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廉價藥消失了該找誰 如何防止救命藥流失

廉價藥消失了該找誰 如何防止救命藥流失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廉價藥消失了該找誰 如何防止救命藥流失

包括北京在內,全國多地的醫院、藥房裏,用於預防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潘生丁消失了。當這種供應數十年的基本藥物消失後,潘生丁危機已經轉化爲需要這種廉價高效藥物患者的危機,有患者輾轉全國各地求藥而不可得。(10月12日《新京報》)

不惟潘生丁找不到了,複方新諾明針劑、注射用促皮質素(ACTH)、維腦路通片、魚精蛋白、他巴唑……這些有需求、療效佳、價格低廉的藥品,不知緣由地銷聲匿跡於醫藥市場。

潘生丁緣何消失?生產廠家說有人壟斷了潘丁生原料市場,他們搞不到生產原料。還有廠家比如天津力生製藥供應部工作人員說,16.7元100片的藥價太便宜,在原料漲價的勢頭下,使得藥廠不得不考慮成本與利潤,控制產量。產量少了,自然就會供不應求。

近年來,市場上不時傳出廉價救命藥消失的新聞,一項對全國12城市40餘家三甲醫院臨牀用藥情況的抽樣調查顯示,國家和地方增補的基本藥有500多種,短缺的已高達342種,這其中就有不少是廉價救命藥。由於一藥難求,一些廉價救命藥甚至遭到了爆炒,價格漲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比如前些日子有報道稱,一種治療嬰兒痙攣症的藥品——注射用促皮質素(ACTH),原本每盒只要7.8元,黑市竟然賣到了4000元,相當於正常價格的500多倍,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更讓人無比憤怒。

廉價救命藥的短缺,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確實是藥廠獲利微薄,甚至虧本賺吆喝,不得不忍痛割愛;也有些是中間商見無利可圖,不願銷售,逼迫醫院和患者改用其他高價替代藥;還有些是醫生不願開藥方,使廉價藥銷售不佳,最終反逼藥廠減少產量甚至停產。一些代理商愛拿普藥與高價藥搭配競標,奪取市場,一旦拿到“入場券”後,因廉價藥利潤較低,投標人就會減少廉價藥的數量規模,大力推高價藥,以獲取利益。

不管何種原因,反正這種藥現在一藥難求,甚至不是一地而是全國。難求的後果,就是需要這種藥救命的患者和家人,整日焦慮,惶惶不安。

按說,國家自今年6月1日起取消絕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藥品實際交易價格主要由市場競爭形成後,就會使這類矛盾得以解決,爲什麼新政出爐、熱氣未消,卻會陷入藥品短缺的窘境?如果因爲原料價格上漲,藥廠根據市場形勢提高藥品出廠價即可保證盈利運營,斷貨困境不就迎刃而解了嗎?可是且慢,藥品價格由當地省級藥品集中採購管理辦公室審定公佈,這個審定公佈的價格叫中標價,是醫院採購藥品的上限。藥企爲了中標,只能壓低競標價,這就需要對於藥品價格有所控制。即使原料上漲,生產成本增加,爲保中標,藥品的競標價不能太高。而一旦藥品中標,則意味着市場打開、銷量不愁,而且在低價競標占領市場份額後,就可以走其他渠道銷售其他藥品。但藥企終究不能“賠錢賺吆喝”,爲了保證贏利,只有採取縮減產量或停產的方法。

由此可見一個新政的出臺,並不能解決所有的矛盾,甚至還會使供求關係更加惡化。再說完全依靠市場那隻“看不見的手”,有時也是靠不住的。因爲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道德經濟,中國現在還不完全具備這樣的條件。所以我們的醫藥管理部門,應該明察患者的哀鳴,洞悉他們焦灼的心理,爲廉價救命藥保障供應,拿出應有的作爲來。再說,放開藥品市場,並不是意味着放棄監管的權力。

面對如此紛繁複雜的成因,要想拯救廉價救命藥,顯然要根據不同的消失原因,採取不同的措施,這樣才能取得成效。比如真正虧損的,就讓它漲價,或給予補貼;中間商不願經銷的,可由國家進行訂單式生產,以滿足患者的需求;被人囤積的,就重拳予以打擊……但現在的事實是,針對廉價救命藥消失現象,國家只是全面放開了藥價,賦予了企業自主定價權,這一招顯然不能包治百病。全面掌握廉價救命藥短缺的根源所在,然後逐個開出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只有這樣,纔能有的放矢,讓那些本不該消失的藥品早點回來。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