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母嬰 > 順產側切傷口護理

順產側切傷口護理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順產側切傷口護理要點

順產側切傷口護理

自然分娩一般會留下陰道撕裂傷,或者會陰側切留下的傷口。雖然手術很小,但因傷口位尿道口、陰道口、肛門交匯的部位,還因產後的一些特殊情況很易發生傷口不愈,所以應在護理上也有需要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防止外陰感染。

產婦傷口護理的時候,首先必須注意的是感染的問題,皮膚的完整是保護身體的第一道防線,因此傷口局部的紅、腫、熱、痛絕對不可輕忽,只要不適感持續未改善或者出現膿性分泌物時,記得趕快回到醫院檢查。除此之外,陰道大量出血或者排出多量血塊也是不正常的情形,應儘速就醫。

如果是側切的媽媽,在護理上除了要做好防感染工作,還要有針對性護理。

1、保持會陰部的清潔與乾燥。

如果惡露還沒有乾淨,應堅持每天用流動清水沖洗外陰最少兩次,大便後也應沖洗一次,沖洗時要從前往後衝洗,以避免大便等髒物的污染。一定要用乾淨專用的毛巾(不建議用水盆,因爲水盆的髒水會循環污染會陰傷口)。

勤換衛生巾,勤換內衣褲。以避免溼透後浸溼傷口,發生感染。

2、避免傷口裂開。

產後最初幾天,新媽媽宜採取右側臥位,促使傷口內的積血流出,不致內積而形成血腫,影響癒合,也可防止惡露中的子宮內膜碎片流入傷口,日後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待4--5天后傷口長得較爲牢固,並惡霹難以流入時,便可採取左右輪換臥位,注意會陰切口的情況,術後1—2小時內傷口出現疼痛,且越來越劇,應馬上與醫生聯繫,及時進行處理。

順產側切的媽媽坐立時身體重心偏向右側,既可減輕傷口受壓而引起的疼痛,也可防止表皮錯開,要避免摔倒或大腿過度外展而使傷口裂開。產婦不宜在拆線當日出院,傷口裂開多發生在傷口拆線的當天,回家後傷口裂開會給處理帶來麻煩。

保持大便通暢。不要總躺在牀上,儘量多下地走走,可防止便祕發生。在解便時,可先收斂會陰和臀部,然後再慢慢坐到馬桶上。萬一發生便祕了,也不要太用力,可暫時使用開塞露。

3、平時多做做縮肛運動。

躺着、坐着,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的。這樣既有助於促進擴約肌的收縮,又能夠早日恢復陰道的緊緻。

4、要經常留意傷口,一直到產後兩週爲止。

首先傷口是否疼痛,如感覺傷口疼痛,檢查傷口有紅腫、裂開、流血水、流膿等現象,最好馬上就醫,很可能是傷口感染。如果發現傷口處有小的膿包,可能是對縫合線的吸收有障礙,應到醫院請醫生將縫合線拆除,傷口就癒合了。

自然生產傷口護理

自然分娩產後併發症少,自然產的撕裂傷口通常會在產後的3-5天癒合,相對復原速度比剖腹產來得快,通常約l—2周疼痛感都已消失。不過,護理工作也不能掉以輕心。首先就要做好預防感染工作:每天要用溫開水沖洗2次;爲防止傷口污染,大便後切忌由後向前擦,應該由前向後,還須再次沖洗;注意勤換衛生護墊,避免溼透,浸溼傷口。

婦產科醫師建議自然產24小時後可採用“溫水坐浴法”,亦即用盆水的坐浴方式洗澡,水溫約41℃-43℃。一天約3-4次,每次10-15分鐘,持續到傷口癒合。在傷口尚未復原的期間,使用溫水沖洗會較溫和不刺激,且可以避免細菌隨着水進入子宮內部而引起發炎。

側切傷口水腫怎麼辦

在產後,新媽媽會出汗多、有惡露、陰道的傷口,在此恢復期,新媽媽就要注意生理上的衛生和保健,切不可拘泥於傳統的觀點。那側切傷口水腫怎麼辦?當傷口出現腫脹、疼痛、硬結,並在擠壓時有膿性分泌物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生素,拆除縫線,以利膿液流出。

1、傷口水腫時,在拆線前縫合線勒得根緊,疼痛持續不減。可用95%的酒精紗布或50%硫釀鎂溶液進行局部熱敷、溼敷,每天2次。

2、局部採用1:5 000高錳酸鉀溫水坐浴,每天2次,每次10—15分鐘,或用清熱、解毒、散結中藥煎液清洗傷口。

3、臥位時擡高些臀部,以利迴流因而減輕水腫。術後一週內最好進無渣飲食,即含纖維質少的食物、如牛奶等,以防形成硬便而不利會陰切口癒合。

會陰切口發生感染怎麼辦

1、當傷口出現腫脹、疼痛、硬結時,遵循醫囑服用抗茵素,局部採用1:5000高錳酸鉀溫水坐溶浸泡傷口,每天2次,每次10-15分鐘。

2、用清熱、解毒、散結的中藥(請中醫開藥)煎液請洗傷口也有很好的效果。

3、可在家中用檯燈進行局部理療,但須注意不要燙傷。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