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中醫保健技術標準年內出臺 將終結中醫養生亂象

中醫保健技術標準年內出臺 將終結中醫養生亂象

來源:歐巴風    閱讀: 3.8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專家認爲,中醫養生保健行業已經到了不得不整飭的階段,否則將會威脅到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甚至給中醫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國家監管機構和行業協會的聯手發力是遲早的事情,隨着更多法律法規、行業技術標準的出臺,中醫養生保健產業有望結束叢林時代,按照現代規則重新開始遊戲,新的遊戲規則將會通過嚴格認定縮減“養生江湖遊醫”的生存空間,而張悟本因此或成爲混亂養生江湖中的最後一個巨騙。

中醫保健技術標準年內出臺 將終結中醫養生亂象

健康產業或成爲國民經濟推動力

據中國保健協會的不完全統計:2009年,我國可統計的保健食品銷售額已經超過了1000億元人民幣,保健用品銷售額超過了800億元人民幣,而保健服務類的可統計數據則更令人驚訝:超過了2000億元人民幣。

但更值得關注的是,衛生部在今年4月召開的“中國傳統醫藥文化傳承與養生文化產業高峯論壇”上,則直指我國健康產業(包括保健產業、醫藥產業及與健康相關的產業)僅佔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4%—5%,低於許多發展中國家。而在發達國家,這一比例普遍超過15%,如果按這一比例覈算,中國健康產業未來的市場容量將是6000億—8000億元的大市場。

大力發展和規範健康產業,或許今後能成爲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巨大動力。

市場巨大、前景驚人,政策導向亦爲利好,然而保健產業的技術標準缺失、行規混亂、多頭監管而力度均不到位等問題也是有目共睹的。食品藥品監督局監管下的保健食品市場,因爲政府介入比較早,力度比較大,相對較爲規範。但市場體量更爲巨大的保健用品、保健服務市場,則尚屬魚龍混雜,質量水平參差不齊,且缺乏權威的專門監管機構,於是技術與把戲一色,高人共騙子齊飛。

“張悟本事件”彰顯保健產業監管缺漏

張悟本從名噪大江南北、迷眩纏陷天下人到營巢致覆、銷聲匿跡的時間並不長,和其他“大師”們更爲喧囂熱鬧的神話相比,還算是短命的。

但據新浪網調查,眼下網民關注過“張悟本現象”現象的達到九成,保持密切關注的人數達到54.8%,其中,有將近31.4%的人認爲,監管部門失察是張悟本迅速火起來的根本原因,但也有14.0%的接受調查者認爲張悟本的迅速躥紅有其必然性,根源正是當下社會傳統養生文化的全面復興,張氏的“食療理論”彌補了當下醫療體系的空當。

平心而論,衆多消費者追求生活質量,對養生有強烈需求,對傳統養生之道有認知信仰,卻知之不深,在信息與專業知識不對稱的現實情況下,社會上應運出現一些能言善道、惑人視聽的騙子並不出奇。繩之以法就能給受騙上當者一個交代,但“張悟本現象”最“出奇”的是,一個被徹底揭穿的騙局,卻以騙子的全身而退作爲終結,僅僅是因爲張悟本在接受調查的時候堅稱自己“從未以中醫身份執業,悟本堂對前來掛號問診者的高價收費,僅僅是私人保健諮詢的收費”。

中醫保健竟成了騙子的藏身所、庇護區?我國中醫藥保健行業法律法規的缺失馬上成爲有目共睹的問題。

衛生部的解釋最耐人尋味,中醫是中醫,張悟本是張悟本,算是撇清了關係。固然,對專業人士而言,張悟本的許多說辭不值一笑,關鍵是對廣大消費者來說,對中醫養生產業的消費安全,仍然得不到保障。#p#副標題#e#

拔罐、刮痧、足浴等將有標準可依

對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改司對本報記者表示,正在聯合國內中醫藥學界頂級專家制訂《國家中醫保健技術標準》,準備年底推出,該標準包括拔罐,刮痧,氣色形態手診,手、足、頭、耳、脊背保健按摩,足浴,藥浴等在內的10項中醫保健服務。今後,從事相關中醫保健服務的機構,必須符合首批《中醫保健技術標準》,未達標者將不準予開業。

