心靈建設,還是幹部培訓這類社會性活動,其實都是在培養足夠高遠的見識。只是幹部培訓的那種見識比較極端,但只要見識夠了,確實可以減少很多近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嘛。

之所以中醫歷史記載的很多女人都是病在氣上,還是因爲過去的女性基本生活在閨房之中,生活簡單而狹窄,她們沒什麼見識。所以一件小事兒對她們來說也是天大的事兒,一個男人對她們來說就是整個世界,足以動氣,足以流淚,甚至賠上一生。

很多人生病之後去打坐、參禪,這些修習中,都有一個技術性的訓練環節,就是忘掉自我的存在,也就是大腦皮質放鬆掉對身體的所有管束,使身體的潛能在參禪中發揮出來,這就是參禪、打坐能治病的原因,這是狹義上的忘我的價值。廣義上說,人之所以感到悲傷、想要流淚,是因爲他關注的僅僅是自己,僅僅是“我”。在心理學上,“我”就是一個容器,專門裝載憂愁、悲哀、痛苦。所以我們總說,“我感到悲哀”“我很痛苦”,這些情緒總是和“我”緊密相連的。要想不悲哀、不傷感,只有把裝悲哀的“容器”打碎,就是忘我,“我”被遺忘了,悲哀、痛苦也就無所攀附了。所以,心理學上給那些明明生活很優越,但總是感覺不到幸福的人的建議,就是去做慈善,幫助那些生活艱難的人。很多人在做慈善的過程中感到了幸福。爲什麼?首先他忘我了,對受助者生活困境的關注使他在一段時間內做到了忘我。就像現在很多老年人到公園裏唱歌,用蘸水的墩布在地上寫字,唱得、寫得都很上癮,經常忘了還得回家做飯。之所以廢寢忘食,就是因爲他們從“我”中走出來了,忘我地投入到一件他們熱愛的事情中了,這個時候,痛苦、傷感也就被遺忘了。

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是反觀自己的時候。受助者的不幸就像我在前面說過的幹部培訓一樣,給你一面鏡子,讓你感到自己擁有的一切值得慶幸,可以知足,逐漸地感到自己的不幸福、不快樂其實就是無病呻吟。之所以人們形容那些幫助他人者是“予人玫瑰,手留餘香”,是因爲這印證了幫助別人的過程也是個利己的過程。利他就是最高境界的利己,因爲人在利他的時候是忘我的,是在打碎承載痛苦的容器。

見識的培養需要走出去,接觸人和社會,這在越來越多的女性成爲全職太太的現今,逐漸地成爲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工作;你不是需要工作的報酬,而是需要工作帶給你的見識的積累。只有見識廣了,你纔不會只盯着自己以及自己的利益,這就是幸福開始的第一步。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