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小心直腸癌的“障眼法”

小心直腸癌的“障眼法”

來源:歐巴風    閱讀: 5.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夏日炎炎,不少人都會覺得胃口不好,吃飯不香也多歸結爲天氣原因。其實,也許重大疾病就這樣被放了過去。數據顯示,八成直腸癌被誤診,40歲以上人羣最好定期做腸鏡檢查。

小心直腸癌的“障眼法”

目前,我國大腸癌的發病率、死亡率均居癌症的第二位,而大腸癌中的六成多爲直腸癌。記者從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腹科瞭解到,有八成直腸癌被誤診爲痔瘡、痢疾等,有患者誤診後錯誤治療半年以上才被發現,延誤了病情。專家提醒,40歲以上人羣最好定期做腸鏡檢查。

粗纖維攝入少發病率上升

據中國大腸癌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大腫瘤醫院腹科教授 介紹,大腸癌近年的發展趨勢是,在中國的發病率、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70年代,其死亡率是十萬分之3點54,到2005年爲4點54”,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據最新統計:我國大腸癌每年新發病人數約13萬~16萬人,死亡人數約6萬~9萬人,多發於大中城市,在消化道腫瘤中已僅次於胃癌,位居第二。

和衆多疾病發病呈低齡化的特點不同,大腸癌的發病呈“老齡化”趨勢:以前中位年齡爲45歲,現在爲55歲。發病高峯年齡從以前的四、五十歲到現在的六、七十歲。相比之下,青少年患大腸癌的比例在不斷下降,“從以前的2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6.6%”。

據瞭解,發病率之所以上升,和現代人高脂肪、高蛋白攝入量增加,運動和粗纖維缺少攝入有主要關係。而“老齡化”趨勢主要是因爲人羣整體壽命延長、認知度提高、健康意識增強。

教授說,截止到目前,大腸癌的真正病因仍未明瞭,但致病因素很多,如飲食不當,“病從口入”,很多研究表明其重要因素之一是攝入過量的高脂肪高動物蛋白和低纖維素食物。新西蘭的一項調查發現,大腸癌和牛肉消費量成正比,即消費牛肉多的地區,其發病率也增高。

此外還有遺傳因素,大約5%-15%的大腸癌是遺傳的。該院曾接診過一病例,一家四兄弟均有大腸癌。癌前病變因素也值得關注,如家族性息肉病,遺傳比約爲50%,“如果不經治療,百分百會發生癌變”。

早期直腸癌無明顯症狀要靠檢查發現

曾有一中年男性,反覆便血,一開始認爲是溼熱所致,該男子按有關說法,摘石榴樹上的葉子煮水喝,“將兩棵石榴樹的葉子摘光了,還是便血”。最終,該男子被確診爲腸癌,雖然做了切除,但由於發現太晚,且術後拒絕接受進一步化療而喪命。

記者瞭解到,大腸癌發病過程較長,完全可防可治,但由於早期無明顯症狀,不易被人發現。但到一定階段,出現便祕、便頻、便血等症狀時,“八成直腸癌被診誤,不是自己誤判就是被醫生誤診。有患者誤診後錯誤治療半年以上才被發現,延誤了病情”。

據介紹,針對我國最常見的低位直腸癌,最簡單易行的檢查方法就是直腸指檢,“舉手之勞就能確診”。

爲此,教授提醒,40歲以上人羣最好定期做腸鏡檢查,而對於有家族性息肉病等遺傳因素的高危人羣,從十幾歲開始就該定期檢查。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