該人士還提醒說,近年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開展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在17個省(區、市)確定了46個試點單位,在中醫保健服務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實踐,如提供冬病夏治、膏方等服務,正日益成爲中醫醫院服務熱點,已經獲得市場一定程度的認可。

衛生部表示,這些地方將成爲提供保健服務的官方站點。

在中醫藥管理局的規劃中,除了中醫醫院,社區服務中心也將逐漸成爲中醫保健服務的主陣地。不少地區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已經成爲社區衛生服務的特色所在,成爲社區居民選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重要原因。

參與《國家中醫保健技術標準》起草制訂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牽頭制定的中醫藥保健技術標準經國家衛生部批准後,有望年內推出。該標準的制訂出臺,將對國內混亂的中醫養生市場進行初步整肅。街頭巷尾的養生保健以後將不能隨便“傍中醫”。大量以中醫養生爲名卻僅粗通醫理的人稍經培訓竟名正言順地成爲中醫保健執業人員,以低成本、粗技術、巧說辭,蠱惑人心,賺取高額利潤,敗壞了中醫保健的名譽與形象,也令中醫傳統養生產業的商業模式、誠信體系受到了扭曲和破壞。張伯禮對此深爲憂慮,他說,“張悟本”迅速走紅和敗落,是一個警示。而他亦表示,希望能在《國家中醫保健技術標準》中能體現對中醫保健諮詢類業務的規範。張伯禮還呼籲《中醫藥保健服務業管理辦法》加快醞釀出臺,認爲可能對行業的規範發展提供一些非常有力的依據,也會幫助消費者分辨和選擇這些場所,同時也讓國家相關部門的監督有法可依。

張伯禮亦對記者表示憂慮,中醫保健服務這個行業目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多頭交叉管理。這樣的管理格局是否有利於這一行業健康發展,張伯禮說,希望這些管理部門能夠統籌協調,讓市場有序規範的同時,也能持續發展。

張伯禮說,張悟本的“悟本堂”,可以說是健康管理機構,號稱是中醫保健,但只要談到中醫,它是一個非常科學、嚴密的醫療學術範疇,可是“悟本堂”又不具備醫療的資質,在一種邊緣狀態。希望國家能加大教育宣傳的力度,釐清中醫治療和中醫保健兩種產業的分界,也對中醫保健服務行業加大規範監管的力度,讓張悟本稱爲最後一個逃進“中醫保健”保護傘裏的欺世盜名之徒。

-觀點

行業協會將在

此輪洗牌中充當裁判

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徐華鋒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醫理論、食療理論和傳統的養生理論源遠流長,是我國發展保健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隨着政府有關部門對養生文化、中醫“治未病”等有關知識的普及,中國的養生文化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同和接受,更加深入人心。同時。在東南亞地區,包括日本、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對中醫養生都有非常高的認同感,爲保健產品市場的擴大提供了很大的空間。用現代科學和傳統的養生理論研究,挖掘新資源、新原料、新方法、新工藝。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保健產品是中國保健品企業發展之路。

徐華鋒認爲,保健食品的發展路徑也將適用於保健用品和保健服務市場的規範,尤其是保健用品。他說,這一行業是2000年以後逐漸才從醫療器械或者普通的運動器材之外獨立出來的,現在的保健用品每年產生800多億的市場銷售。許多功能性的紡織品,保健衣服或者保健的睡眠寢具,家裏用的保健枕頭、褥子、被罩等這些東西,還有家庭外用的保健器材,就是非醫療的保健器材,如按摩椅等這類產品市場需求也非常大。

對此,中國保健協會也正在向國標委申請建立保健用品的全國性技術委員會,希望通過制定產品標準、質量標準來引導這個行業規範經營,把這些標準向國家相關的部門備案,提供一些將來制定法律法規的依據,同時,也可以作爲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的一個參考。

對於保健服務行業的規範,徐華鋒還透露說,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已經在中國保健協會成立了全國保健服務標準工作委員會,該協會已經完成了初步工作,比如保健服務的概念、定義、範圍、分類,下一步即會逐步制定保健服務的相關分類子行業的國家標準。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