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中醫 > 三伏天身體溼氣重該如何祛溼

三伏天身體溼氣重該如何祛溼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是立秋但還是還沒有出伏,這個時候悶熱雨水又多,加上人們又貪涼、長時間吹空調,很容易出現身體溼氣重的情況,那麼,三伏天該如何祛溼呢?

三伏天身體溼氣重該如何祛溼

一般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最潮溼、最悶熱的日子。今年的三伏天是加長版的,整個三伏天加起來長達40天,直到8月22日纔出伏。此時,雖已立秋但伏還在,防暑降溫的同時千尤不能忽視除溼。

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而中醫最怕的就是“溼邪”。溼氣總是與別的致病因素狼狽爲奸,比如與暑在一起,被稱爲暑溼。由於正值伏天,空氣溼度比較大,人體的汗液難以排出,代謝產物在體內堆積,影響內分泌系統的正常運轉,使人的精神狀態和胃口變差。此外,在這個加長版的桑拿天裏,雖然平均氣溫不是最高,但還是會讓人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這些都是因爲溼氣在作祟。

一般在看中醫時,常聽大夫說病人體內溼氣太重。那,體內溼氣是怎麼來的呢?

從人體構造來看,水佔比大約爲70%-80%。臟腑經絡和組織的活動都離不開水的攝取、運行、代謝,任何一個環節受到影響都會產生水溼,如脾胃吸收水有障礙則會腹瀉。外部環境對人體吸收溼氣的影響也很大,例如三伏天就是溼氣多的一個主要原因。

哪些壞習慣最易招來溼氣?

1、貪涼:冰激凌等生冷食物吃太多會導致體內寒氣增加,給“溼邪”入侵創造機會。

2、睡眠差:很多人喜歡熬夜,從中醫角度來說,睡眠不足就是脾虛的症狀,表明體內溼氣過重。

3、穿得少:“只要風度,不要溫度”很容易讓“溼邪”侵入身體。

4、老坐着:久坐會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痠痛,影響溼氣的排除。

5、喝大酒:啤酒燒烤是很多人喜歡的消暑方式,但別忘了酒助“溼邪”,儘量少碰。

6、不通風:不注意房間的通風,潮氣自然加重。

7、對着空調吹:從外面一身汗回來或者在運動後,對着空調使勁吹涼風,溼氣會藉機順着張開的汗毛孔進入人體,損傷陽氣。現在冬天很少見到真正着涼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爲用空調導致汗液揮發不出來淤積體內。

8、不吹乾頭髮就睡:夏天時人洗澡特別勤,有的人頭髮溼漉漉的就坐在空調屋裏,甚至頭髮不吹乾就睡覺,導致“溼邪”在不知不覺中入侵身體。

“溼興”大發的信號

溼在中醫裏又叫“陰邪”,而脾爲至陰之髒,喜燥惡溼,溼氣過盛就容易損傷脾臟。同時,脾主運化水液,溼邪侵犯人體後最易傷害脾陽,而脾陽的虛弱也進一步助長了“溼邪”的侵入。

怎樣判斷體內是否有溼氣?以下這些信號告訴你該排溼了,平時更要注意:

1、起牀時看感覺:早晨起牀時如果還覺得睏倦、四肢沉重,尤其是小腿肚子發酸發沉,手腳冰冷,人也懶得動彈,那就說明你體內溼氣重了。

2、穿衣時看皮膚:皮膚總愛起疹子,有時手腳患有小皰疹甚至脫皮,臉上、頭髮總愛出油,黏膩不舒服。

3、如廁時看大便:大便經常粘在馬桶上,一箱水還衝不淨,而且總有排不淨的感覺,說明體內有溼氣了。

4、洗漱時看舌苔:“舌爲心之苗,又爲脾之外候”。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溼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溼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

5、刷牙看惡不噁心:有些人一刷牙就嘔吐、噁心,嗓子裏邊總是有不乾不淨的感覺,想吐痰也吐不出來,也是體內有溼氣的表現。

6、看平時愛不愛動: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缺乏運動,同時他們又常常會因爲溼氣重而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溼氣就越多,久而久之會導致溼氣攻入脾臟,引發疾病。

7、吃飯時看胃口:沒有原因的胃口不佳、胸腹悶,容易拉肚子。脾溼導致的腹瀉不一定是因爲病菌,而是脾胃失和造成的,使用抗生素往往並沒有效果。

當然這些都是溼氣比較嚴重時的表現,出現了這些症狀,還是先要排除其他疾病,請醫生進行診斷後再做處理。

拒絕“溼邪”有妙招

夏氣主溼,且有暑熱,是一年溼氣最重的時候。此時,人體內的“溼”不能正常排出,就會出現“溼重如裹”、氣機不暢,造成舊病復發、舊病急發的危險,三伏天溼度很大,人體內的“溼”不能正常排出去,就會出現“溼重如裹”、氣機不暢,造成舊病復發、舊病急發的危險。

三伏天是最需要注重祛溼同時也是最佳的祛溼季節,那你知道如何祛溼嗎?

1、適當飲水:不要等到口渴時再喝水,每天至少保證1500毫升,也就是3個礦泉水瓶的量。

2、飲食清淡:多吃清淡食物和蔬菜水果,少吃肥甘厚味及辛辣食物,特別是遠離燒烤食物;少吃甜食;少飲酒;補充蛋白質和少量的瘦肉;多吃些有去除溼氣作用的薏米、紅薯、土豆、山藥、黃豆芽、綠豆芽、冬瓜、木瓜、白扁豆、赤小豆。

3、多動排汗:要想去溼氣,還要動起來。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溼氣的方法。體弱、有慢性病的人,要量力而行。

4、熱水泡腳:夏季一般會天天洗澡,但是卻很少有人泡腳。其實天氣越熱,溼邪越重,熱水泡腳就顯得更有必要。熱水泡腳可以通過刺激足部衆多經絡,從而起到健脾、除溼、通經、利水的作用。

5、保持室內乾燥:家裏如果太潮溼,可以買來吸潮袋、吸潮盒甚至除溼機,也可打開空調的除溼功能,保持室內乾燥。

6、慢性病人防溼熱: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人,不要忘記監測各項疾病指標,堅持服藥;同時注意不要長時間、長距離的旅遊,以免身體在營養相對不足的狀態下承受更大的消耗,導致意外事件的發生。

祛溼食療方

竹葉茶

竹葉5克,白茅根5克,荷葉2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當茶飲用。每日一劑。竹葉甘淡而寒,功善清熱除煩,生津利尿;白茅根甘寒,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的功效;荷葉味苦微鹹,性辛涼,能夠清暑利溼,祛瘀止血。本方尤其適應於夏季皮膚、鼻子容易出血的人。冬瓜海帶湯:

冬瓜100克切片,海帶30克洗淨,蝦皮、精鹽適量,煮湯食用,每日一次。也可加鯽魚一條,一起燉湯。冬瓜味甘淡性寒涼,能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海帶味鹹性寒,可清熱利水,養陰止血;鯽魚性味甘平,能健脾益胃,利溼止渴。本方消暑除溼功效顯著,多數人都可以食用。

三色豆湯

白扁豆、紅小豆、綠豆各30克,煮粥食用,每日一次。白扁豆性微溫味甘,有健脾化溼,和中消暑的功效。綠豆甘寒,能清熱解暑,利尿消腫,滋膚止渴,是常用的消夏食品。紅小豆又稱赤小豆,善解毒利水,清熱去溼,健脾止瀉。此湯甘甜可口,可清熱除溼。常食有助於解除疲勞。

上面爲大家介紹了導致身體溼氣重的原因及症狀,三伏天祛溼要注意適當的飲水,多運動排汗,保持室內乾燥,可以喝點三豆湯和竹葉茶。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